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堂吉訶德》英文版由七幕人生音樂劇引進獨家版權,在中國本土首次公演,兩輪60場的演出,獲得了中國觀眾和媒體的熱捧,各界名流紛紛前來觀看,并給與了極高評價。2015年是小說《堂吉訶德》問世400周年暨音樂劇《我,堂吉訶德》百老匯首演50周年的雙慶之年,七幕人生也將在今年 推出這部初心之作的中文版本。
著名天使投資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徐小平2012年即看過《我,堂吉訶德》的英文版。當他聽說七幕將在今年制作中文版是激動地表示:“非常欣賞,非常感動,有非常大的思想收獲。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堂吉訶德表現了人類最崇高、最純潔的精神力量,看完《我,堂吉訶德》,才算明白了陀翁的意思。”
封新城在52歲那年離開了塔尖說了19年的《新周刊》雜志,走上了一條嶄新的追夢之路。“52歲一樣可以把自己培育了19年的東西,像割一塊肉一樣,血淋淋地把它割掉,然后去追逐新的夢想。”他眼中的堂吉訶德,是割舍與挑戰的代言人。
著名作家馬伯庸是《我,堂吉訶德》中文版的譯配顧問。談到這部劇的時候,他認為,很多人還是在默默堅持自己的理想主義。
談到《我,堂吉訶德》這部作品時,700BIKE的聯合創始人張向東則對七幕表示:“因為不太自知,然后被一聲招呼,我就跟隨著出發了……它告訴我說,你就應該那樣去生活,然后我就跟著它出發了”。
音樂劇《我,堂吉訶德》(英文原名“Man of La Mancha”)取材于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小說《堂吉訶德》,但又將原作中的劇情做了延伸和展開,采用“穿越”“戲中戲”等亦真亦幻的形式,巧妙的將堂吉訶德的冒險經歷與塞萬提斯的思想歷程相結合。這一獨特的戲劇結構,使得這一基于經典文學的藝術演繹跳脫時代背景的限制,而擁有了豐富的現實意義。
《我,堂吉訶德》于1965年在百老匯首演,立刻引發巨大反響。在次年的托尼獎(美國戲劇最高獎)上,《我》劇橫掃頒獎禮,一舉包攬了包括最佳音樂劇、最佳詞曲創作、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五項大獎。此后的半個世紀里,《我,堂吉訶德》四度重登百老匯舞臺,成為百老匯復排次數最多的音樂劇之一,并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在全球40余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觀劇熱潮持續至今。可以說,《我,堂吉訶德》已當之無愧地成為了20世紀音樂劇的殿堂級作品之一。
12月4日,七幕人生將在北京77劇場舉辦該劇的中文版首演發布會,為媒體和觀眾呈現劇中的經典片段,主創也將到場暢談劇目籌備和制作過程中的幕后故事。據悉,該劇首輪將于2015年12月18日到2016年1月10日,在上海人民大舞臺演出18場;2016年5月20日到2016年5月29日,在北京保利劇院演出10場;并在2016年開展多個城市巡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