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 山是我們大地的脊梁,河是我們民族的血脈,山河交織成我們美麗的祖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只有豪情可比山峰更高;“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只有真情可比江河更悠長;“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中華大地,每一寸山河,都飽含著文人墨客的詩情畫意。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是自然的山河;“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這是人文的山河;“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這是奮進的山河;“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這是新時代的山河。《2024中國詩詞大會》第七期,以詩詞為雙翼,覽多彩的華夏大地,繪多嬌的“山河”畫卷。
萬里自然“山河”,繪就華夏文明底色
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山脈全長2500公里,是中國西部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萬山之宗”。在中國人的心中,昆侖山不僅是“地理之山”,更是我們的“神話之源”“黃河之源”“文學之源”。在神話故事里,它是最重要的仙山之一,“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我們耳熟能詳的“女媧補天”“共工怒觸不周山”“西王母不死藥”等神話都“發生”在這里;它還與黃河源頭密不可分,“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在毛主席的筆下,“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昆侖”更蘊含著我們中華兒女不畏艱難、公而忘私、奮進向上的民族精神。
湖泊與大江大河一樣,是孕育中華文明的搖籃。作為“五湖”之一,洞庭湖在古代就曾有“八百里洞庭”“天下糧倉”的美譽。蒙曼老師在節目中表示:洞庭湖在古詩詞中“出鏡率”極高,李白在這里想象“將船買酒白云邊”,張孝祥在這里看到“玉鑒瓊田三萬頃”,杜甫在這里詠嘆“吳楚東南坼”,劉禹錫在這里觀賞“白銀盤里一青螺”。千百年來,洞庭湖因四季美麗浩瀚的景致、眾多優美的神話傳說、承載著深厚人文記憶的岳陽樓,始終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和足跡。
細讀中國經典文學,無數先賢從“水”的至靜、至動、至柔、至剛中得到修身養性、治國安邦的哲思。康震老師在節目中點評道:“中國人將自然山水所有地理的形態,賦予了人格和品性。在中國的詩歌史、文學史中,山水互相依存,有了高山,水才具有勢能,也有了噴涌而下的氣勢,‘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有了水的雕琢,山才擁有千變萬化的形態,在彎彎曲曲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本期‘山河’主題,就是在講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
千年人文“山河”,滋養民族精神內核
巴蜀大地,雄山奇水,滋養了無數文人騷客。唐朝詩壇的“雙子星”,李白是四川人,杜甫也在蜀中草堂留下許多傳世名篇。“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在李白眼中,四川的山水華麗絢爛、仙氣縹緲,猶如重彩山水畫卷;“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杜甫登樓眺望,發出白云蒼狗、世事無常的憂思與感喟。
一座長安城,半部《全唐詩》。本期“情景共答”環節,節目將極盡繁華的長安城街道,以詩詞題目的形式“搬”到舞臺,與觀眾一起“夢回大唐”。康震老師在節目中精彩總結:長安是一個“集大成之城”,它將中國古代都城建造的所有優長之處,盡數吸收其中;長安也是個“理想之城”,在北部中央設置“太極宮”,依據天象星辰位置布局宮城、皇城與郭城眾坊里;長安還是“典范之城”,對東亞甚至東南亞同一時期的都城建設影響甚大;長安更是“天下之城”,它是當時規模最大、建筑最宏偉、規劃布局最為規范精美的一座城市,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人口突破百萬的城市。
長慶元年,五十歲的白居易終于在長安“成功買房”,他曾在詩句中描述自己的新居,“地偏坊遠巷仍斜,最近東頭是白家。宿雨長齊鄰舍柳,晴光照出夾城花。”作為唐朝的都城,長安不僅是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更承載了無數文人的夢想,是文人們建功立業、一展才華、實現抱負的圣地,凝聚著所有人對“長治久安”的盛世期待。
賡續文脈,譜寫新時代“山河”新篇
當前,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眾多舉世矚目的成就,很多航天工程的命名也都充滿了詩意:中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取名“羲和”,“效法羲和馭天馬,志在長空牧群星”,寓意中國對太陽探索的緣起與拓展;“嫦娥工程”和“月兔號”,源自我們熟知的“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中國第一輛火星車,以上古神話中的火神“祝融”命名,寓意點燃我國星際探測的火種,指引航天人不斷超越自我,逐夢星辰。這些“大國重器”富有特色的名字,將人間的詩意浪漫,升騰至蒼穹宇宙,不僅是國力的展現,也見證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人生自有詩意,山河別有深情。唯有壯麗的山河,才能孕育燦爛的文明;唯有多嬌的江山,方可塑造民族的精魂。讓我們以錦繡詩篇,來謳歌我們的萬里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