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阿那亞戲劇節歷時 11天。數十部特邀劇目、環境戲劇朗讀掀起戲劇藝術新浪潮;13+1座戲劇房子開放居住,阿那亞戲劇節四年展(AQ)暨2023舞臺美術9+9人展、多媒體裝置、DDC特別演出同時舉辦,跨界藝術解鎖戲劇感官新體驗;300人歷時300小時扎營創作,“候鳥300”引領生活藝術馬拉松;海邊對話、海邊放映、海邊工作坊接連展開,戲劇大巡游、海邊篝火驚喜不斷,公共藝術激活戲劇大狂歡。
無論藝術愛好者,或是戲劇發燒友,都在阿那亞戲劇節,找到真實的自我,以及屬于自己的通向藝術的路徑。
戲劇藝術
2023阿那亞戲劇節,以“呼喊和細語”為主題,在海水、沙灘、森林、濕地之間,15個夢幻舞臺,讓戲劇在大地上自由生長。數十部特邀劇目,分為“大海風景”“國際潮流”“世界觀察”“現實回響”“荒誕誘惑”“肢體季風”“新銳群島”,七大系列,多元主題,包括來自德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日本、匈牙利等海外國家的前沿作品,以及國內頂尖佳作,匯集了當今世界劇壇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以及國內先鋒大師、舞蹈肢體名團和新銳創作者們,連接起一座國際化溝通交流的橋梁。
除了特邀劇目,這次戲劇節同樣設置了“環境戲劇朗讀”單元,讓經典劇目在多元沉浸式戲劇空間重新演繹,走進觀眾席,解構并重塑戲劇的一萬種可能。13位導演,16個劇場,23部劇本,47場環境戲劇朗讀,4500位觀眾……在不設限的自然公共環境中,集戲劇創作、文本理解、環境感知、情境朗讀、概念傳達、觀演共鳴于一體,切磋戲劇的表達與想象,收獲截然不同、身在其中的觀劇體驗。
跨界藝術
作為阿那亞戲劇節跨界藝術板塊的重要單元,戲劇房子由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總監陳明昊發起,建筑師梁琛共同策劃,邀請來自文學、哲學、音樂、美術、戲劇、電影、社會學、時尚等各個領域的藝術家,在阿那亞不同的場域搭建以經典戲劇為名的建筑空間。
由舞臺設計師張武發起的,阿那亞戲劇節四年展(AQ)暨2023舞臺美術9+9人展,在戲劇節期間全新呈現,以“劇場來自外太空”為主題,把劉科棟、譚韶遠、秦文寶、譚澤恩、竇輝、王之綱、王琦、倪放、桑琦、申奧、張武、馬巖松、沈力、胡天驥、王歡、GolemKlonVIII、王琛、魏瑋共18位藝術家腦海中的舞臺世界構筑成型。
藝術家王之綱、孫瑜攜魚果文化科技團隊,帶來多媒體裝置《沉默的獨白者》,在禮堂復現藝術盛景,引領觀眾進入一場精神的沉思,在起落的潮汐、日月的更迭之間,探尋輪回的價值。
車庫DDC為我們呈現阿那亞戲劇節特別演出系列,18組樂隊live、10組DJ為來到戲劇節的賓客供應絕佳“腦部按摩”,從特立獨行的另類電子到嚴謹流動的爵士樂,從草原奇妙之聲到迷幻古箏,音樂對撞戲劇,讓腎上腺素繼續飆升。
生活藝術
300位藝術家如同候鳥,在海邊共同棲居、交流、創作300小時,又像候鳥一樣遷徙。
這是一場奇妙的際遇,在無界的舞臺,創作者們涵蓋了戲劇、影像、身體、音樂、聲音、繪畫、裝置、行為、詩歌文本、魔術、文身等多元領域。在這里,藝術和生活融為一體,我們以創作凝結共同的呼吸,撼動藝術的規則,打破夢和想象的界限。
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版塊,彰顯著阿那亞戲劇節特有的藝術內涵。今年,公共藝術延展出了海邊對話、海邊工坊、海邊放映、青年導演峰會、戲劇大巡游&海邊篝火五大內容,以戲劇實踐與公眾參與,再現經由生活引發的種種思考。人們和藝術創造者們一起,感受著炙熱的浪漫氛圍,在藝術場域中生發出全新的互動。
11個藝術狂歡的日夜,戲劇、舞蹈、建筑、書籍、音樂、繪畫、裝置、影像放映、多媒體、跨界等各種藝術作品匯集,讓阿那亞戲劇節成為一場海邊的國際性藝術盛宴!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戲劇”。乘上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海浪聲陣陣的“呼喊和細語”,我們突破傳統的劇場邊界,打破空間和日常的限制,面向大海與天空,擁抱初陽、雨水和霞光,在戲劇的感知中,追尋精神之美,找尋生活的答案。
明年6月的海邊,阿那亞戲劇節,我們再見!
