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 在當代中國眾多導演中,陳凱歌是很特殊的一位,盡管在商業電影領域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可是從內心深處講他卻執著于電影的嚴肅性。或許是出身藝術家庭的緣故,藝術性是其電影中滲透到骨子里的色調,這種藝術性并不是刻意追求某種雅致或故作高深,而是在他的電影中所悄然蘊含著的對存在及人生意義的思索。
藝術并不是對某些外在形式的運用,而是對生命本身的某種獨特體驗。從這個意義上講,陳凱歌電影中的藝術性也不是時下對藝術的理解。在他的電影中這種藝術性更多的是指那種對生存本身的困境的思考,這種思考是直指生命本身的。無論是最初的成名作《黃土地》,還是后來廣受好評并成就張國榮一世英名的《霸王別姬》,其中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對生存意義近乎殘忍的追問。
《搜索》從一件極普通的小事入手,向我們展現了網絡時代我們所遇到的信息暴力與話語強權。原本很普通的一件公交車拒絕讓座的事情,在網絡話語介入之后卻突然成為輿論的焦點,而作為事件的承受者葉安藍(高圓圓飾演)的個人一切隱私也被瞬間置于公眾面前。網絡在給予我們眾多信息便利時也展現了它讓人恐怖的危害力,在它面前我們每個人的隱私都是不安全的,隨時都會被推到公眾面前。更為可怕的是,這種公眾展現并沒有真正還原事實本身,而隨著不同利益部門的被涉及,對真相的追尋更是變得遙不可及。
或許,說到《搜索》我們就不能不談及那部被普遍認為是陳凱歌失敗之作的《無極》。其實平心而論,盡管《無極》確實質量沒有達到人們對陳凱歌作品的期待價值,但是如果對照那一陣先后上映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夜宴》等作品來看,也真談不上比它們更差,至少《無極》的復雜性甚至追溯到民族最初的拯救與逍遙。
然而,胡戈的一個饅頭卻將《無極》推向了風口浪尖,也讓陳凱歌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可以說陳凱歌本人即是最早體驗這種網絡圍攻的人物之一。這種被圍觀的感受在《搜索》中展現的淋漓盡致,當葉藍秋被曝光之后,無論坐車還是吃飯,到處都有揮之不去的好事者在追問,這種嚴重干擾當事者生活的情況幾乎就是當初《無極》的翻版,或許,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當初失敗的《無極》,就沒有今天成功的《搜索》。
通過《搜索》,陳凱歌將當下網絡傳媒的弊端真實的展現在世人面前,這其中既有對言論自由的反思,也有對個體隱私的思考,同時也不乏對話語背后的利益角逐的警惕。而透過這多重審視,如何在當今物質紛擾、技術日新月異的局面下加強個體與他者之間的理解,達到個人與社會的平衡始終是他所關注的核心,從這個意義上說,《搜索》是當今華語電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告訴我們,即使商業操作再浮躁,也仍然有電影人在為我們當下的生存方式進行反思,而這,正是現實主義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