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等表示第46條侵犯詞曲作者和演唱者的權益,版權局稱目前在聽取各方意見
3月31日,國家版權局開始公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見。幾天過后,該草案中的不少條款都在文娛界這個“版權問題密集區”引發討論和爭議。其中第46條,關于錄音制品首次出版3個月后可不通過原作者同意,只要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備案并向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支付使用費,便可進行翻唱的規定觸動了音樂人的“雷區”,包括汪峰、高曉松在內的著名音樂人都以微博的形式發表意見,認為這個條款侵犯了詞曲作者和演唱者的權益,而宋柯則寫了一條長微博,指出這個草案如果實施,音樂界恐要回到“統購統銷的供銷社時代”。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康沛 版權局:月底公開回應
版權局法規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草案還處于征集意見階段,目前還是“立足于聽”,本月底將集中公開回應。而專家的意見則是音樂人不必反應過激,“草案四十六條”的表述欠明確,造成誤讀。
音樂人:讓我們雪上加霜
不少音樂人都轉載了音樂人李廣平的微博。這位曾經寫過《你在他鄉還好嗎》、《潮濕的心》等流行歌曲的音樂人于4月3日發微博稱:“誰來保護我們辛辛苦苦創作制作的歌曲作品?太混蛋了!”隨后他發表了對于46條的修改建議:“第四十六條錄音制品首次出版3年后,其他錄音制作者可以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的條件,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其音樂作品制作錄音制品;著作權人聲明不得使用的除外。”(草案第四十八條規定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其已發表的作品所必須符合的一些條件)
不少音樂人轉發微博時都顯得情緒激動,認為“對于多年來飽受盜版和侵權所害的詞曲作者來說是雪上加霜的一個條款”,有聲音稱這個草案是某網絡公司的“公關結果”。而宋柯則撰寫長微博代表音樂人發聲,提出修改意見,要求“取消對網絡服務商的特殊待遇,細化主觀和惡意侵權的標準”,并稱自己將“第一次以個體身份向國家的立法機構建言。”
■ 版權局法規司負責人回應
目前還是立足于聽
新京報:《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出臺以后,網絡上不少音樂人的反對聲音,你們是否關注到?
負責人:關注到了,但我們暫時不做具體回應。這個草案是3月31日出臺的,到現在才七八天,目前還是立足于“聽”,保持信息的公開與透明,到4月下旬我們會公開回應。
新京報:宋柯、高曉松在微博上提到的草案第46條“過度關照互聯網”、“使音樂行業回到統購統銷的供銷社時代”,你們有沒有看到?
負責人:都看到了,但到底有沒有他們說的那么嚴重,我們還是想聽聽其他方面的意見,畢竟音樂人和詞曲作者只是站在他們自己的立場上說話,當然,我們也會尊重他們的意見,也會特別留意到。
新京報:“聽聽其他方面的意見”是指?
負責人:就是音樂行業除了詞曲作者之外的方面,因為音樂產業是一個很復雜的產業生態。目前網上有不少律師和專業人士的觀點,我們也在看,作為起草法規的部門,我們在這一階段主要是聽各界的聲音。
新京報:4月底的公開回應是以什么形式呢?
負責人:會在網站上以新聞稿的形式說明情況,或接受一些訪談。
■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節選
第四十六條錄音制品首次出版3個月后,其他錄音制作者可以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的條件,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其音樂作品制作錄音制品。
第四十七條廣播電臺、電視臺可以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的條件,不經著作權人許可,播放其已經發表的作品;但播放他人的視聽作品,應當取得制片者許可。
第四十八條(一)在使用前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備案;
(二)在使用時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和作品出處;
(三)在使用后一個月內按照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的標準向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支付使用費,同時報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