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臺融合發展中心依托“總臺媒體融合縱深發展智庫”,開展IP融合創新案例研究、開發、交流和推廣服務。在“思想+藝術+技術”融合傳播理念指導下,案例中心持續對IP融合創新優秀實踐進行跟蹤,旨在推動總臺優質節目融合創新,打造全媒體品牌集群。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制作的六集大型電視專題片《長征之歌》,于2023年1月11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20:00檔播出。本片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講述長征故事,弘揚長征精神。
六集分別為:《讓長征文物活起來》《跨越時空的承諾》《一條綠色生態廊道》《奇跡在萬里征程閃耀》《紅飄帶上的詩與遠方》《長征讓世界讀懂中國》。該片對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激勵廣大群眾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必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與以往反映長征題材的紀錄片不同,本片以反映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切入點,從新時代的高度講解長征歷史,講好長征故事和當下故事。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是“十四五”時期國家深入推進的重大文化工程。紅軍長征途經15個省(區、市),沿線留存了數量龐大、類型豐富的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紀念價值和教育價值。本片結合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教育培訓等工程的要求,反映公園建設的進程,展現長征精神。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歷時兩年制作的六集大型電視專題片《長征之歌》,于1月11日-13日、16 日-18日 20:00 檔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每天1集; CCTV-10次日 21:20檔播出。該片一經播出,持續受到各大主流媒體高度關注,共青團中央、參考消息、中國青年網、環球時報、中國新聞周刊等紛紛轉載。微博相關話題總閱讀量達10.1億,其中,#長征之歌# 主話題閱讀量達2.8億,相關話題累計獲得微博榜單共48個。節目播出期間,相關視頻多次獲全網置頂推薦,全網總點擊量13.4億。
本片分為六集,每集50分鐘。在疫情防控的情況下,攝制組派出外拍團隊近60人分六個組到各地拍攝,外拍總素材超過400小時,完成片自拍量比例達70%。攝制組跋涉15個省(區、市),111個市縣,總行程45210公里。
本片以長征文化與長征文物為載體,以反映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切入點,創新性地呈現了長征歷程和長征精神。本片有如下幾個創作和傳播特質,值得相關主題和類型的主旋律作品在創作時參考。
在媒介融合時代,“內容為王”和“平臺為王”的理念幾乎同等重要。一部作品只有“內容優質”+“多平臺精準融合傳播”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任何環節都不能缺失。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在將作品創作出來的同時,將物料提供給各類融媒體平臺,并根據各類平臺的傳播數據及時調整傳播策略,通過收集反饋數據及時總結經驗,這對創制團隊來說要求極高。
《長征之歌》的突出特點之一,便是非常重視融合創新產品制作和融合傳播。例如,《長征之歌》提前制作了多種不同版本的宣推片,供不同融媒體平臺發布,包括三版總宣傳片,每版含15秒和30秒兩個時長版本,共計六條;在六集作品中每集又精編出一條三分鐘精華片,濃縮集合了節目的核心內容、精彩畫面等精華,讓網絡用戶通過三分鐘了解正片內容,并力求向電視端大屏節目導流。
再如,在《長征之歌》的攝制過程中,因正片篇幅有限,有大量好故事、好素材未能采用。主創人員將這些更具生活化、日常化、情境化的素材運用于短視頻創作中,形成對這些素材內容進行充分挖掘的系列短視頻;此外,正片中的一些好故事在后續傳播的短視頻中也進行了延伸。這些系列短視頻在全網投放,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
紅軍長征途經15個省(區、市),沿線留存了數量龐大、類型豐富的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而本片聚焦這些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的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教育培訓,這是該片區別于以往同題材作品的創新之處。
《長征之歌》在文物和文化的呈現上,大到對遵義會議紀念館數字化保護工程、瀘定橋鐵鏈制作技藝傳承等的展示,小到對紅軍門板、紅軍傳單、紅軍標語、紅軍黨員登記表、紅軍報名時丈量身高的標線等具體文物的深描,形成了層次豐富的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的敘事矩陣。
《長征之歌》多次提到,需要通過數字化保護、創新性保護,以適合青年人觀看觀展習慣的方式向青年人傳播紅軍精神,這無論從本片的教育意義,還是整個紅軍文化的傳播意義上講,都是難能可貴的。長征精神只有在青年人群中得以有效傳播(包括在網絡空間),才能更好地代代傳遞。
《長征之歌》在敘事上重視故事表達,一個個有細節、有溫度、有感情的人物故事,背后呈現的是理論的邏輯力量。該片展示了陳云首次向共產國際報告長征的珍貴文獻;講述了美國記者斯諾在陜北保安拍攝的照片,使毛主席和中國紅軍的形象第一次向世界亮相;呈現了美籍醫學博士喬治·海德姆見證了人民軍隊風貌和發展,成為堅定的革命者等故事。《長征之歌》攝制組共拍攝84個人物故事、歷史故事,采訪人數達217人。
特別值得留意的是,該片使用了33位老紅軍口述歷史資料,攝制組又搶救式采訪到六位參加過長征的百歲老人。通過老紅軍的記憶和講述呈現長征精神,本身就是珍貴史料,同時這種親歷者的故事講述,更容易喚起觀眾的情緒。片中出現的老紅軍大多是百歲左右的老人,即便他們沒有過多語言表達,僅憑舉手投足便足夠打動人心,讓觀眾感受到歲月沖擊與長征精神的延續。
節目組將不少紅軍口述的內容創作成短視頻,結合特別制作的《長征老紅軍口述歷史》系列短視頻,在節目播出期間進行集中投放,讓當代青年走近紅軍歷史,感受長征精神的生生不息。
此外,紅軍遺骸打撈工作的段落,很好地調動了觀眾的情緒。經考古判斷,遺骸多是15-25歲的青年紅軍,他們將青春奉獻給革命事業,烈士遺骸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力量。
在《長征之歌》的敘事之中,視覺奇觀的運用不僅是吸引觀眾觀看的重要手段,更以生動和感性的方式讓觀眾贊嘆長征精神,并通過新舊對比展示長征給后人帶來的影響。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國天眼、赤水河紅軍大橋、烏東德水電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塔拉灘光伏電站,這些科技史上的奇跡,體現著長征的創新精神。而長征的途徑地金沙江跨越峽谷的溜索、阿土列爾村幾乎90度的天梯、阿布洛哈村懸崖山頂的村莊,都從曾經的生存困境走向穩步發展,如今交通便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瀘定橋、夾金山的今昔對比,也讓觀眾看到長征精神對后世的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的饋贈。
此外,還需要提及的是,《長征之歌》較好地通過呈現普通人對長征的各種形式的紀念和學習,表現了長征精神融入當代生活。例如,大量的青年人通過新媒體觀看長征歷史展覽,普通人相約重走長征之路,小學生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安靜聆聽,中外游客和攝影家在長征路上的拍攝,中小學生學習紅軍故事篇章的課堂等。長征精神已浸潤到當代人的日常生活,展現了其在當代的感召力。同時,《長征之歌》還使用了翔實的數據作為論點支撐,讓作品敘事更為客觀。
總之,融合傳播創新無論是以文化和文物為線索的主題創新,還是故事化、奇觀化、情感化、日常化、數據化的敘事創新,都為相關主題性主旋律作品的創作提供了重要參考。紅色革命奮斗精神的當代視聽化傳播,也是當代中國傳媒藝術人的時代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