附:劇目回顧
重磅劇目
開幕大戲《形同陌路的時刻》大獲成功,觀眾在沉默的劇場中屏氣凝神,感受到人類社會的涌動!德國前沿戲劇導演羅伯特·舒斯特用無臺詞的手法讓彼得·漢德克文本真正浮現,謝幕時爆發經久不息的掌聲,觀眾在此見到蕓蕓眾生,也在心里留下了對于自身存在的拷問反思。
鬼才導演陳明昊帶來《紅色》讓全場沸騰,廣闊的自然為戲劇增添了充盈流動的力量。日落時分,阿那亞精神地標白色禮堂變為紅色畫室,觀眾舉杯共飲,與抽象派繪畫大師馬克·羅斯科一起瘋狂。
孟京輝導演的愛情音樂喜劇、重磅劇目《十二首情詩》全球首演成功!歌聲融入海浪,演員迎風起舞,后現代的舞臺與綿延的海岸交融。在夜幕中的孤獨外劇場,觀眾細讀愛情悲喜,感受戲劇曼妙。
閉幕大戲《玩偶之家》三場演出圓滿收官,觀眾用掌聲表達對于娜拉出走的最高禮贊!日本著名導演宮城聰將易卜生經典劇本搬至昭和時代,經典劇本永不褪色,觀眾在分崩離析的舞臺中品味娜拉的崩潰與覺醒。
中央芭蕾舞團為阿那亞量身打造的新作、重磅劇目《浪漫》在海天一色中為觀眾奉上視聽盛宴!在美輪美奐的孤獨外劇場舞臺,交響樂與海浪共振,中央芭蕾舞團唯美演繹,燈光映出芭蕾舞演員優雅靈動的身姿,絕佳的感官享受讓觀眾陷入沉醉。
《悲慘親吻靈魂》令觀眾淚流不止,每場演出后都爆發雷鳴般的掌聲,末場六次謝幕都抵擋不住觀眾的激情。艾瑪·丹特導演以一曲人性悲憫頌歌獻給身處邊緣卻心中有愛的人們,展現苦難之下人性最溫柔的內核。
舞蹈散文詩《行走的云》表演酣暢淋漓,高艷津子導演讓觀眾進入一個輕柔的夢,感覺自己如一朵朵云飄在藍天,從城市的樊籠中出走。大提琴從二樓傳來,藍色氣球點綴北岸禮堂的白墻,極富表現力的現代舞將細膩的想象生動演繹。
A劇場
《友誼》演出完美收官,末場結束時傾瀉如注的暴雨聲被熱烈的歡呼蓋過,在嬉笑之中調侃宗教、戰爭等議題,安東尼奧·雷扎極具爆發力的表演和芙拉維亞·馬斯特雷拉極富想象力的舞臺感染了現場每一位觀眾。
阿那亞蜂巢劇場
偶劇《仲夏夜之夢》點燃了阿那亞夜晚!讓-米歇爾·德侯通過半人半偶展現了一曲人間童話,舞臺令人眼花繚亂,觀眾在歌舞雜耍中看到生命界限被打破,性別定義被解構。
胡恩威導演《說唱張愛玲》進行了一場大膽的劇場文本實驗,讓文字的力量盡顯,層層幕布投影雋永的文字,說、唱、讀、看,觀眾以不同形式品讀傳奇才女的魅力,也在說唱音樂中走過其漂泊坎坷的一生。
海邊劇場
李建軍導演《飛向天空的人II》以生活碎片之“小”反映時代命題之“大”,觀眾從180種人生的掠影中實現自觀,看到被媒介侵入的生活,看到當代人的迷茫痛苦,看到自己的渴求狼狽。
陳明昊導演《海邊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引爆阿那亞,連續三個夜晚,觀眾在凌晨三點的海邊劇場等待朱麗葉! 日出沙灘升起愛情的希冀,我們分享食物、擁抱告別,戲劇的力量在清晨的海邊流淌。
酒神劇場
法國編舞家阿米內·布薩和珍妮·阿祖萊《迷霧世界》帶來無言感動,令觀眾哽咽,在古語吟唱、奧德琴聲、忽隱忽現的燈光中穿梭虛幻與現實,走入用舞蹈創造的夢幻國度。
邵斯凡導演《伊娥》帶觀眾進入他對于生命、社會、戲劇、當下的哲思,酒神劇場為古希臘神話增添獨特氣質,在歌隊的低音中,神降臨人間,與伊娥開始命運對話。
辛西婭·米蘭達執導的多媒體創意劇《那個小孩》帶給觀眾溫暖治愈的力量,用裸眼3D、木偶、面具、多媒體來講述現實童話,在這個溫柔的夏夜,海風將觀眾吹回童年。
馬場
楊婷執導的《謊言、高跟鞋和精神失常》上演一出喜劇、悲劇、鬧劇,給觀眾心頭帶來沉悶一擊,觀眾在荒誕發笑的背后看到自身的千瘡百孔。
