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牛年大年初一晚黃金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磅打造的大型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在央視綜合頻道一經亮相,就以強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獨特的藝術感染力成為現象級爆款,也成功為文化節目樹立起了新的標桿。
3月7日(本周日)晚八點檔,《典籍里的中國》第二期將在央視綜合頻道與觀眾再續“經典之約”,聚焦中國首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百科全書《天工開物》,致敬“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的科學精神。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這是《天工開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話。節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與宋應星透過一粒種子,找到了屬于科學家的共同夢想:求真務實、造福人民。他們將用跨越時空的一次“握手”,帶領觀眾感受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經世致用、為民謀福祉的不懈追求,也讓觀眾看到中國古代的偉大創造除了“四大發明”,還有取之不盡的豐富寶藏。正如節目中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所說:“我們中華民族其實是最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古人就講‘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茍日新 又日新 日日新’,創新精神本身就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特質!”
交織人生思辨
“此書于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有點燃
《典籍里的中國》第一期《尚書》中,“百歲老人”伏生一生舍命護《書》、講《書》、傳《書》的故事催人淚下。在以文藝的方式打開《天工開物》這部被西方學者譽為“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時,節目延續了一部典籍、一個人物、一個核心思想、一個文化故事的講述方式,即將呈現的,依然是一個自帶大家風骨和人格魅力的歷史人物。
節目由“當代讀書人”撒貝寧帶領觀眾游歷于時間的長河。他從1961年湖南安江農業學校的一片試驗田里啟程,遇見立志讓“稻子長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掃帚那么長,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個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涼”的袁隆平,而后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萬歷年間的江西稻田,拜訪同樣為了“五谷豐登,物阜民康”的樸素夢想跋涉不止的宋應星。
本期節目在戲劇呈現上橫跨宋應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時期,以他和哥哥宋應昇、友人涂紹煃的珍貴情誼貫穿始終,講述宋應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屢次不中的逆境下,靠著兄弟們的支持與鼓勵,把多年走訪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產方式和工農技術都記載下來,最后寫出《天工開物》。晚年回到家鄉后,他耕讀持家,把書中的農業和手工業的技術教授給鄉鄰,繼續福澤百姓。此外,舞臺對《乃粒》《舟車》《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會生活、生產景象都做了細膩的呈現。
《天工開物》的序言中,寫著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話——“此書于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六次科考落榜的失意里,宋應星沒有被打倒,他在數次趕考奔波的所見所聞中,認識到工農業生產的巨大價值,于是他選擇回歸自然,走出了一條與當時的讀書人不同追求的路。
節目中,當兄弟三人在舞臺中央豪爽地一揮手,共同道出那句“此書于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燃感定會撲面而來。燃感何來?正如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張柏春所言:“每一次都落第而返,但對宋應星而言又是滿載而歸”。
飾演宋應星的李光潔坦言和宋應星“相見恨晚”,他非常喜歡這句“此書于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我能感受到他豁達的自我性情和時代思辨,我希望能演出他的性格、思想,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再現神奇穿越
你能想象宋應星和袁隆平“握手”嗎?
跨越多個朝代、發起“古今互穿”模式的第一期節目《尚書》,已然讓《典籍里的中國》成為觀眾眼中的“穿越高手”。
人們無法忘記,飽經滄桑的伏生發出的靈魂追問:兩千年以后的你們還讀《書》嗎?如果歷史真的可以“復活”,那么這一定不是伏生一個人的追問。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典籍里的中國》既是一趟精神反芻的求索,也是一場滿懷自信的告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們需要這樣的莊嚴儀式,一面回顧自己的歷史文化,從中汲取力量,返本開新;一面以今日之創造致敬先賢的付出,并在心懷敬畏、慎終如始中不辱使命,奮勇向前。
《尚書》讓老年伏生來到現代圖書館,親見如今典籍人人可讀的一派生機。在《天工開物》這一期里,老年宋應星在“當代讀書人”撒貝寧的帶領下,感受三百多年后的“天工開物”:他昔日從江西到京城(北京)得花上半年的趕考路,如今坐上中國制造的高鐵僅需三個時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國人自己造的C919飛機,則只要一個多時辰就到了;當聽說后世造的大火箭“長征”號可以把月球車載到月亮上,“奮斗者”號深潛器可潛入大海萬米之深,尤其是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里看到他心心念念的“乃粒”,他既驚訝又欣慰地連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無憾了!”
