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歷史正劇《丁寶楨》在央視八套黃金檔首播,該劇從“治國齊家平天下”三個層面立體刻畫了貴州歷史名人丁寶楨斬殺安德海、治理黃河、懲治貪腐、興辦機器局、改革鹽政的傳奇故事。從觀眾反應來看這是一部口碑佳作。原中國文聯副主席、第一屆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兩次撰文評論《丁寶楨》“以人帶史,史中覓詩,古為今用,貫古通今。”
首播之后,該劇很快又在央視八套早間檔和央視一套下午檔重播。在這部聲名鵲起的《丁寶楨》背后有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制片人傅曉陽。
臨場換將,在屏幕上復活“中國脊梁”
隨著今年《丁寶楨》和傅曉陽另一部作品《庫爾班大叔和他的子孫們》熱播,他的家愈發熱鬧,老朋友道賀的同時大多談論起《丁寶楨》幕后鮮為人知的故事。原來初定飾演丁寶楨的演員并不是馬少驊,并且已經簽合同付了定金,但傅曉陽仍力排眾議堅持由馬少驊出演。
他對此的解釋是“丁寶楨是晚清時期「中國的脊梁」,他身上具有的那種「不惜家族性命也要為民請命」的浩然正氣非得由馬少驊這樣的大家來詮釋。”對馬少驊的了解,不僅來自于馬少驊過往演繹過的經典,更基于兩人在拍攝《田坎書記鄧平壽》時的直接合作,鄧平壽曾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馬少驊的表演完美復原了這位深受百姓愛戴的鄉鎮干部。傅曉陽多次在公開場合評價馬少驊是一位“戲癡”,這種“癡”讓他的表演入木三分。
播出效果表明傅曉陽的堅持是對的,但這種臨陣換將的勇氣絕非他腦袋一熱的沖動,而是傅曉陽浸潤行業數十年來的積淀與敏銳。
堅守初心,數十年佳作不斷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出品人、總策劃人、總制片人,傅曉陽的作品早在《丁寶楨》之前就已家喻戶曉。
2001年,傅曉陽打造的第一部電視劇《趙世炎》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趙世炎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這部劇的政治和文化意義是巨大的,為此時任國家領導人特為該劇題寫了片名。傅曉陽歷時八年打造的項目,第一次作為一部劇的總策劃和編劇,就在藝術創作領域填補了一項重要空白。
之后,他推出了《母親母親》《兄弟兄弟》《姐妹姐妹》的年代三部曲以及家喻戶曉的人物傳記故事《雙槍老太婆》,這些作品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是這位來自重慶的影視人對家鄉的理解與回饋。從2001年至今的20年間,他先后交出20余部主旋律電視劇作品,囊括了包括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等在內的電視劇領域的所有獎項。
2016年,他出品的作品《三妹》在全國網臺范圍內以“非黃金時段播出作品打敗黃金時段播出作品”成為行業佳話。關于這部作品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傅曉陽的侄女師范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偏遠山區任教,她請伯父幫她留在城區工作,對此,傅曉陽說我送你一部電視劇看,這就是講述山村女教師的電視劇《三妹》,看完這部作品,侄女說“我很感動,我愿意像三妹一樣把愛心送給山區的孩子。”
2018年,他出品發行的電視劇《突擊再突擊》《娘親舅大》《回家的路有多遠》《星火云霧街》接踵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檔,以四部劇、168集的體量成為迄今無人打破的記錄。
這些劇目大都以小人物的命運折射大時代的變遷,以曲折動人的劇情發展傳播正能量,以貼近生活的主題表達創作的大情懷。一時間,傅曉陽成為“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懷”的典型代表。
在國內屢獲成功的同時,他的作品也開始走向世界,他和廣西天昌公司共同投資出品的電影《出山》在2016年第49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上斬獲最高獎雷米大獎,同時獲得人物傳記類金獎。這是中國人首次在該電影節上拿到世界級最高獎項。據了解,休斯敦國際電影節是北美三大電影節之一,導演斯皮爾伯格和華裔導演李安的作品,均從該電影節開始嶄露頭角。
擅“算”大帳,在作品中去傳播正能量
當被追問把控主旋律重大題材的敏銳度和精準度時,傅曉陽說:作為制片人,控制成本、考慮產出是最基本的,制片人既要算經濟賬,更要算一筆大帳,那是關于作品的社會效益、價值傳播、正能量推廣的大帳。”
