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世界里,楊受成已經拼搏了近60載,“英皇集團主席”、“商界名流”都是他身上廣為人知的標簽。事業上的成功為楊受成帶來的除了一身光環,還有一顆質樸的“慈善心“。楊受成連續蟬聯「中國慈善榜年度十大慈善家」的稱號已有8年,在”商人“這個身份背后,我們還應該關注他的”慈善家“稱號。
投資《幸運是我》,不是所有電影都為賺錢
(左一:楊受成先生)
在2016年豆瓣年度電影榜單上,由英皇電影出品、羅耀輝導演的《幸運是我》以7.8的高分,在十部“2016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中位列第五,這部有營養、有溫度的影片,講述的是惠英紅扮演的患有“老年癡呆”的芬姨,與陳家樂飾演的不羈少年阿旭這一老一小之間的感人故事。而《幸運是我》從編劇創作到最終上映,就不得不提到幕后的策劃者、電影出品人楊受成先生。投資《幸運是我》并非偶然,而是楊受成多年來愛老敬老,身體力行關注老年人慈善的真實寫照。
雪中送炭,致力于臨終關懷
在楊受成的慈善版圖中,臨終關懷是很重要的一塊。自2007年開始,楊受成便與香港“無國界社工”合作,把香港發達的社工體系和臨終關懷經驗引入內地,在湖北武漢成立了“湖北慈善香港英皇關愛老人養護中心”。至今,楊受成對這個項目的捐贈已逾千萬港幣。此前不久,想到武漢周圍的老人也需要關懷,他主動提出捐贈一臺拓展車,以便把“無國界社工”的服務拓展至武漢周邊的孝感等地。
“對我來講,做慈善是付出,我不要揚名和獲得回報。”楊受成先生說,“我希望做正經的慈善。”
除了湖北武漢,在河北順平縣,楊受成于2009年出資500萬建立了“楊受成慈善基金(順平)老年服務中心”,但他對此,卻異常低調。楊受成有一個自己的慈善哲學,就是捐助窮困孩子的事情,已經有很多人在做了。但是在幫助即將離世的老人方面,捐錢的人不多。他覺得這個群體更需要幫助。做錦上添花式的慈善的企業家不在少數,但在終點送一程,做雪中送炭式的慈善的企業家還為數不多。
在楊受成看來,這其實并非什么“哲學”,只是自己從小就樹立了一個信念,“將來得到福報是因為自己付出得多。”“我覺得,人要獲得福報,就要多積福。我小時候是個窮孩子,我喜歡有錢,人如果沒有這個動力,就不會努力奮斗去掙錢。但是賺了錢之后,你一定要把一部分財富拿出來共享。”
楊受成認為,捐助小孩子固然意義非凡,他們是國家未來的希望,被捐助的小孩子長大以后也會記得幫助過自己的“恩人”,但是臨終關懷的關注者太少,楊受成不介意這部分慈善是否“劃算”,心中有善念,有善心,有行善的能力,他就會一直將慈善做下去。
獲得終身成就獎,做慈善就是最大的福報
2017年4月26日,楊受成獲頒“第十四屆(2017)中國慈善榜終身成就獎”,憑借多年來推動發展多個慈善項目的卓越貢獻,成為繼蒙牛集團創始人牛根生、世茂集團董事長許榮茂、已故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之后第四位獲此殊榮的人。
楊受成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多年來,我的慈善工作上總有各方好友與我并肩前行,我衷心向他們致謝,我們的努力,不但要幫助受助人紓難,更重要的是,感染更多人加入慈善工作,共同構建互助友愛的社會。
做慈善,是人生最大的福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楊受成一直是以一顆單純真摯的慈善之心,幫助有需要的人,獲得中國慈善榜的最高榮譽,當屬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