本期節目中,宋應星將以現代禮儀和袁隆平在稻田里上演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聽聞袁隆平少年時讀過《天工開物》,最喜歡里面的《乃粒》,宋應星激動到熱淚盈眶。三百多年后的人們何止是還在讀《天工開物》,更是在繼往開來的科學實踐中,在大地上奮力續寫了更加恢弘而璀璨的“天工開物”。
蒙曼教授感慨道:“宋應星、宋應昇和涂紹煃這三個人其實就是一個創新組合,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團隊是創新組合,屠呦呦女士和她的團隊也是創新組合。這一個又一個組合就是一代又一代的追夢人,始終秉持著用科技造福民族、造福世界的夢想,傳承著深深地刻在我們中華民族骨子里的創新基因。”
點亮科技自信
文化節目開啃科技典籍的“知識堅果”
《典籍里的中國》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探索傳統典籍當代化傳播的又一次有益嘗試,正如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近期在《求是》雜志刊文中所說:“《典籍里的中國》,就是典籍的傳播者、轉化人,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探賾索隱、披沙揀金,通過電視獨具優勢的語境轉換,讓更多人愛上典籍,自覺傳承中華燦爛文化。”
牛年伊始,全新亮相的《典籍里的中國》將博大精深的厚重典籍作為連接歷史與現實的橋梁,著力從這些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入手,在鉤深致遠的求索之中,讓年輕人和全世界了解“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以及“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典籍里的中國》第一期就敢于從佶屈聱牙的“上古之書”《尚書》入手,并且成功“出圈”。這一實踐證明:中華傳統文化絕不是晦澀艱深的古董,這背后需要的,是文藝工作者開啃“知識堅果”的壯志雄心。
《天工開物》和作者宋應星作為中學課本上的知識點,對大眾來說不算陌生,卻少有深入解讀。全書共十八卷,123幅圖,初版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其中,不論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還是制取海鹽、煉鐵紡織的精巧技術,字里行間都流淌著格物致知、經世致用的科學態度,迸發著熠熠生輝的智慧光芒。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張柏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中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做客本期節目,在訪談現場為觀眾精煉講解《天工開物》的意義和內涵。
三位嘉賓從“天工開物”四字的出處講起,解讀中國人自古傳承的“天工,人其代之”、“開物成務”的技術觀及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分享《天工開物》以《乃粒》開篇、以《珠玉》結篇的“貴五谷而賤金玉”的內在理念;他們從神農氏、后稷、宋應星講到袁隆平、屠呦呦等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的追夢人,從《天工開物》論及先秦時期的《考工記》、東漢科學家張衡的天文學著作《靈憲》、宋代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表示:“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浩如煙海的科技典籍的積累,它們都是我國科技史的坐標,不僅構建了璀璨的中華科技文明,在文化交流中同樣遠播海外,造福世界。”節目希望讓觀眾看到,科學精神、創新基因一直以來都刻在我們中華民族的骨子里,繼往開來,傳承不息。
這是千年追尋、今朝圓夢的故事,也是少年有志、民族無量的故事。3月7日鎖定央視綜合頻道晚8點檔,央視頻、央視網等新媒體平臺同步播出,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科技典籍《天工開物》,聆聽倉廩殷實的美好夢想,銘記偉大的付出和不朽的傳承,也在更多人的心中,點燃一團熊熊燃燒的科技創新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