余爾格導演《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引發強烈共情,黑暗魔幻的舞臺書寫著女性命運,觀眾為舞蹈和雜技的強大表演張力所震撼,肢體呈現出無形的力對于個體的擺布、社會凝視下女性的壓抑恐懼。
隱廬劇場
偶劇《蟲子》演出后,觀眾久久不能從震驚中緩過神來,克萊爾·丹科希妮導演用人偶詮釋變形,僵硬的面具和夸張的肢體表現讓觀眾毛骨悚然,而更驚悚的是其背后的現實。
匈牙利導演克里斯塔·澤克里的《海達·高布勒》每場演出后都爆發了排山倒海般的掌聲,觀眾為海達令人唏噓的命運、冷峻的東歐美學所折服,易卜生筆下最晦暗的角色被匈牙利頭號女演員喬戴爾·阿黛勒精湛細膩演繹,舞臺爆發出強烈的戲劇張力。
音樂劇《蝶變》引發全場沸騰,陳天然導演手下的舞臺是1939年的孤島上海,觀眾走入亂世中兩位女性的命運,隨她們共同浮沉。
沙丘劇場
丁一滕導演聯合李瑜、趙婕宇共同創作的音樂詩劇《發呆》以大海為幕,用音樂、肢體、燈光創造出一個意識流的世界,觀眾深入平日被忽略的奇思妙想,走入潛意識深處的細膩感受。
蘇小剛導演《椅子》隨著大海的潮落圓滿落幕,變幻莫測的大海和詭譎多變的天氣仿佛象征人與人關系的陰晴不定,海風與海浪喚起觀眾對于人的思考。
青年導演王梓行和朱金樑《威尼斯的摩爾人》帶領觀眾探索莎翁人性寓言,改編天才之作《奧賽羅》,海浪構成自然帷幕,風聲創造天然聲景,表演的力量騰飛。
辦公室劇場
大膽放飛的即興作品《控制狂》天馬行空,三場演出全然不同,只因現場交由觀眾操控,觀眾進入庫魯·奧爾用技術創造的奇異世界。
導演達塔·塔瓦茲的《沒有午餐沒有餡餅》在辦公室劇場中反思“辦公”,帶給觀眾長久的思考余韻!沉默開場,無聲結束,觀眾在演員的凝視中反觀自身,審視當下的人的異化。
新銳導演孫曉星帶來賽博劇場《這是你要的那條信息……不要讓別人看到;-)》,極富創造力地將戲劇和次元文化融合,探索戲劇的多元可能。
孤獨圖書館
虓漢導演《腦死亡自助餐》運用技術而又反思技術,技術模糊了機器和人的邊界,電影工業實時光學動態捕捉技術讓觀眾在真實和虛擬中游走,孤獨圖書館粗糲的質感與絢爛的技術碰撞。
藝術中心圓形劇場
李凝導演的肢體作品《X趾》用身體來呈現思考,X趾隱喻身體遠端,腳與鞋的關系即為我們與外界的關系,觀眾沉浸于肢體表現力中,一起走過人類歷史的發展的旅程,思考自身與世界的聯系。
鄒思揚導演在劇場中創造了“緊閉所”概念,《禁閉所A Space for One Person》像一面鏡子,讓觀眾反觀當下的生活狀態。
帳篷劇場
《弗朗明戈漫游》讓南歐熱情的海風吹到阿那亞,悠遠的歌聲傳遍夜晚的森林。佩帕·桑斯和何塞·梅里諾對西班牙傳統舞蹈大膽創新,用虛構的角色和充滿隱喻的表演傳遞生活哲思。
多媒體肢體新銳作品《銘銘》編織奇幻瑰麗的夢,在絢麗的舞臺上,孫銘池導演和觀眾墜入現實邊緣,一起沉入夢境。
郝家一導演《多巴胺游戲》演出圓滿結束,以垮掉的一代為題,以少女的選擇為指引,探討生命的價值與快樂的含義。
森林劇場
華山導演的《魚沒有感情》在森林中與自然共舞,草木皆是道具,夜色即是舞美,觀眾在夢幻的森林劇場進入浸沒式體驗,一起傾聽自然的秘密。
排練場
獨角戲《象棋的故事》是一場語言盛宴,郭笑導演以一人之力征服觀眾,不僅解構茨威格文本,還極富想象力地加入貫口古文,讓觀眾領略到語言的強大能量。
劉瀟導演《午夜電影》聾聽劇場打動了在場的每個人,聾聽演員共同創作,每個人在此深切體會到劇場的包容與多元,藝術從不是部分人的特權。
韓菁導演向“高等教育”發出挑戰,《子虛先生在烏托邦》以極其坦誠的方式展現活生生的普通人,年輕的觀眾從中看見了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