版權問題是核心
互聯網顛覆一切,同時又提供了重建一切的工具和基礎。那么,被互聯網顛覆的音樂產業,如今是否能被互聯網拯救?
在所有行業的互聯網轉型中都可以看到,邁向成功的第一步首先是擁抱變化。
周筆暢所屬公司樂華娛樂的新媒體總監周景煜認為,近十年來唱片公司的角色經歷了“從一開始唱片行業遭受巨大沖擊的受害者,到被動接受盜版現狀,以運營商無線增值業務作為主要音樂收入來源的純內容輸出者,到近些年的主動維護自身權益成為全面參與者”三個階段的變化。同時,在業務和心態上也做出了很大調整,從實體發行業務為主逐漸轉向數字發行業務為主,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適應科技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
以此為基礎,掌握內容的唱片公司還需要有掌握技術核心、懂得互聯網運營的互聯網平臺支持,才能真正實現傳統音樂產業與互聯網的成功對接。說起來簡單,但真正實現這一步卻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早期,唱片公司與互聯網數字音樂平臺幾乎是對立關系,最初野蠻生長的數字音樂平臺可以說是盜版猖獗的最大幫兇。到今天,很多平臺的版權意識依然有待提高。即使在版權意識較成熟的國外市場,內容方和音樂媒體平臺的版權紛爭也依舊存在。
今年6月,蘋果宣布推出Apple Music音樂流媒體服務,并表示在前三個月免費試用期內不會向音樂人支付版權費用。隨后,這一舉動遭到著名音樂人Taylor Swift的強烈公開抗議,引起很大反響。這不是Taylor第一次因為版稅問題與音樂平臺發聲對抗,之前她與提供免費音樂的流媒體Spotify的斗爭就曾引起廣泛關注,她堅持拒絕自己的音樂被免費收聽,主張音樂人的工作應該受到應有尊重。出人意料的是,一向強硬的蘋果迅速在一天內做出回應,向Taylor服軟致歉,并愿意支付版稅。蘋果很清楚,無論從公關還是業務角度,得罪這位在全球都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小天后對自己都沒有任何好處。
在一個健康的行業環境中,數字音樂平臺與唱片公司和歌手應該是音樂產業鏈上的利益共同體,而核心矛盾就在于版權,只有跨越了這個鴻溝,唱片公司和音樂平臺才能真正站在一個利益面上,才有可能進一步談互聯網對音樂產業的商業模式重塑,展開合作共贏的局面。
在中國的環境中,版權問題一方面是期待和推動國家法律法規的完善和消費者版權意識的成長,而更多是依靠行業自律,倒逼整個市場加速成熟。2006年,騰訊QQ音樂推出“綠鉆”付費服務,成為國內首家會員制音樂平臺,開啟了數字音樂正版化建設的道路,并且在之后的近十年中攜手眾多唱片公司和歌手持續開展正版維權活動。
在一個多數在線音樂服務都是免費提供的市場,QQ音樂的付費模式使得其在國際音樂公司眼中成為了具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目前,QQ音樂平臺正版曲庫已超1500萬,年平臺歌曲分享量120億,囊括華納、索尼、YG等20余家獨家版權合作方以及200多家版權戰略合作方。近期,騰訊又與福茂唱片達成了獨家版權戰略合作,并成為《中國好聲音》第四季的互聯網獨家收歌平臺及音頻獨家合作伙伴,也再次樹立了行業典范。
經過多年發展,可以看到數字音樂行業的正版化在向積極的方向進步。在此基礎上,唱片公司跟數字音樂平臺的合作態度也變得更加積極開放,希望在第一時間參與分享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紅利,期望獲得更多參與權和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