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余華、蘇童、西川這些文壇大家相聚在一起,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外景紀實類讀書節目《我在島嶼讀書》給出了答案。
上周節目首播之后,觀眾一邊從中汲取文學養分,一邊又驚嘆于作家們接地氣的生活日常。與當下熒屏的各類節目相比,《我在島嶼讀書》將聚光燈投向“有趣的靈魂”,鉛字背后的作家變得鮮活。節目似一股清流,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讓大眾在知識的沉淀中收獲感悟和成長。
“一個讀書類節目,評判它成功與否,就是你看完之后,是否有去翻開幾本書讀一讀的沖動。”《我在島嶼讀書》制片人顏小可說。
多次向余華拋出橄欖枝
開啟“文壇老友記”
《我在島嶼讀書》是余華的首部外景紀實類節目,也是蘇童、西川等文學大家首次以常駐嘉賓的身份出現在電視節目之中,后續節目中還匯聚了程永新、葉兆言、祝勇、歐陽江河、黃蓓佳、肖全等一眾在文學藝術領域有極高建樹的文化大家作為飛行嘉賓。如此強大的陣容,讓節目官宣之時就備受各方關注。實際上,湊齊這樣一套當今中國文學藝術領域的“文壇大家陣容”殊為不易。
“像余華老師,前前后后婉拒了好幾次。但我們通過各種渠道,一遍遍地跟余華老師交流溝通,這是一個聊讀書、聊讀書的感受,分享讀書心得的節目。”正是基于這樣的節目底色,才讓余華等文壇大家接受了邀請。
在飛行嘉賓的選擇上,節目組充分尊重余華、蘇童、西川等人的意愿,會去請教他們,有意識地找一些他們彼此熟悉的人,讓談話能夠自然而然地展開。除此之外,節目還特別設置了“讀書小助理”這個角色。從第一期節目來看,房琪既是“分界書屋”的“氣氛擔當”,又是大多數年輕人的代表,她會拋出話題,會提出自己的問題,也會游離于這樣的談話場之外,適時地推動聊天的節奏,起到了很好的“催化劑”作用。
堅持生活流敘事
展現文學作家的語言魅力
“分界書屋”滿足了人們對“詩和遠方”最美好的想象——迎面朝大海,開卷品書香,最愜意的生活不過如此。而這也是《我在島嶼讀書》選擇“走”出戶外,走到分界洲島這樣一個自然環境的閱讀場景之中的原因所在。在節目組看來,島嶼的生活和景色,與閱讀這件事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概念與效果的疊加,是“1+1>2”的美好的疊加。
《我在島嶼讀書》最大的創新之處不設固定環節、不設任務挑戰。但不可避免的是,這樣的模式會在初期引發一定程度的疑慮,“比如綜藝感不強,戲劇沖突不夠,場景不豐富等等。”最終,主創團隊在方向上還是做了取舍,確保了節目自然流露的風格。
這一方面是基于對嘉賓們充分的尊重與信任,因為在前期與嘉賓共創時就明確了去綜藝化、無表演環節;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基于節目組想要制作一檔純粹的讀書類節目的初衷。在主創團隊看來,這群文學大家本身就是最會講故事的人,他們的語言才是最有魅力的地方。讓他們去做一些任務挑戰,一來不是他們擅長的,二來也會偏離主題。
從第一期節目的播出效果來看,真實的記錄收獲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對觀眾而言,節目中的余華、蘇童和西川,熟悉得仿佛就像是身邊的老朋友。他們的交流對話,他們對作家及其作品的解讀,常常讓人有醍醐灌頂之感。他們總是能夠用非常輕描淡寫的方式,把一個問題表達得非常有魅力,一次又一次給觀眾帶來驚喜。
創作也是新奇體驗
提升制作團隊文學修養
這樣一檔全新的讀書類節目,對制作團隊而言其實也是一次非常新奇的體驗。比如,開拍的時間規劃會更靠近作家們正常的作息,更加自然地展現他們讀書、聊書的原生狀態,這是跟以往錄制綜藝節目非常不一樣的地方。
這樣一檔文化屬性極強的節目,給制作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島嶼讀書》中,涉及眾多古今中外經典著作,并透過作品對作家及其所處年代進行了深入解讀,對我國現當代文學進行了系統梳理。凡此種種,無不考驗著制作團隊的閱讀積累。
在前期籌備過程中,節目組團隊閱讀了大量的書籍,讓自己首先變成了半個書迷,也試圖成為電視導演中閱讀量相對較大的一群人,從而對節目內容能有更精準的把握。
在節目組看來,《我在島嶼讀書》的受眾不僅有傳統的電視觀眾和網絡用戶,更會集中吸引一群文學愛好者的關注。這就要求節目團隊不能只是對網絡上的信息進行組合拼湊,要對展開的每個主題既專又精,極致地追求細節。“不然是沒有辦法面對真正喜歡書、真正讀過他們作品的讀者的。”
在這座充滿文化氛圍的小島上,還會發生怎樣的動人故事?還會有哪些文學經典被品讀、被傳頌?每周四今日頭條12:00,江蘇衛視21:20,《我在島嶼讀書》以文會友,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