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般情思,詩詞中品萬家“燈火”
從“繁華盛景”到“一寸相思”,從“奮起讀書”到“光明與希望”,不同的詩詞中,燈火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和情感。“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在辛棄疾的筆下,燈火是繁華的象征;“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徹夜不眠,秉燭溫馨長談,這是漂泊異鄉、歸期無定的李商隱對團圓的想象;“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對顏真卿而言,燈火是書香的伴侶;“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查慎行在茫茫夜色中,看到一盞“漁燈”倒映水面,微風搖曳,如同滿河星光。
燈火也是詩人們重逢的見證,“安史之亂”后,杜甫被貶華州司功參軍,偶遇少年時期的摯友衛八,此時距離兩人年少分別已過去二十年,衛八也已經成為一群孩子的父親。面對山河破碎、世事滄桑,故人重逢、悲喜交加的杜甫不禁感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酈波老師表示:杜甫用樸實的筆法,將朋友相聚的情景寫得非常動人,可以說是古代版“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晏幾道在其名作《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一詞里,用“銀釭”將自己的相思之苦刻畫到極致:與心愛的女子曾經多少次在夢中相見,以至于突然重逢,分不清到底是真是夢,舉起燈盞反復確認。蒙曼老師表示:銀釭的“釭”是一種形制,有導煙管的燈就叫“釭燈”。釭燈是中國一項非常重要的發明,能減少煙塵飄散到空氣中而更環保。直到15世紀歐洲才出現這種導煙管,而我們在漢朝就已經有了實物,滿城漢墓出土的西漢長信宮燈,侍女舉起的衣袖就是導煙管。“銀釭”里不僅有纏綿悱惻的情思,也見證了我們曾經領先于世界的工藝設計。
火樹銀花,民俗里賞人間“燈火”
元宵節是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歷代這一天都有觀燈的習俗,因此又叫“燈節”。酈波老師在節目中表示:宋人獨喜上元。唐代時元宵節放假三天,到了北宋,因為經濟發達,元宵節慶祝時間拉長到五天,到了南宋,放假時間又增加到六天,可以說是古代版“黃金周”。
宋朝出現過眾多與元宵節有關的詩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形象地描繪了元宵夜情人相會的情景,不僅展現了元宵夜的繁華熱鬧,更傳遞出人們對浪漫愛情的向往和期待。蒙曼老師表示:在我們的古典文學作品里,燈節是特別重要的節日。《水滸傳》中多次提到“鰲山”,如清風寨時“宋江夜看小鰲山”,在“吳用智取大名府”中也描述了北京元宵燈節期間搭建的鰲山。古代的鰲山其實就是指用彩燈堆成的小山,看起來就像大龜的形狀一樣,所以才得名鰲山。《紅樓夢》中三次講元宵節,開篇就是香菱在元宵節走失,為整個故事埋下伏筆;第二次“賈元春歸省慶元宵”,展現了鼎盛繁華的賈府;第三次“榮國府元宵開夜宴”,預示了賈府的大廈將傾。曹雪芹對賈府元宵節從“盛”至“衰”的描寫,既體現了他在作品結構上的巧妙構思,也展現了他“寓悲于喜”的高超寫作藝術。
輝照華夏,傳承文明璀璨“燈火”
良渚文化是以磨光玉器和黑陶為代表的新石器晚期文化,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實證,在中國和世界文明進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良渚的考古發掘中,出土的琢制玉器,其數量之多、品種之豐富、雕琢之精美,均達到史前玉器的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件被譽為“玉琮王”的文物,它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四面都琢刻有完整的神人獸面紋。在本場“情景共答”環節中,節目用虛擬技術將這件“玉琮王”呈現在舞臺上,并以“神人獸面紋”為題考查選手。“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神人獸面紋是良渚文化獨一無二的標志,也體現了先民們“天人合一”的觀念和信仰。
在本場“外景共答”環節,龍洋記錄了自己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期間傳遞火炬的過程。龍洋表示:杭州亞運會的火炬設計,就采用了良渚玉琮的造型。火炬以“薪火”命名,通過火炬手們的手手相傳,既喻示著中華文明薪火相傳,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煌煌啟明夜將闌”,我們的祖先在中華大地上點燃了一盞又一盞文明的燈火,如同滿天星斗,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傳承優秀文化,維系民族精神,讓我們用詩詞這盞“燈火”,照耀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