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江洲(又名江洲,很多人都這么稱呼,甚至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他姓江)非典型80后,海平面影業CEO、獨立制片人,代表作《心迷宮》(殯棺)(影片將在10月16日全國上映)。
身處影視娛樂圈,卻不喜歡大城市,工作需要輾轉于各種飯局,卻是素食主義者。每隔一兩個月就要跑回家鄉種樹,他說電影是他的夢想,但他始終是一個“農村人”。
時代這么熱,他卻這么冷
現在打開朋友圈討論的永遠是用戶、粉絲、風投和“得屌絲者得天下”。近兩年大陸電影火爆,賺得盤滿缽滿的人大有人在。他卻在《心迷宮》在威尼斯電影節獲獎之際,在紙上寫下三行字:制作我們想看的電影,努力讓他具備商業價值,但不會僅僅為了錢去拍電影。1985年出生的他今年剛滿30歲,同年齡中最廣為人知的“領袖”人物是上海一位年少成名的作家,他因自己毫不掩飾的物質追求備受時代追捧和熱議。江洲卻從沒有大計劃只有小情懷,在年輕人都處于時代狂熱的今天,他卻過著自然閑淡的生活,他說因為這種生活使他想起自己的家鄉。
感謝美麗的家鄉
《心迷宮》成功后,有一次聯系他問他在做什么。他直接回了句“在種地嘞”.我以為他在開玩笑。后來才得知《心迷宮》拍攝結束后,他就在家鄉辦了個農莊種著藍莓和櫻桃。他還開玩笑說:如果電影不成功我就回家種地。結果電影成功了,他還是每個月都回家干干農活,他說他喜歡這樣的生活就像他喜歡素食一樣,鄉村的生活,也是修心的生活,它能幫你過濾掉都市生活中很多紛繁復雜的情緒和欲望,使你更能察覺自己內心真正的需要。不然《心迷宮》這個母親親口講述給江洲的故事也不可能在多年后被搬上銀幕。就是因為生活的簡單純粹,讓他一直保持著對心的專注。
關于150英尺膠片和最初的夢想
150英尺膠片是一部短片的長度,而一個導演的第一部短片就像初戀一樣,是人生膠片中最美好的部分。我跟江洲認識是源于新人電影節,我們作為策展人員每天忙碌奔波,拎著膠片拷貝坐著公交車的日子我們一輩子都忘不了,就像導演最初的150英尺膠片一樣,它是我們最初的夢想,然而時過境遷我早已離開電影這行,而他的膠片卻一直在向前行進著。從電影節的小展務,到獨立制片人再到各大電影節鎂光燈下的西裝革履。我說我好懷念以前,他說他很少想以前的事情,偶爾想起會覺得“雖辛苦卻是美好的回憶”。
附錄:《心迷宮》獲獎情況:
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 國際影評人單元 獲影評人最佳新銳導演獎
第51屆臺北金馬影展 金馬獎 最佳新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提名) 榮獲伯爵最佳原創故事獎
第30屆華沙國際電影節 獲華沙大獎
第8屆FIRST青年電影展 青年電影競賽 獲最佳導演 最佳影片
第6屆中國導演協會表彰大會 處女作特別表彰
曾在多達20個國家大小電影節展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