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年輕人可能很難理解,一個六十歲的軍人需要用多長的時間和努力,才能在部隊外面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安全感。他說他說服自己,不拿自己來要求年輕一輩,“土壤不一樣了,”環境也在逼著他“去判斷、認清、掌握各種方法”,“你太實誠了不行,你不實誠也不行。這就需要很多技巧,現在人們說話不再像部隊那樣說一是一,現在它有它的規律,他為什么這樣呢,因為他也受過騙。就得互相防。”
當然,是他自己邁出的這一步。當年成為團里的臺柱子之后,他主動找到年輕人,交代他們接棒,自己出來接戲。他心里惦記著一件事:五年后我回來,依然挑梁演主角。一定不能讓年齡把我從舞臺上趕下來。
“真有那一天,心里會很難受。因為我親眼看到過老前輩怎樣離開這個舞臺。”王學圻說。
那次在化妝間里,年輕的王學圻演的是個龍套,和其他人一起拿著自己的小化妝盒扮妝。身旁站著一個老演員,一聲不吭在旁邊坐下,半天不動。他一回頭,是曾經的大主角。“這叫什么玩意兒?演群眾了!”他跟身旁的王學圻說,“曾幾何時,我不是在那屋子嗎?”隔壁是主角的大化妝間,一個主角單獨一間,幾個化妝師圍著伺候。
還有一次,在人藝演出,已經在話劇舞臺上有了一席之地的王學圻在后臺遇見一位老前輩,他把自己擦汗的毛巾遞過去,“您擦汗嗎?”“學圻,你還給我毛巾呢?”沉默一會,老前輩說,“倒退十年,你這個角色我也能演。”“瞧您說的,再過兩年,我也演不了。”
“新老交替是自然法則,演員被淘汰,這個事情太殘酷了。”王學圻說,“演員你年輕時不懂,老了有經驗了明白了,但是你演不了了,你老了,正好跟體育相反,(所以你)總想延長演出壽命,為什么你要減肥啊,要瘦啊,越到老越想明白機會就少了……當你在一片贊譽聲中,又沒有人再來找你,你就被淘汰了。”
后來出演十三燕時,王學圻最深切的印象,就是腦海里不斷出現的那些不得不離開舞臺的前輩。“所以演的時候我太有感覺了,新老接替他不服啊。什么都能解決,唯獨這個老你不能解決。”
空軍六十年大慶時,王學圻以主角身份再次回到話劇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