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和“攝像機”的時代,傳媒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何在?如何才能勝任當下深度變革的媒介環境?這不僅是盤旋在許多資深從業人士心頭的疑問,也困擾著大量視傳媒為理想的年輕學子。
與此同時,眾多業界專家疾呼: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全能型人才隊伍,已是媒體融合的當務之急,也是建成具有強大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新型主流媒體的關鍵因素。
歷時半年激烈角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主持人大賽》于日前迎來總決賽。從線下海選到線上比拼,節目通過搭建優秀電視節目主持人才的國家級競爭平臺,不僅見證了一群“奮斗有我”的年輕人如何“為夢發聲”,客觀上還高標準、全方位、生動化示范了新時代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傳媒人,它滿懷時代的自信和青春的激情,激蕩著無數年輕人心中的決心和信念。
(新聞類6位選手)
(文藝類6名選手)
這是青春的見證,也是成長的洗禮
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主持人大賽》于2019年10月26日正式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以來,它就被大量觀眾視為學習范本。
整季節目,無論新聞類選手還是文藝類選手,均圍繞大量而鮮活的現實案例激揚文字,宏大到國家戰略、國際風云,細微至家長里短、柴米油鹽,他們都能言之有物,出口成章,收放自如,獲贊“開口就是滿分作文”“嘉賓評語隨口就是申論素材”。
(網友點評大賽)
和其他選拔青年人才的節目相比,《主持人大賽》的選手呈現出“高新尖”的特點。首先,選手整體素質高,碩士、博士和擁有海外留學背景的高知人才多。從專業分布看,更加多元,哲學、經濟學、社會學,甚至是理工專業的選手明顯增加。其次,新生力量占主流,80、90后的年輕群體成為主力軍,來自全國各省市廣播電視臺系統和不同領域的冒尖兒人才也都踴躍報名參賽。選手整體上專業能力過硬,而且多才多藝,每個人都是光芒四射、落落大方,觀眾不僅在他們身上感受到基于自身修為的深厚素養,更可以感受到他們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國家自信。
“新聞是歷史的初稿”。借由鮮活的時代人物和中國故事,各路選手不斷抒懷對時代發展、社會進步、傳統文化的真切感受,用心、用情、用功記錄時代點滴。尤其當一些選手提到他們身在海外代表中國媒體贏得一個個寶貴發聲機會的時候,宣誓的正是媒體人最濃烈的幸福感。
(專業評審點評)
從經典節目實戰考核到“走出去”實戰考核,節目不斷考查著選手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和采、編、播一體化技巧。歷練的過程中,他們走出封閉的演播室,走出課本,腳踩堅實的大地,懂得了只有走得遠、訪得深、貼得近,才能讓傳播更有血肉;懂得了不光要用話語去串聯不同的時間和空間,更要用思考去縫合自己的表達,胸中脫去塵濁,然后用新聞去跟這個世界有力互動……
(第三賽段“走出去”實戰考核)
就像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所說:“主持人講什么?怎么講?為什么這么講?這背后都依賴于自身對于家國社會時代強烈的思考,都蘊含著主持人鮮明的立場、態度與價值坐標。無論是跟隨西藏戍邊戰士踏上邊疆巡邏路,還是采訪見證中國鐵路變遷的動車組司機……想得全、想得細、想得深,于小故事中謀情懷、于平凡中尋偉大,這都建立在主持人對于萬事萬物的深刻思辨與細致觀察。”
(第三賽段“走出去”實戰考核)
(第三賽段“走出去”實戰考核)
站在總臺的舞臺上綻放風采,于這些年輕人而言是青春最美的見證,也是成長最好的洗禮。他們彼此切磋、互相補足,實現自我提升的同時共同進步。節目就像一把珍貴的標尺,丈量著每位選手和夢想的距離,在被嚴格的賽制一步步推著往前走的過程中,他們更加明白了這份職業的使命與榮耀,篤定了未來奮斗的方向。
只當靈魂的支柱,不做無根的浮萍
近兩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緊緊圍繞建設國際一流的國家級現代傳媒航母的戰略目標全力邁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主持人大賽》的訴求,是選拔一批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優秀電視節目主持人,為媒體融合環境下的主流文化傳播注入新生力量。
作為總臺成立后的第一檔電視大賽,本次大賽被外界視作為電視行業輸送人才的“觀察窗口”。一路走來,大賽對過硬導向把控能力、新聞直播互動能力、多媒體應用能力以及人格化傳播能力的全面要求,對行業有一定的示范價值。這場面向全社會的大型賽事,不僅引領了一股有力的“青春風潮”,也彰顯了總臺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的新風貌,展示出國家平臺的專業制作實力和創新能力,是適配融合發展需求、書寫時代精神的創新之舉。
那么,新時代主持人最為核心的要素是什么?除了硬實力,擔當、責任、格局、胸懷更是一樣都不能少。節目不斷激發這群“會說話”的年輕人所深層思考的,其實是為誰而說、說些什么、怎么去說。主持人是有服務對象和社會使命的,認清使命尤為重要。
正如點評嘉賓董卿所說,“特別是站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舞臺上,這已經不僅僅是技巧和經驗能夠決定的,還有價值觀,它將會決定著我們最終到底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主持人,是舞臺靈魂的支柱,還是只是無根的浮萍。”
(點評嘉賓董卿點評)
點評嘉賓康輝則表示,這檔節目對于每個參與者和見證者而言都是一所學校,無論身處怎樣的職業階段,都要“擁有一顆怦怦跳動的心,肩負永遠不變的責任,用一雙清澈的眼睛去看待世界、講述中國”。
(點評嘉賓康輝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