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中國娛樂網!
對許多人來說,60年代的狄倫幾乎是那個年代的象征,這固然因為狄倫的主要影響發生在60年代,但臺灣60、70年代的親美文化結構,也扮演關鍵角色。微妙的是,狄倫的多面性,讓他廣受不同路線的臺灣人士喜愛。
當時的臺灣,戒獨恐左又反日,美國成了最大的文化進口源。即使是鼓吹反美、推動鄉土文化的「夏潮」雜志擁戴者,文化上也不可免受美影響。狄倫雖是美國當紅歌手,卻具抗議(美國)之姿,就這樣吊詭地成為左右兩派的理想。
1976年,掀起「唱自己的歌」民歌運動的「夏潮」支持者李雙澤,在演唱會質問「大家都唱洋歌,我們自己的歌呢」時,唯一愿唱的洋歌就是狄倫的「Blowing in the Wind」,甚至自承剛創作時,最苦惱的是「腦里都是狄倫的旋律」。
另一邊,鄉土文學論戰中的現代詩大將余光中,則嘗試將搖滾樂節奏與歌詞入詩,為現代詩找新方向,代表作「江湖上」即取用「Blowing in the Wind」歌詞,狄倫「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風里」自此更為人知。
狄倫也深受當時文藝青年圈推崇,林懷民的小說有他,張照堂在「音樂與音響」專文討論過「狄倫文化」,曾于艾迪亞咖啡廳駐唱的賴聲川也唱過狄倫的歌。
狄倫的廣度,讓他滿足了不同需求。他有點左,又不像啟蒙導師伍迪·蓋瑟瑞那么左,不致嚇退恐左人士,卻已夠抓住理想主義青年的心。再加上他的藝術高度、叛逆性格、波西米亞氣質,以及那個讓他崛起的時代,這種種都造就了狄倫神話,不管他樂不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