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上海中心舉辦了“造像——文明的對話”中國和巴基斯坦建交70周年紀念展。
本次展覽從策劃、布展、現場和宣傳等四個方面進行了當代策展學的探索,認真思考了展覽全景式的體驗形式和沉浸式的展示效果。
首先,從前期策劃開始,策展團隊的核心成員李榮凱、李明和龔之允,就圍繞主題“文明的對話”開始設想如何根據現有的藏品與資源,進行最為合理有效的策劃,優化整合各自所長,充分調動展覽的關鍵血脈——流量。雖然中國和巴基斯坦建交70年了,但這兩大文明古國在絲綢之路上有著數千年的文化交流。李明的地毯正是這一文化交流史的物質載體和見證,而李榮凱的影像藝術又站在了當代的角度探究了人的精神與物質之間的交換。因此兩者的藝術品貫穿了古今中外,這反而增加了展覽敘述部分的難度。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一支折戟可以引發人們對羽扇綸巾的向往。但浪花朵朵,并非每一刻都能讓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于是,龔之允在考察完整個展品狀況后,進行了相關背景知識的檢索,結合自身對文明交流主題的思考,與李榮凱和李明商議,把展覽名稱定為“造像”。“造像”看似簡單,卻恰到好處地從表述了視覺文化的源流、交流和發展的行為。看似不相關的地毯和影像,實則都是人類造像沖動的載體;而地毯藝術和影像藝術則是文明代碼的編織藝術,都基于像素造像的原則,具有圖像基因的傳承關系。造像給人類帶來了視覺文明,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傳承。誠然這樣的標題,看似有些過于抽象,但邏輯自洽的展覽敘述將能夠讓觀眾快速進入體驗與互動,而造像這一主題既宏大,又貼近現實,如果加以深入淺出的展覽敘事,必然能達到最大化的體驗效果。而這種體驗效果最直觀地體現在展陳設計上。
于是,展陳設計便成了策展團隊所需要思考的重大問題,這也是從構想到落地的艱難過程。視覺藝術展覽的元素主要是文字和圖像,因此如何處理好兩種呈現信息之間的關系,便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文字比重過大,那么就有可能出現,觀眾過分專注于展廳里的文字說明,而忽視了對藝術品實物的感性體驗。圖像有著文字所不可替代的信息傳遞感官,若非如此,那么一切視覺物品豈不是都可以轉化成文字,被文字符號所替代了嗎?事實上,在中世紀,西方的神學家曾試圖這么做,并把視覺體驗的文學修辭手法稱為“ekaphrasis”,結果證明文字和圖像有著各自獨有的信息傳遞魅力,兩者可以相輔相成,卻無法達成非此即彼。于是策展方提出了以藝術品為主,輔以文字說明的方式來呈現。為了突出藝術品本身,需要對文字甚至是展覽說明做精簡。龔之允提議采用適合中國國情的導覽方式,把大量的知識性信息用微信公眾號的方式來呈現,觀眾可以通過二維碼掃描的形式查閱他們希望深入了解的相關資料。因為是國際展覽,導覽也提供了中英雙語,并帶有語音說明。李榮凱則發揮影像藝術家的特長,主導設計了藝術品在展廳中的單元設計。李明則憑借著深厚的手工地毯的歷史脈絡知識,為單元提供了扎實的時間軸信息。因此,按照由古至今的順序,展覽分為了以下單元:地毯藝術、影像藝術、多媒體放映、數字藝術。其中地毯藝術具有從古波斯至今的完整故事線,分為古波斯時代、阿拉伯黃金時代、文藝復興時期、莫臥兒帝國時代和現當代。在展場的第一個單元,這幾個時代的時間軸位于地毯上方,以黑底金色文字標出。這樣的設計也考慮到了觀展習慣,根據從感性、理性到綜合感知,三個不同層次的知識接受度進行設計,希望能在不經意間使觀眾接受、認識并喜愛這些藝術珍寶。像手工地毯發展史這樣的線性時間軸非常符合觀眾探索造像知識的直覺,不同時代的地毯圖像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而在中間的多媒體放映部分,觀眾可以進行中場休息,并且從視覺、聽覺、文字和影像等多方面了解多個層次的對話:古代與現代、地毯與影像、中國與巴基斯坦等。無論是地毯的布置還是影像裝置的布局,都充分考慮到了與觀眾的親密接觸,以達到沉浸式體驗的效果。比如,在一開始入場的地方,是面具裝置藝術,大家都可以在上面進行簽名留念,以提升參與感。還有,李明的地毯被掛在了天花板、展墻和地面上,觀眾可以踩在地毯上,感受地毯在中亞地區的使用場景。此外,李榮凱的裝置,觀眾可以坐在裝置的椅子上,進行機械操作,非常有趣。展覽的單元雖然有明顯的區隔,但都呈半開放式,由此觀眾可以通過走動或回頭觀望,形成自我的體驗對話。同時在感知方面,策展團隊利用了精確的打光布局,以保證展品的最佳質感;并輔以中巴兩國的民族輕音樂和香料,從聽覺與嗅覺等方面讓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古老文明的氣息。所有的輔助效果都調整到恰到好處,互相之間不加干擾。
除了布展,策展團隊還非常重視宣發效果。為了傳達展覽本身也是藝術,團隊專門拍攝了哲學觀念電影,從整體的角度來闡釋文明對話的概念。這部名為《意識》的數字短片,由李榮凱導演,龔之允編劇,李明提供相關道具,三人聯合出演。李榮凱的專業影視制作團隊,帶來了深刻的布景和打光,和優秀的后期編輯,通過象征與后現代的表現手法,豐富和擴展了展覽的表現形式和思想深度。《意識》于預展當天首映,得到了中國和巴基斯坦的相關政要和各個領域的特邀嘉賓的認可。除此之外,李明、李榮凱和龔之允準備了雙語的展覽闡述,分別從地毯、影像和藝術史三個角度來展開與觀眾的對話。通過不同的形式來擴展內容,是一種符合傳播學的有效知識互動和意識成長。團隊還邀請了新華社、上海電視臺、環球時報等多家重量級的官方媒體,他們分別對這次展覽進行了中英雙語的新聞和電視報道。
最后,展覽具有相當的前衛特征。雖然地毯藝術在公元前就出現了,而攝影也誕生了近兩百年,但兩者之間的對話和展覽設計,為前衛實驗藝術帶來了新的可能性。策展團隊的三位核心成員就藝術的本質,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且認為交流是藝術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因此以造像為主題,文明的對話為形式而進行的藝術展覽活動,具有極大的內涵和展望意義。這樣的展覽,非常恰當地詮釋了“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特點。巴基斯坦駐上海總領事侯賽因•海德先生(Hussain Haider)對此次展覽予以了高度評價,他認為這一次意義非凡和形式新穎的視覺盛宴,能推動中巴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他相信在接下來的70年中,中巴兩國不僅會繼續加深經貿上的合作,并且一定會有更多的文化交流。中巴友誼將歷久彌堅!
由此可見一場具有思想深度和藝術質感的展覽對于推動國際政治與經貿合作,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文明的對話,首先起于物質交換,而精神的高度合作與認同,則需要文化層面的交流。而文化層面交流的意義不僅在于對歷史的追溯,更在于對當下的意義和對未來的展望。這次展覽的歷史性和先鋒性,最后歸結于對交流本質的探索和呈現。“造像——文明的對話”中國和巴基斯坦建交70周年紀念展,是連接兩國友誼的橋梁,也是連接古今的媒介,更是透過圖像直指人心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