在他看來,一部作品一旦推向市場,受眾數千萬乃至上億,社會影響力更不可估量。所以,必須綜合考慮作品的政治站位、文化價值、社會意義和時機節點。比如投資一部丁寶楨可能從收益上看并不是最好的項目。但當這位在晚清頹勢中試圖力挽狂瀾的人物被推出時,他的努力和堅守能為反腐倡廉造勢,能讓貪官污吏震懾,這種震懾力和影響力是無法評估的,也是制片人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傅曉陽一位在紀委工作的朋友就說,這部《丁寶楨》是可以挽救很多人的,更能讓很多人懸崖勒馬。
作為一名老黨員和轉業軍人,傅曉陽推崇藝術文化工作者“學黨史”, “制片人要深諳作品和時代的關系,即在什么樣的時局形勢下推出相契合的作品。”即擔負起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優秀傳統文化,通過電視劇守住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的重任。他認為這是影視工作人應有的覺悟、擔當和使命。
這樣樸素的初心和不取巧的堅守讓傅曉陽在數十年間屢出佳作的同時更收獲了眾多個人榮譽。他是國家一級編劇、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文管類)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文藝類),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行業電視委員會副主任,2017年,他與馮小剛、吳京等9人入選中國文化產業(影視類)年度人物。
涅槃重生,后續佳作不斷
2019年,影視行業遭遇寒冬,更與另16個行業共同被國務院納入特困行業名單,再加上緊隨其后的三年疫情,這位系列爆款作品背后的操盤手似乎就此銷聲匿跡。禍不單行,2021年,他又因突發性嚴重腦梗在鬼門關走了一圈。大家都以為傅曉陽再也站不起來時,他卻涅磐重生。從當時全身動彈不了,到現在生活基本自理和限量工作,醫生說傅曉陽創造了醫學奇跡。即使當下,他也必須看一個小時劇本或開一小時劇本策劃會就休息一小時,否則就可能復發致命。一邊堅持服藥,一邊不放棄工作,他說:“為了身上承擔的責任,為了那些支持我,投資我的人,我要突擊再突擊。”
事實證明傅曉陽未被行業或市場遺忘,他開發項目、策劃選題的能力,尤其是他對主旋律重大選題的敏感度、把控度,仍然被業界稱道。2022年3月,處于腦梗康復初期階段的傅曉陽接到將著名的「鐵原阻擊戰」拍成電視劇的特殊使命,這部作品后來被《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導演康洪雷提議應該提高其藝術性,表達戰爭與土地的關系,并更名為《大地》。基于《大地》的創作理念,傅曉陽又突發其想“有《大地》還應該有《天空》和《大海》”,于是,他又組織團隊創作,完成了《天空》《大海》的劇本和立項工作。這三部作品后來被稱為“軍魂三部曲”,正由傅曉陽牽頭和他的團隊緊鑼密鼓的策劃開展中。
除了「軍魂三部曲」,傅曉陽還策劃開發了反映紅色傳承、鄉村振興的劇本《半條棉被溫暖的村莊》,該劇取材「半床棉被」是徐解秀孫子放棄做老板,回鄉做村支書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故事。湖南汝城沙洲村「半床棉被」這個紅色經典故事曾在2016年10月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里被引用。
這正是傅曉陽所堅持的覺悟、擔當和使命。也是他提到的“文化藝術工作者要一邊【學黨史】,一邊把作過重要講話、重要批示的故事,通過電視劇的方式呈現出來。”
不僅如此,他帶領團隊已完成了齊白石、李苦禪,許麟蘆等一大批書畫界大家的電視劇《大師的背影》的劇本創作與立項報批工作,正在與北師大同學創作反映梁思誠、林徽因創立“營造社”的《四月天》的電視劇。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他早在幾年前即應孫思邈家鄉之邀創作《孫思邈》。當下,他的團隊還在創作《華佗》《張仲景》等幾部反應中醫的傳統題材。據悉,他還受邀承制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任務,這個任務在政治高度、歷史價值、文化空白等維度方面,完全超越其過往所有作品。
傅曉陽會“算”大帳,在他看來,一部作品哪怕只影響了一個人,那也是文藝工作者的功勞福報。因為他堅信跟黨走、不忘初心,講誠信、肯擔當、認真做事、堅忍不拔的人,終將挺過重重煎熬取得勝利,所以他還將堅守心中的正能量,因為在他堅持拼搏的土壤里,開著永不放棄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