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啟(民謠歌手):1993年我剛來北京,經常去三元橋左家莊找王曉京。是他發掘了陳琳。當時他的公司正在為陳琳制作唱片《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后來,我在黃燎原“漢唐”工作,其間參與陳琳MV拍攝工作。那時她沒有現在時尚,有鄰家女生的感覺,安靜而淡雅。最近一次見面是2006年在北京798的天下鹽餐廳一個局間,寒暄了三兩句。多年未有交道,也無往來,不想竟以如此極端方式而去。昨晚飯時得知消息后,我馬上給王曉京打電話,他在深圳,說剛和洛兵通了電話交流此事。給羅琦打,說也聽聞了,還在等待確認。給金兆鈞老師打,說這孩子本身就挺抑郁的,可惜了。在此做個小小的祭奠,為這位故人兼同行。畢竟,一個美麗的生命消失了。她的柔情,又有誰人能懂呢?
顧文勤(陳琳前同事):往日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帶你去做歌友會,參加網絡訪談,就像是昨天的事情,你錄音我還是挑我的專輯的時候,我們一起吃每一頓飯在公司,一起談論音樂,談論造型,談論你愛的人,你的談笑風生真的是歷歷在目。不能讓我一下回過神,不知道你為什么選擇這樣的方法,前幾天和竹書的幾個同事還談論到你,今天是沈的生日,他一輩子也不會忘了你的,這也是你想要的。但是堅信你的選擇是最好讓你解脫的方法吧,希望你真的可以因為這個選擇達到你想要的目的。為你祈禱。我會把你的聲音、你的專輯更好的保存,留住你的聲音,再見了陳琳!!!希望你能在另外的世界里快樂,找到屬于你自己的愛情。
安琥(主持人):陳琳走了,我想是帶走很多不甘吧,因為沒有比奮不顧身的墜落需要更大的勇氣。很遺憾這勇氣源自于糾結或死了心。坊間流傳這種糾結的原因,是因為感情或事業的不順,并不想去深究,只覺得我們給予那些為了中國流行音樂積淀的前輩們太少關注,太少尊重了。懷念陳琳不如懷念那個屬于他們的年代。陳琳已逝,音樂不死。
雷振劍(聚友網副總裁):剛收到竹書文化的人的短信,據說老沈昨天還在計劃生日。陳琳可能知道對他的愛已經無法挽回了。老沈現在一家很幸福。這里也祝陳琳在另外一個世界里更幸福。
王小峰(三聯周刊主筆):我以記者角色采訪的第一個人,就是陳琳。那是1993年,在北京賽特大廈門口,她在拍宣傳照。那時候的陳琳正準備出《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這張專輯的歌曲原來是給那英老師準備的,但是那英沒有看中這些歌曲,于是王曉京就把這些歌曲給了新簽約的陳琳,結果陳琳紅了。
第二次見陳琳,是在重慶,1994年,那次見她頗有戲劇性。我們住在一個酒店,房間挨著,我出門的時候,發現陳琳在打電話,還穿著很薄的襯褲。她很不好意思,臉都紅了,支支吾吾地說:“我在跟我媽通電話。”我趕緊躲開。那時候她還沒覺得自己是個腕兒。
第三次跟陳琳打交道是打電話采訪她,關于她跟王曉京解約的事情。陳琳發現演出實際結算的錢跟王曉京給她提成的比例不符,被扣了不少錢。后來她發現自己總是在這方面吃虧,于是就解約了。
在早期,我覺得陳琳還不錯,有一批好歌,為人處世也挺隨和,后來她跟竹書文化簽約,唱的歌越來越差,還給她包裝成跟她完全不符的形象。一個底子打得挺好的歌手,后來就這么給毀了。其實王曉京不太懂什么包裝,他只知道什么歌好聽,這就夠了。
流行音樂是這樣的一個行業,由一群男人控制,女孩在這個行業的角色永遠是配角。如果女孩在這個領域里想弄出點名堂,第一,你確實有實力、有才華;第二,你一定要遇到一個明白人,但是這個行業90%都是蠢豬;第三,兩口子千萬別在一起弄唱片或拍電影,兩口子就是過日子的,不是創業的;第四,越是長得如花似玉,越是勇于獻身的女孩,越出不來。
胡立濤(節目主持人):知道陳琳自殺是我在《音樂周刊》的同事菜菜發來的短信。有點吃驚,但又不算很震驚,我知道她這兩年過得并不如意,不論事業上還是生活上。
在《精品購物指南》的時候認識的陳琳,覺得這個川妹子人還不錯,嗓子更沒的說。報社辦春節團拜會,我請陳琳,那時也沒什么經紀人,我直接打的電話,答應得挺痛快,也沒提錢的事,拿著伴奏帶就趕過來了,而且是真唱。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她在王曉京的“星碟”公司成名,后來鬧解約,事業停頓了一段。那時候起來的歌手大部分都有解約的經歷,合同訂得不規范,歌手心態也有問題,初級階段都難免。
陳琳的成名曲《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出自我高中同學丁原之手,圈里人盛傳這歌是那英沒看上才輪到陳琳的,這個說法反正我沒從陳琳和丁原口中得到證實。但另一個說法我卻也不止一次從一些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