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由探索東方文化與先鋒藝術結合的眼鏡品牌木九十,與Luka開展一場圍繞民族音樂與電子相結合的可能性的對話,讓我們來看看他們具體都聊到了什么,在他的音樂世界里,你會感受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民族與電子的結合是我音樂的起點。”真實融入過少數民族當地生活,不斷收集各類手工的、精致的,簡約的,未成型的、獨創的、異形的傳統樂器,LUKA從它們身上,更多看到了傳統與當代流行音樂結合的可能性。他開始積極吸取原始的表演形式,予以更加先鋒激進的表達。
木九十:你是怎么接觸到民族音樂的?
LUKA:第一次聽到迪吉里杜管、深深被它的造型和奇特聲音吸引是發生在旺角的街頭。當時有一位來自來阿根廷的旅行音樂家在路邊演奏,那直擊心靈的聲音,就像一種對靈魂的呼喚,至今仍令我難忘。后來因為一場意外,我摔傷了腿,在家休養期間,朋友送給我一根迪吉里杜管,那段時間沒法出門,練習吹管就成為我每天必備的娛樂項目。它給予我心靈上很大的滿足,也讓我有足夠的時間,開始去思考聲音與波頻的共振,與人類身體和精神之間的關系。康復以后,我選擇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最濃厚的省份——云南,展開一場音樂旅程。
木九十:怎么想到將民族樂與電子樂融合進而創作自己的作品?
LUK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它會通過空氣傳入我們的耳朵,傳送至腦神經,被我們的聽覺器官所感知。在世界民族音樂里面其實存在許多不常被聽到的聲音,我想去探尋它,捕捉它,創造它,于是我逐漸開始嘗試以民族樂為主旋律,搭配上恰到好處的鼓點、電子音效,碰撞出更新型的電子音樂。這塊其實也需要更多年輕的音樂制作人加入,還有更多未知有趣的領域等待被探索。
木九十:在你音樂創作這條路上,有什么非常具有沖擊力或者特別的經歷嗎,分享一下。
LUKA:在麗江旅居時期,朋友帶我去到他的老家山里,拜訪了一位納西族婆婆,婆婆在家中給我演奏了口弦和納西古語的傳統唱頌。婆婆說,口弦她只會彈奏兩個音符,但她們有個三十人的民族樂隊,每人會彈奏兩個音符就可以聯合完成一首完整動聽的曲子。這讓我領悟到,技術雖有高低,但音樂本身就不是一場比賽,百花齊放,海納百川,音樂,就是要和大家一起玩。
木九十:將民族樂和電子樂結合來推廣傳統民族音樂是一條全新且艱巨的道路,你如何定位自己這個傳播者的角色?
LUKA:起初做音樂,我最先接觸到的樂器是迪吉里杜管,后面逐漸認識成千上百種不同的奇奇怪怪的民族樂器,結交不同文化民族背景下的朋友,走進與了解各個民族的文化傳承。比如蒙古的朋友會呼麥,會馬頭琴,云南的朋友有自己的民族歌曲、樂器,我開始思考自己的成長背景,想要尋找一些屬于我的根源。追溯到祖輩與父母輩,粵曲粵劇對于他們一生都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到我這一代,粵語流行曲、Disco占據著我的成長過程。在領悟到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但憑個人己力并非能完成的很好時,我開始將從個人音樂制作逐漸發展成了組建The Mansion 謎樓樂隊,和成員們一起去完成對音樂的設想。
木九十:那你如何去看待當代的流行樂?
LUKA:每個年代都有屬于每個年代的“流行”,而某些音樂能在那個年代流行的原因,是因為能服務于大眾的審美和需求。我們高速走進人工智能的時代,大家有更便利和舒適的生活,但也擁有更少屬于自己的時間和耐性,所以當代流行音樂也逐漸成為一種快餐式消費品。但是無論時代怎么變遷,藝術離不開真實,真誠才可以打動人。
(木九十眼鏡MJ102SK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