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屆世界電影產業大會重要活動之---由中國電影研究院、中國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澳淶塢電影工作者總會、澳淶塢文化創意產業協會主辦的第四屆文化強國論壇在澳門永利皇宮舉行。本屆論壇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當代電影》雜志主編皇甫宜川、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和擔任學術主持的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張斌圍繞著“擁抱人工智能時代,助力電影強國建設”的議題高屋建瓴地發表他們的真知灼見。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這為廣大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時間表”。澳門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中央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優勢以及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是中國文化產業走出國門、實現文化強國宏偉目標的橋頭堡。因此,2020年底,澳淶塢在澳門舉辦了首屆文化強國論壇,今年已經是第四屆。今年的論壇由天津電視臺主持人苗青主持。
人工智能時代,電影或許將重新誕生
在文化強國建設的過程中,電影能夠發揮什么樣的作用?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教授在回答本場論壇學術主持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副院長張斌教授提出的這個問題時表示,電影強國是文化強國建設的一部分,尤其是影像強國特別重要,電影電視作為大眾藝術,它在文化強國建設過程中有如下幾個重要作用:
第一是影像創造。它要把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活生生的內容加以理想化創造,同時要把主體內心對于未來文化強國的理想愿景加以創造,形成一個新的影像體系,作用于觀眾;第二是影像轉化。要把電影中創造新的影像通過文化創意轉化成為現實生活情景的一部分,讓觀眾持續在生活中觀看,去學習、體會、品位;第三是影像輸出。就是要在世界影像體系中,把中國人創造的新的影像系統同國際上先進的影像系統加以比較、交流、互建,在文明互建中凸顯中國影像體系的魅力;第四是影像和現實生活中的循環互動。美好的影像系統要和現實生活中指向未來生氣勃勃的創造結合起來,形成良性循環,這就是人們通常說的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還要回到生活,有助于生活的創造。
去年的電影《長安三萬里》創造了以李白為代表的生機勃勃的唐詩意向,把中華文明高峰的意向動畫化,變得離觀眾很近。很多孩子們一邊看電影,一邊朗誦唐詩,我的心里感覺非常美妙。今年春晚,西安分會場又把《長安三萬里》中的李白意向投射到西安的大唐不夜城中,讓電影的影像同現實生活中的影像交融在一起。這就是電影影像同生活的互動,為文化強國、影像強國建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人工智能時代,電影或許將重新誕生。人工智能和高科技的革命對電影帶來的影響可能比當年電影從無聲到有聲、黑白到彩色都要大。其實今年已經有一部完全沒有人工拍攝的AI電影長片誕生了。或許現在說未來已來,電影已經重新誕生,無論電影產業、生態,還有生產方式都在發生革命性變化。AI對于電影革命性的重塑可能正在發生,電影人也感到了危機,現在大家的共識是AI可以替代一些相對比較低端、中端重復性的勞動,但是它對電影作為創意產業的創意力、想象力、創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要更好地借助人工智能來賦能電影,讓我們變得更有創造力、創意力和想象力。這方面如果能增強,人工智能對電影強國建設帶來的將是更加積極的作用,但同時對于我們每一個電影從業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擁抱人工智能,現在特別流行一句話“你不會被人工智能所淘汰,但是你會被更熟悉掌握人工智能的人所淘汰”。
今年的全國電影工作會議又有一些新的表述,特別提出要尊重藝術規律,尊重市場規律和尊重管理規律,這都是我們在電影面臨各種新挑戰的關鍵時刻,電影管理,電影行業人士頭腦非常清晰,知道我們面臨的挑戰,也知道我們面臨更艱難的任務,就是要不斷地推出更多高質量的作品。按照電影藝術規律、管理規律、產業規律來推進電影的發展。
人工智能與電影強國建設的六方面關系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表示,人工智能非常有想象空間,目前的應用還處于嘗試發展過程中。實際上影視業在互聯網時代已經發生深遠的變化,不僅僅是人工智能。如今AI技術已經滲透到從影視制作到發行、放映的整個鏈條,特別是大數據、大模型的應用,一方面能夠提質增效,另一方面對創作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從故事的運作,到演員和最后制作完成,一直到發行全過程,它都會產生作用。
AI在影視領域的落地應用,中國有非常好的實踐空間。一方面,AI可以助力中國影視作品“走出去”。目前出現兩個“走出去”的形態:一個“走出去”是傳統的路徑,就是中國制作的影視作品直接“走出去”;另一種就是平行發展。比如很多在國外傳播的微短劇都有中國文化基因,來自中國的網絡小說中的一些內容,當然還有待提升,但是它吸引力很強,比如說霸總穿越這類題材,現在轉變成了微短劇,由美國人制作、美國本土編劇、本土導演,本土演員,將中國的文化基因的題材轉換成一種美國文化產品,在日本也出現這種情況。這個平行的“走出去”,就是把中國的文化基因元素轉成新的影視形態,這是我們原來沒有的,未來一定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一定能助力中國影視出海。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從六個方面談了人工智能和電影強國建設的關系。第一,目前好萊塢在全球電影市場上依然占有第一,原因就是他們的商業類型片非常成熟發達。而電影類型是能夠通過AI技術儲存和復制的,如果我們運用AI更好地使用類型,加強類型敘事,融入全人類共同的情感,就能使中國電影面對全世界觀眾講故事的能力有很大提高;第二,很多藝術片因為制作經費少而限制了表現力,但如果使用AI技術,可以上天入地、天馬行空。如果藝術片的導演能很好使用AI,就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和自由充分表現自己的個性和才華;第三是表演。著名表演藝術家復雜的眼神表演AI做不到,但是有很多流量明星,他們的面部表情單一,表演水平還有待提高,而AI技術能夠生成幾百種表情,把幾百種表情輸入到青年演員身上,或許能讓那些擁有眾多粉絲的青年演員的表演更加豐富一些。
