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殼、情趣內衣、直播炒菜、卡車臥鋪墊……由陳英杰導演、《人生一串》原班人馬創作的紀錄片《這貨哪來的》,開播兩集登頂B站紀錄片熱門榜NO.1,評分高達9.8。紀錄片專注宏大敘事下的微觀記錄,追溯貨物背后淘寶小賣家的百態人生,其新穎的選題、細膩平實的質感、詼諧而不乏感性的解說收獲大量好評。
本周三,記錄片進階探索消費者的心靈秘境——揭開來自“治喪救助站”的解壓玩具、魚缸造景、嘹亮嗩吶背后的賣家故事。
解壓玩具拿捏情緒需求,兩代義烏人接力治愈不開心
在義烏商貿城,隨處可見各類玩具密集陳列在店鋪中:發光悠悠球、海膽球……色彩繽紛、易揉易捏、老少皆宜,它們是當代人的“情緒醫生”。留學歸國的90后玩具廠“廠二代”王如意緊跟熱點商機,不斷創新,希望能精準拿捏當代人的情緒需求,她的目標是讓自家生產線上誕生一個又一個“沖鴨”一樣的爆款產品。
一邊是“廠二代”們積極開拓市場,一邊也有如老成一樣的義烏老玩具人。從白手起家,到如今坐擁“玩具帝國”,產品遠銷海外,老成有自己的堅守:只專注做安全、有趣的玩具,也不打算擴大生產規模;把員工當作家人,關懷著他們的生活。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他,喜歡分享自己的人生心得,這位“老頑童”不會放棄對玩具的愛好,在他看來,那些失敗的原創,也是一種通透人生的終極趣味,跟賺錢無關。
也許先明白自己生活中的壓力與樂趣,才更能體會他人的需求,這是來自義烏玩具人們的思考。
自然造物中覓一方天地,北京“草民”魚缸造景煉心境
北京南城大紅門,強哥坐鎮著小店“一介草民”,他是把國內水草造景行業帶火的領頭人。癡迷水草造景的他,與來自各行各業的政哥、小辮兒等人,共同經營著這方小而豐富的水中禪意空間。了解魚的種類習性、研習造景的藝術,再將魚缸完整送往天南海北的消費者身邊。
你試過魚缸冥想嗎?調整呼吸,想象自己的身心像飄搖的水草一樣舒展,與游動的魚群一樣自由。營造缸景,就是在營造內心。一介草民的各位由熱愛到專業,在面對缸中魚、水、草的同時,放下外界紛擾,回歸本我,感受自然帶來的平靜與快樂。
無論是江湖氣十足的強哥,還是內斂細致的政哥,都與熱愛作伴,傳遞著肆意人生的灑脫與自在。
提振精神,嘹亮嗩吶聲抵抗時代性疲軟
觸碰、觀察、聆聽,獲取正能量的方式有很多,吹響嗩吶當然也是一種。民間白事,一曲嘹亮嗩吶送走離別的落寞;獨自徘徊,嗩吶的存在也可以是自由的號角。
天津潘莊子村,在老王的樂器廠,從非洲烏木中篩選出的嗩吶原料,先在流水線上打磨過,經歷手工推膛這一無可替代的重要工序,再打出音孔間距、安上哨片、裝上淬過火的銅管,最終送到調音師的面前。如老王一直謹記的“木頭會說話”,樂器廠的調音師李欣峰會根據木頭的回應反饋嗩吶的使用體驗,直至音色醇厚、音準無誤,讓沁人心脾的美妙散至千家萬戶。
工作時心如止水、重復著單調試音內容的李欣峰,獨處時也喜歡無拘無束的吹奏。無論是他,還是嗩吶本身,都是藝術無法被算法取代的最好證明。當時代性疲軟來襲,我們或許還能用一曲響徹天地的嗩吶,重新振奮靈魂。
是千奇貨物的指南,也是真實人生的記錄,《這貨哪來的》展現了小生意人的熱愛與追求。生產線上的環環相扣,對應著一個個平凡又溫情的生活故事。告別“治喪救助站”,下一集紀錄片將走進為生活制造儀式感的精巧貨物們。每周三20:00關注嗶哩嗶哩、優酷,來《這貨哪來的》開啟貨品溯源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