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在于其蘊含著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引領人們在詩與歌的碰撞中,追尋代代相傳的英雄記憶,感受中華民族砥礪前行的精神動能。
5月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晚八點檔,節目將播出第十期。楊洪基首次與乃萬跨界合作,通過融合美聲與說唱的創新演繹令在場觀眾耳目一新;白舉綱以剛柔并濟的方式,燃情唱響林則徐筆下的十六字對聯;趙照改編杜甫所作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唱出一代“詩圣”心系天下的家國情懷;沙寶亮用清亮深遠的嗓音演繹《滄浪行》,與屈原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野孩子樂隊溫情演唱一曲《浪淘沙》,將黃河兩岸人們平淡的堅守娓娓道來。
80歲楊洪基與95后乃萬跨界合作 美聲與說唱碰撞重溫長征路
作為《長征組歌》中的第四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多次唱響這首老歌的楊洪基,來到《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再次重溫這段經典旋律,帶領眾人回顧長征路上紅軍戰士四渡赤水的歷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80歲的楊洪基還邀請到一位年輕的搭檔,他與“95后”乃萬跨界合作,合唱一首讓人熱血沸騰的《滾燙的青春》。這首歌別出心裁地將美聲與說唱結合在一起,既高亢渾厚,又充滿活力與激情。兩位年齡相差半個多世紀的經典傳唱人,站在同一個舞臺唱響長征精神,這樣的“爺孫對話”讓廖昌永感嘆:“這其實就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種文化的傳承。”
另外,在節目現場,徐解秀老人的孫子朱小紅通過連線,向大家講述紅軍戰士送給奶奶“半條被子”的故事。當年,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并對她說:“等革命勝利了,我們還會來看你,我們一定會買一床嶄新的被子給你。”徐解秀老人這一等,就是50多年,直到離世前,老人還不忘對子孫說:“我就是好想她們了。”
白舉綱演繹16字對聯震撼人心 趙照唱響杜甫經歷的“暴風雨”
首次登上《經典詠流傳》舞臺的白舉綱,以剛柔并濟的方式唱響《百川千仞》。這首作品改編自林則徐所寫的一副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對聯雖然只有短短十六個字,但在現代音樂和民族樂器的碰撞下,卻有著氣吞山河的視聽效果,林則徐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氣節也得以直抵人心。
傳唱過不少經典作品的趙照,此次選擇演繹杜甫所作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相比以往的低吟淺唱,這一次趙照在娓娓敘事之余,還以極具張力的演繹,唱出了杜甫經歷過的“暴風雨”。即使“床頭屋漏無干處”,飽經顛沛流離之苦的杜甫仍然心憂天下,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道出了他超脫個人的家國情懷。
沙寶亮唱響《滄浪行》對話屈原 野孩子樂隊柔情吟唱別樣黃河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屈原用自己一生書寫的一句話。兩千多年以后,沙寶亮站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唱響由《楚辭•漁父》改編的《滄浪行》,在亦夢亦醒之間,與屈原“隔空對話”。沙寶亮認為,這首《楚辭•漁父》通過呈現屈原和漁父的對話,塑造了兩個非常鮮明的形象,也展示出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伴隨《滄浪行》充滿力量感的旋律,人們得以走近矢志不渝的屈原,被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愛國主義精神感染。
首次登上《經典詠流傳》舞臺的野孩子樂隊,一開口便將觀眾拉進民歌的溫暖海洋。他們用舒緩曲風詠唱的《浪淘沙》,融入了甘肅、寧夏、青海等西部地區傳統民歌“花兒”,呈現出壯闊黃河的柔情一面。千年以前,劉禹錫揮筆寫下《浪淘沙•其一》,將萬里黃河的氣勢雄渾展現得淋漓盡致,如今,野孩子樂隊用全新的演繹,傳遞出詩詞蘊含的震撼力量,讓人感受到黃河兩岸的人們千百年來的平凡堅守。
在創新升級的“3D沉浸式”音樂體驗下,觀眾只需戴上耳機,就能傾聽歷史回響,與英雄精神產生共鳴。更多精彩,盡在5月5日晚八點檔,《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邀您一起浸享詩詞,傳唱經典,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