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淶塢國際電視節研討會舉行,澳淶塢集團主席王海歌在會上宣布,澳淶塢國際電視節將于明年4月在澳門舉行。陳寶國、斯琴高娃、高滿堂、康洪雷、劉江、王宛平、侯勇、鞏漢林、何冰、劉勁、范明、馬元、田海蓉、陳剛等著名演員、導演和編劇,以及李星文、胡建禮、宋子文、韓浩月、張漪、孫宏志、劉江華等著名評論人和資深媒體人在會上為澳淶塢國際電視節建言獻策。
王海歌:澳淶塢國際電視節明年4月舉辦,打造澳淶塢影視頒獎季
研討會上,王海歌先向大家介紹了澳淶塢項目。澳淶塢是中國影視娛樂行業領軍人物王海歌、牛犇、王中磊、劉燕銘、龔宇、洪金寶、斯琴高娃、文雋、鄭曉龍、劉江、康洪雷、陳寶國、高滿堂、鞏漢林等兩岸三地上百位著名電影人共同發起的影視新地標,被媒體譽為"東方好萊塢"。澳淶塢立足澳門和粵港澳大灣區,連接長三角和京津冀影視資源,業務涵蓋影視制作與發行、音樂產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娛樂營銷和廣告、電子商務、創意會展、時尚娛樂、網紅基地、人才培養九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
“從年初提出方案到6月份緊張籌備,澳淶塢首個拍攝基地在香河國華影視基地掛牌,這標志著澳淶塢項目由此正式啟動。” 據了解,澳淶塢影評人協會、澳淶塢制片人協會、澳淶塢電視劇編劇協會、澳淶塢電視劇導演協會、澳淶塢電視劇演員協會、澳淶塢電影工作總會已相繼在澳門成立或籌備中,這些機構在澳淶塢未來發展中將發揮積極作用,加強與內地和世界各地影視組織的聯系與交流,使澳淶塢成為加強與世界影視聯系和增強中華文化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紐帶和橋梁。
按照澳淶塢規劃,澳淶塢制片人協會將創辦澳淶塢國際電影節,澳淶塢電視劇演員協會將創辦澳淶塢國際電視節。這兩大節將真正代表中國面向世界,帶動中國影視走出去,世界電影走進來,未來5年在澳門和橫琴地區將聚集約3000家影視企業,帶動約5萬人就業。這些影視企業偏重港臺和國際,也大概有30%左右來自內地。無疑,澳淶塢項目的實施將給中國影視產業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文化強國的重要力量。
按照王海歌的設想,澳淶塢打造的“澳片”品牌將于明年11月對外官宣,計劃2022年進入實際影視制作階段。從今年12月到明年4月期間,澳淶塢首個頒獎季將以第29屆華鼎獎打頭,囊括1978卓越大獎、中國文化強國論壇、中美文化產業峰會,并聯合港澳和大灣區原有品牌活動等,持續到明年4月舉辦的澳淶塢國際電影節、澳淶塢國際電視節,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一個澳淶塢影視頒獎季。
王海歌透露,依托澳門“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地緣優勢,澳淶塢國際電視節將定位為一個真正全球性的國際電視節,不僅獎項評選面向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的電視劇和電視節目,而且電視節期間的產業論壇、交易市場、創投項目等板塊也將面向全球電視行業和從業者。此外,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新冠疫情下保持社交距離和安全措施成為常態,澳淶塢國際電視節將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多元化模式舉行,力爭打造成全球首個5G互聯網國際電視節。
陳寶國建議設置攝影等專業獎項,康洪雷希望設電視劇譯制獎
當天的研討會氣氛熱烈,與會的業界大腕紛紛各抒己見。鞏漢林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大時代背景,給澳淶塢國際電視節的舉辦創造了機遇,希望它能成為中國電視藝術走出去和帶進來的一個橋頭堡,“如果我們做得好,可能中國電視產業向國外走出去的步伐會更快,引進來的好劇會更多”。
鞏漢林希望澳淶塢國際電視節在獎項設置上和內地現有電視節有所差異和區別,“建立一個澳淶塢國際電視節特有的、帶有標簽性的獎項,可能會更好”。
侯勇表示,澳門這個地方的地理位置,包括國家給的一些政策都比較特殊,可能可以走得更遠一些,站的角度更獨特一點,比如在一些題材和評獎的標準上,可以寬泛一點,可以把澳淶塢作為一個窗口,助推中國電視文化走出去。
何冰希望澳淶塢國際電視節要能“輸出價值觀,特別是文化自信”,談到具體的評獎細節,他建議評獎要參照很多專家的意見,這個意見應該來自于學院,甚至于來自于社會學家,來自于觀察家,來自于社會各個階層的,做一個特別完整的結構,“人評的東西就沒有絕對公正存在,但是你這個結構越細化,可能會對評獎就越有說服力”。
