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汽大眾威然全程冠名的世界電影產業大會重要活動之一——世界電影節主席論壇在澳門舉行,馬來西亞國際電影節主席喬安妮.戈戈、新西蘭國際電影節主席凱瑟琳.菲茨杰拉德、巴厘島國際電影節主席黛博拉.加比內蒂、巴黎中國電影節主席高醇芳、香港電影金像獎前任主席文雋、好萊塢制片人弗雷德里克.戈爾尚和中國導演胡雪樺圍繞著各自電影節的歷史文化和國際電影節發展的特點、問題與對策等議題展開交流,發表精彩觀點。此次論壇主持人是鄭欣,導演胡雪樺擔任學術主持。
巴黎中國電影節主席:要在法國培養中國電影影迷
當天論壇現場有來自全球14個國家的嘉賓代表濟濟一堂。為此,大會為各位嘉賓準備了中英文同聲傳譯。據主持人鄭欣介紹,目前全球每年有近700個電影節在世界各地舉行,其中綜合性國際電影節有130多個,專業性國際電影節有160多個,地區性國際電影節有40多個,還有各種其他電影節。不同類型的電影節有不同的定位和市場,吸引著不同的電影人和作品前往參加,在一次次的嘉獎過程當中誕生的一項項殊榮,既是對電影人的尊重,更是對電影文化的致敬。
馬來西亞國際電影節主席喬安妮.戈戈介紹,馬來西亞國際電影節從2016年開始,今年7月將舉行第六屆。“過去兩年間,我們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今年終于全面開放了,很多的國際電影節也開始線下的活動準備,我非常高興。今年馬來西亞國際電影節也能夠邀請到很多的觀眾去馬來西亞參加我們的電影節,我們可以在電影節上有更多的交流、互動、溝通,比如說像今天這樣。我們選的更多是文藝片,而不是商業片,主要是鼓勵一些新的導演能夠來到馬來西亞國際電影節,比如說作品少于3部的導演,也歡迎來到我們的電影節。”
新西蘭國際電影節主席凱瑟琳.菲茨杰拉德表示,新西蘭國際電影節發源于奧克蘭,有50多年歷史,目前在惠靈頓有很多事務。“過去三年是非常巨大的挑戰,2019年我們有50多萬參與者,但是2020我們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只能以線上和線下結合的形式開展活動。2021年,我們不得不因為經濟的原因關閉了奧克蘭事務處理。新西蘭國際電影節一般舉辦的時間是每年七八月份。今年希望在7月份能夠恢復到以往的參與人數。我們的電影節創造了更多元化的觀眾,他們愿意觀看更多世界性的電影,不同語種的電影,包括獨立電影等。”
巴厘島國際電影節主席黛博拉.加比內蒂介紹說,巴厘島國際電影節正迎接16周年紀念,“我成立這個電影節是希望能夠把印尼的電影推介到全世界,讓全球觀眾有機會看到印尼的電影。我們希望能夠看到故事的獨特性,有不同的文化,能夠聽到女性的聲音,本土人民的聲音。
2020年,我們沒有舉辦電影節,延期到2021年,也嘗試了線上線下結合的電影節舉辦形式。我們和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金像獎都開展了一些合作。今年6月,我們將舉辦最新一屆巴厘島國際電影節,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參加,能讓觀眾回到電影院觀影。我們和朱莉亞學院、紐約大學有兩個項目在推進,希望和更多的學生交流往來。”
巴黎中國電影節主席高醇芳透露,巴黎中國電影節成立于2004年,明年就是20周年。“我們已經在巴黎推介了480多部中國電影,近20年以來放映過各種類型,各種題材,有新片、老片,還有各個民族的電影。今年的主題是喜劇片,另一個主題是功夫片,是跟佛山一塊合作的。佛山是功夫發源地,有黃飛鴻,這是巴黎中國電影節今年的亮點。巴黎是電影的誕生地,中國是電影大國,但很少在法國能夠看到中國電影,所以我們在巴黎主要就是介紹中國電影。巴黎中國電影節選片范圍很廣,有最新的影片,也有年輕導演的新銳電影,有回顧影展,中國電影資料館提供非常好的電影。我們還有短片部分,跟法國國家電影中心合作舉辦法國短片論壇。我們也組織很多活動,包括編劇論壇、主題是女導演的回顧影展等。我們要在法國培養中國電影的影迷,我們希望能在法國出品方跟中國制片方之間搭建一座橋梁,希望中國電影跟國外有很好的交流。”
文雋:對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香港電影未來充滿信心
香港電影金像獎前任主席文雋說:“臺下是我的前輩吳思遠,他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最早的會長、主席,今天其實應該是他上臺,不是我上臺。今年我們香港金像獎進入第41屆,我們從1982年開始,下個月16日在香港舉行第42屆。我現在還是香港電影金像獎副主席,主席是爾東升導演。我可以說伴隨著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誕生一起成長的。對香港電影金像獎來說,不到公布那一刻,我們都不知道誰能拿獎,因為公平性是很重要的,公開、公平、公正,這是香港電影金像獎一直要堅持的規則。最近七八年來,通過特區政府對香港電影的大力扶持,涌現了一批有才華的年輕電影導演,所以對香港電影金像獎或者對香港電影的未來,尤其是通關之后,我們是充滿信心跟期待的。”
文雋接著說:“我聽說香港最近有一些編劇用那些智能機器人替他們寫劇本,對白寫出來之后,就說換一個,我要周星弛對白,然后電腦就變成了周星弛的對白,就是無厘頭的。當然我是完全不相信機器智能人能代替我們活人,因為電影大家都懂,需要故事、需要個性、需要共鳴,這都是機器智能人不能做到的。雖然電影是從默片到有聲片,從黑白到彩色,從2D到3D立體,有可能某一天元宇宙,每個觀眾都能參與到電影里面演出,這都有可能,但是歸根到底,這個故事跟我們人心的共鳴是永遠不可能被機器人取代,這是我的看法。”
好萊塢制片人弗雷德里克.戈爾尚表示:“我也參加了上海電影節,非常高興能夠參加這樣的電影節,因為這樣能夠幫助我們增強聯系,不僅是中國、美國和歐洲,以及全世界的聯系,我認為電影是加強文化交流和聯系非常重要的紐帶,澳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能夠幫助我們實現這些交流與合作。有很多中國人在美國電影產業發展得很好,《瞬熄全宇宙》得到了7項大獎,這也是非常多的獎項,之前韓國《寄生蟲》也得到了4項獎項,現在電影行業非常多樣化。電影幫助文化的認知度,提高文化的交流互動,導演也可以把中國文化和美國電影制作方式結合在一起,如何對待傳統、家庭等等問題,都可以通過藝術的方式傳遞一些有意思話題的討論。我們非常高興能夠看到《瞬熄全宇宙》獲得這么多的獎項。”
胡雪樺導演最后總結道,文化是有鴻溝的,每個國家的文化不一樣,怎么能夠跨越這個鴻溝?“我們需要通過電影來幫助我們跨越文化、跨越歷史,進行全世界、全人類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