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沒有烏托邦,心向遠方自明朗
風吹經幡搖曳著少年的希望,春日暖陽照耀在西藏的草原上。年幼的小多杰在“賽馬節”上,被大人們騎馬奔馳的場景深深吸引,讓他想到了在課堂上所學過西藏的歷史人物“格薩爾王”當年養的一匹馬——江米兒。于是小多杰被深深觸動,并夢想著擁有一匹獨屬于他的“江米兒”。
少年人的夢猶如向陽而生的格桑花,多杰和他小伙伴一路撿牛糞、挖蟲草,那顆有關于馬的種子在心中發芽,逐漸成長為參天的大樹。但是接踵而來的“意外”,卻讓這充滿稚嫩希望的旅程徒增不少變故。理想與現實撕扯著少年的心,當馬蹄聲陣陣遠去,少年孤獨而熱烈的夢想,隨著白馬一同奔向了遠方。草地牛羊成群,清澈的湖泊倒映著少年純潔的夢,影片以簡單的敘事、樸實的人物將多杰的故事徐徐展開。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都要付出毅力和耐心”。誠如影片所言,夢想是人生調色板上最絢麗的色彩,無論是在草原上奔跑的多杰,還是銀幕背后的我們,都有一匹理想中的馬駒追逐絢爛的夢。它跑過納木錯的冰湖,在夕陽下,冰塊被落日的陽光照耀成火焰一般的紅,如燃燒的少年夢;它穿過遼闊的草原,在夜空中, 似耀眼的流星砸進春日的土地,充實豐盈了我們的人生。對于多杰來說,年少不可得之物會變成生命中的遺憾,一路釋懷、一路成長。“彼時的少年站在成長的盡頭,回首過去,一路崎嶇早已繁花盛開”。
十年磨一劍,他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寫一首藏歌
“一日西藏,半世敦煌,經過西藏,生命就有了莊重感”。2018年《江米兒》用藏語完成了全程拍攝,與影片中少年的執著相同的是,導演潘朝奉也有一段十年之久的追夢之旅。有人偏愛塞北西風烈馬,有人鐘情江南煙雨杏花,而導演潘朝奉獨愛神圣的西藏。
多年前,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潘朝奉到納木錯支教,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域高原之上,聆聽萬物最純粹的聲音,神圣的西藏治愈了內心的荒涼,他從此愛上這里并定居十年之久。西藏缺氧,但不缺信仰,他本是支教而來的老師,卻愛上了這片藏族土地,懷揣著深厚的愛意,他下定決心要為心中的圣地拍一部優秀的影片。十年后,那個追夢的人帶著自己的長片處女作《江米兒》出現在觀眾面前,正是這部經過歲月沉淀的首秀作品,順利入圍平遙國際電影展“藏龍”單元,在收獲肯定的同時讓更多人看到了最真誠的作品。
9月19日,在影片中與藏族少年一起“以夢為馬”,在離天空最近最純凈的地方,收獲前行路上的每一份感動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