第四是電影制作。使用AI技術來表現不僅能夠節省成本,還能夠有很強的表現力,大幅提升電影產業制片能力;第五,人工智能需要大數據、大模型,需要建立電影工業體系,能夠改變個人作坊式的電影生產模式。比如好萊塢把哈利·波特做了九集,對一個型號的電影產品形成系列工業生產,第一部影片是第二部影片的廣告,這種電影系列性工業化產品很強大,靠作坊式生產肯定不行,人工智能有利于使電影生產方式工業體系化;第六,現在的電影工業模型和大數據儲存主要是英文,中國的影像數據儲存有多少?如果我們的大數據、大模型不跟上的話,在世界影像體系中就會落后。因此,中國電影必然要擁抱人工智能。當然這里帶來負面的東西,比如版權問題、倫理問題,我們可以跟世界各國交流,加強對人工智能的管理,但不能因噎廢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工智能時代立足于世界電影強國之林。
人工智能將給各行業帶來顛覆性革命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電影》雜志主編皇甫宜川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第一,我們需要去了解、學習人工智能,所有的討論一定要建立在了解和認知的基礎上,這是最重要的。其實很多人已經開始在學習和踏踏實實地做。《流浪地球3》在前期籌備和策劃中,可能是最早、最系統地把人工智能用于生產過程中的團隊。比如說開編劇討論會,可能每天10個小時,討論一周,假設有5位或10位專家來討論,最后整理、提煉和歸納所有專家觀點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但使用人工智能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做到。整個電影產業中的幾乎每一個階段,從劇本創作、創意,到聲音、制片、后期制作,一直到整個宣發,AI技術都可以賦能,把它作為一種工具來使用,確實能極大提高效率。
第二,北師大和北京電影學院聯合辦了一個關于人工智能生成AIGC的班,是去年開始辦的,今年已經有了成果,我認為比較核心的一點是: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確實改變了傳統的影視教育。如果用人工智能教學,直接從影像語言入手,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方式把它給呈現出來,實際上就是電影語言。而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出來的作業和作品,反過來再去分析,再去看的時候,學生又能更加深入了解和認識什么叫電影語言,這對未來的電影教育有很大作用。
第三, Sora出來后大家都很震驚,但其實它真正讓大家感到恐慌是因為對世界的模擬,就是它對現實世界基于語言大模型的模擬,這是很厲害的東西,跟之前的3D建模完全不一樣,有可能改變電影,或者說有可能擴展電影的邊界,重新定義電影,因為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正在不斷融合,界限在模糊。人工智能對電影到底有何影響?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談:一個是電影中的人工智能,這是把AI技術作為工具來賦能電影產業發展,將是未來電影里特別重要的一部分;一個是人工智能電影。從這個角度來討論,未來電影會不會有新的形態,會不會有新的敘事出來,這是需要研究的問題。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教授認為,無論歡迎還是不歡迎,拒絕還是擁抱,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它會不斷地滲透到各個領域,必將帶來一場顛覆性的革命,對任何行業都如此,包括電影行業。AI是一個工具,最終還是由人來決定的,但我們作為一個個體,無論從數據、知識量,還是創造能力,面對的都是一個擁有古今中外很多人知識數據的這么一個工具,你不可能超越它,它是集合了無數人知識的東西,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的一點。
第二,AI肯定帶來對生產力的解放,包括電影行業,能做一些以前我們不能做的事情,完成以前人工需要很長時間才可以完成的工作,比如說周迅當年拍《畫皮》,人工的皮,包括《流浪地球》里的內容,有了AI,都可以來做,它所帶來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也正因為這樣,它的沖擊力是全面的、巨大的,也是深入的,但同時也會帶來兩個問題:其一,AI只是一個工具,取代不了人。人之所以為人的東西是什么呢?是想象力和豐富的表現力。有數據統計,人用互聯網信息的時間每天將近7個小時,截止去年底,已經有64.4%的人都在互聯網獲取信息,這樣一種狀態下,人的想象力是會豐富還是被壓制,直至丟失?其二是現實感。藝術來源于生活,要有充分的現實感,可是當我們完全沉浸在虛擬世界中的時候,還有現實感嗎?很多人講,我們不能把世界圖像化,現在的問題是世界已經被圖像化了,被虛擬化了,被符號化了。今天這個時代的現實已經是一個巨大的符號所構成的現實,我們都沉浸在這樣一個虛擬的現實當中,原來的現實感可能會日益喪失。當這兩種東西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時候,人之所以為人的東西,人類能勝過AI的東西,是在哪里呢?這可能是我們考慮人工智能時代值得深思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