康洪雷導演建議設置一個譯制劇獎,過去長春電影節就有這個獎項,不僅是譯制國外的電視劇,還包括譯制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的電視劇,“比如《大宅門》用蒙古語譯制之后,在內蒙古播出效果就非常好,已經向蒙古語系國家輸出。我們這些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各種語系的電視劇一直在向國外輸出,目的就是把中國文化、中國人民的生活傳遞出去”。
陳寶國同樣對澳淶塢國際電視節獎項設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應該加上電視劇行業的專業獎項,“比如攝影、美術、服裝、道具,因為我們這是一門綜合藝術,這個事業要提高,離開誰都不行”。他還建議在電視節期間舉辦有關演員表演的研討會。
陳寶國還呼吁,將來澳淶塢國際電視節頒獎典禮上,獲獎者要著正裝,拿獎后不要離場,這應該作為一條硬性的規矩,“就像我們今天開研討會還要正裝出席,何況是一個頒獎盛典”。
高滿堂強烈呼吁:澳淶塢國際電視節應設最佳原創編劇獎
作為著名編劇,高滿堂希望澳淶塢國際電視節一定要設置電視劇最佳編劇獎,而且一定要區分原創和改編。他痛心疾首地表示,目前的電視劇編劇80%都是在改編,從IP上拿下來改編,原創在萎縮,在枯萎,“我們的文藝如果失去了原創,就像一個鮮嫩的蘋果擱置了很長時間,它枯萎,它沒有水分,也失去了鮮美”。他強烈呼吁一定要重視編劇的原創,希望澳淶塢國際電視節一定要有最佳原創編劇獎項。
演員馬元建議在澳淶塢國際電視節期間,舉辦表演、編劇、攝影等與行業相關的沙龍。他認為應該在電視節上設立電視劇交易市場,并以戛納電影節為例,分享了自己對電影電視節交易市場的看法。
演員田海蓉建議設置電視劇最佳配樂或最佳歌曲獎,她認為在演員獎項評選時,必須是演員的原聲,不是原聲沒有參評資格。此外,她還就澳淶塢的產業化發展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著名導演劉江、著名編劇王宛平和演員劉勁也先后發表了各自的看法,認為澳淶塢國際電視節應該辦出自己的特色,獎項評選應該公開、公平和公正。
李星文建議對國際電視劇推優,胡建禮希望國產劇同起跑線評獎
劇評人李星文是電視藝術領域的著名觀察家和評論人,他先分析了中國內地現有電視節的各個板塊環節、獎項設置和各自特點,認為澳淶塢國際電視節應該把重點工作放在評獎上,“華鼎獎事實上已經做成了一個民間立場的、對于中國電視劇一年一度好劇的推優獎項,我希望澳淶塢國際電視節評獎是對國際電視劇佳作的推優”。
他認為,在中國電視劇之外其實還有一片非常龐大的電視劇區域,即國際電視劇,包括美劇、英劇、泰劇、韓劇、日劇……我們中國的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其實每年花在看國外電視劇上面的時間也特別多,“如果澳淶塢國際電視節評獎能成為大家看海外電視劇的指導或者說補劇的指南,我覺得目的就達到了”。
澳淶塢影評人協會秘書長胡建禮認為,目前中國在國際輿論聲場上處于弱勢,這體現在文化方面,我們明明很好的電影和電視劇,在海外卻得不到獎項認可。既然澳淶塢有獨特的地緣優勢和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澳淶塢國際電視節評獎就應該國際化,把中國的電視劇放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和美國、歐洲、韓國、日本等國家的電視劇一起競爭和評選。希望澳淶塢國際電視節能助力國產優秀電視劇在海外的評價、傳播和推廣。
資深媒體人宋子文認為,現在很多網劇參與了主流電視獎項的評選,澳淶塢國際電視節同樣要敞開胸懷擁抱網絡,給予網劇和網上視頻作品更大的空間和尊重。對于電視劇交易市場的環節,他希望優秀劇集要改編成漫畫,改編成文學作品,是不是要吸引出版機構來參與?出版機構持有大量優秀的文學IP,也可以利用這個平臺,賣出電視劇版權。
評論人韓浩月建議,澳淶塢國際電視節的評獎不僅是為一年的電視劇作出推優評價,而應該在評獎后延伸和運作它的IP、產業和市場價值,“比如去年幾乎獲得大滿貫的《老酒館》,已經是一部經典國劇,其實《老酒館》在頒獎季結束之后,我們怎么對它再進行一次加分,再進行一次放大,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包括改編成話劇,輸出國外的版權,出版圖書等等,這都需要專門的機構來做。澳淶塢國際電視節可以把這些事情承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