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牧騎最近火了,然而烏蘭牧騎到底是何許人也?對于內蒙古自治區以外的看客來說甚是懵懂,那就有必要揭秘一下這支馳騁在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了。
揭秘一:烏蘭牧騎,是“騎”不是“旗”
不知道有多少看客把烏蘭牧騎當做了烏蘭木“旗”,以為這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某一個地方?其實不然,烏蘭牧騎,蒙語原意為“紅色的嫩芽”,后被引申為“紅色文藝輕騎兵”,是活躍在草原農舍和蒙古包之間的文藝團隊。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支烏蘭牧騎——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誕生于1957年,是一支僅有9人、兩輛勒勒車、四件樂器的小隊伍,因為非常適合農牧民的需要而迅速得到普及和提高。這種精悍的文化工作隊,演出不受場地、舞臺、布景等限制,隨時隨地可演,節目都是自行創作,主要取材于農牧民的生活,以農牧民喜愛的歌舞為主。演出之外,烏蘭牧騎還是農牧民的宣傳工作隊、文藝輔導隊、生活服務隊。
圖注:鄂托克旗烏蘭牧騎進廠礦企業演出
圖注:鄂托克旗烏蘭牧騎消夏廣場演出
揭秘二:烏蘭牧騎,是馳騁在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因為最早的烏蘭牧騎樂器簡單輕便,全隊只需要一輛馬車便能拉走,因而被譽為“一輛馬車上的文化工作隊”。經過60年的風雨洗禮,如今的烏蘭牧騎在草原上發展壯大,成為一支真正在草原上馳騁的“紅色文藝輕騎兵”。據鄂爾多斯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曾涵介紹:“整個內蒙古自治區目前共有75支烏蘭牧騎,開始的時候規模都很小,所以呈現出“短小精悍,一專多能”的特點。”在剛剛結束的2017中國(廣州)國際演藝交易會暨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年會的推介表演中博得高度關注的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烏蘭牧騎以鄂爾多斯經典民間舞蹈——《頂碗舞》和蒙古族呼麥演繹的鄂爾多斯民歌——《十二屬相》征服了現場觀眾,讓世界見證了草原文化。而這支具有“演出、宣傳、輔導、服務等多項功能的文藝團體,每年的演出高達120-130場。
圖注:鄂托克旗烏蘭牧騎在廣州演交會上表演鄂爾多斯經典民間舞蹈——《頂碗舞》
圖注:鄂托克旗烏蘭牧騎在廣州演交會上呼麥演繹的鄂爾多斯民歌——《十二屬相》
揭秘三:烏蘭牧騎,是草原文化的使者
于農牧民而言,烏蘭牧騎是什么?是草原文化的使者,是草原人心中不可磨滅的精神和情懷。鄂托克旗烏蘭牧騎副隊長塔西亞樂說:“作為烏蘭牧騎的一員是一項殊榮,對于內蒙古人來說,烏蘭牧騎象征著喜慶。”與塔西亞樂一樣,加入烏蘭牧騎的一代代新人很多都是從小跟隨在父母身邊,在一次次演出的路上將烏蘭牧騎精神根植于內心,這種情懷使得他們在接受了各種專業的學習之后,重新回到烏蘭牧騎,而專業的學習和應用又為烏蘭牧騎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力量,在這一層面烏蘭牧騎在蒙古族傳統文化的挖掘、傳承、保護和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顯而易見。
圖注:鄂托克旗烏蘭牧騎隊員哈斯額爾德尼在廣州演交會上的呼麥表演
烏蘭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推動文藝創新,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成為新時期烏蘭牧騎的歷史使命。據了解,占據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總數約八分之一的鄂爾多斯市日前就啟動了“一帶一路上的烏蘭牧騎”系列巡演活動,以2017中國(廣州)國際演藝交易會暨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年會為起點,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烏蘭牧騎和烏審旗烏蘭牧騎還將于歲末年初相繼登上云南、斯里蘭卡、柏林等國內國際舞臺,行走在“一帶一路”沿線,讓國內外觀眾充分領略蒙古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