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農村題材電影《愛在黎明前》上映后將在全國院線黃金檔開播,并在愛奇藝 、優酷、騰訊視頻、芒果播放、一股美麗鄉村新浪潮撲面而來。每個鄉村,都有每個鄉村獨有的芬芳和美景,也藏著它們獨有的人文故事與發展脈絡。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一批農村題材電影也翩然而至,以高度的使命感記錄這場人類歷史上戰勝貧困的人民戰爭,用心、用情、用功書寫農村社會發生的山鄉巨變,這既是國產電影創作者的本分和榮幸,也是時代使然。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明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發展目標,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將是深刻改變中國社會面貌和發展進程的重大決策。
《愛在黎明前》作為建黨一百周年重點推薦電影之一、與新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傳播鄉村振興的聲音,挖掘多姿多彩的鄉村故事,以高質量、精品化的作品表現當代鄉村的精神風貌與發展變化,彰顯老百姓幸福感、獲得感、共鳴感具有深遠意義。
隨著觀眾審美不斷提高,農村電影如何打破題材局限,將生硬敘事轉向更為故事化、情感化、年輕化的生動表達,《愛在黎明前》做出了有力的探索,該劇通過三個獨立的單元劇故事,將重心放在基層扶貧工作者和“精準扶貧”故事的講述上,并真實再現基層扶貧工作的積極成果,以溫暖、美好、貼近生活的調性,體現黨和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愛在黎明前》三個單元故事每個都有相應的主題貫穿始終,“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大主題也在每個故事中呼之欲出。比如在唐天石的扶貧故事中體現著“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理念,在那家溝村和上河峪村,他的身上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現問題,指出問題,解決問題,絕不含糊,將基層扶貧馳而不息抓下去。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這是接下來第二單元辛蘭扶貧故事的主題。“輸血”的同時開啟“造血”功能,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有無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在辛蘭的帶領下,對農戶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既能幫助他們增長科學文化知識,又能提高勞動技能,還兼帶起到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作用。同時,農戶們的聰明才智和吃苦耐勞精神也為農村社會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這在劇情中都有具體體現。
《愛在黎明前》講述了邱天澤帶6歲的女兒邱梓芋到大山里徒步旅行,當路過一處懸崖時,梓芋不慎絆倒,滑向懸崖。千鈞一發之際,天澤把梓芋拉了上來,自己卻跌入深淵。面對突如其來的劫數,梓芋的大腦受到劇烈刺激而昏厥。
在山上砍柴的范大柱恰好路過,把梓芋背回村里,請來赤腳醫生進行救治。所幸梓芋只是受了一點皮外傷,但因大腦的劇烈刺激導致她失去了6歲以前的全部記憶。她誤以為大柱是她的爸爸,這里就是她的家。
大柱準備把梓芋送往縣城派出所,想通過警察找到她的親生父母。走在路上時,梓芋以為“父親”要賣掉她,表現出極大的恐懼,她苦苦哀求大柱不要賣掉她。大柱受到觸動,只好把梓芋帶回家,想過段時間等她的情緒好些時,再把她交給縣城里的警察。
天澤在墜崖的過程中被藤蔓阻擋,減弱了下墜的沖擊力,但著地后還是身負重傷而昏迷。梓芋媽知道出事后,根據天澤發出的微信朋友圈動態,帶著搜救隊找到了天澤,同時在附近尋找梓芋,但沒有找到。在安頓好天澤后,梓芋前往出事山里的村子尋找梓芋。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乖巧懂事的梓芋讓大柱的心緒發生了變化。他對梓芋產生了難以割舍的父女之情,當梓芋媽找到村里來時,他帶梓芋悄悄躲了起來。村民出于同情大柱,對梓芋媽謊說梓芋沒有來過村里。梓芋媽心痛欲碎,在返回的途中遭遇車禍去世。
時光荏苒,十年轉瞬而過。大柱沒有結婚,他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梓芋身上,彷佛她就是他的親生女兒一樣。梓芋也深深的愛著大柱,彷佛他一開始就是她的親生父親,從來沒有改變過。
梓芋6歲以前的記憶在一點點的恢復,但這種記憶是碎片化的,與其說是記憶,倒不如說更像夢。所以,梓芋并不確信,也不敢相信她在大城市里有另外一個家。直到有一天,梓芋為救小男孩,自己被車撞飛,大柱為梓芋輸了血。梓芋傷愈回到學校,同學提醒她,直系親屬不能相互輸血,否則會發生免疫反應。
梓芋如遭棒喝,目瞪口呆。她找到為人正直的黑伯,黑伯告訴了她真相。梓芋頓時感到天旋地轉,跑回家質問大柱。大柱無奈承認。半夜里,梓芋跑進樹林里,痛不欲生的大哭,意外掉入村民捕獵的陷阱里。大柱趕到,跳進陷阱,讓梓芋踩著自己的肩膀爬出陷阱。
梓芋從此對大柱形同陌路,她認為一定是他拐騙了自己,她不能原諒他。回到學校,梓芋刻苦學習,想考上大學徹底擺脫大柱。大柱深感自己對不起梓芋,無論梓芋怎樣對他,他都安然接受。大柱一如既往的到學校給梓芋送生活費、送菜。但梓芋總是躲著大柱,她對他的情感消失殆盡,只剩下滿滿的憤恨。
經過努力,梓芋考上湘雅醫學院,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大柱卻仍然為梓芋支付高昂的學費,每月按時、足額給梓芋寄生活費。為了掙錢,大柱到采石場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最終積勞成疾罹患癌癥。
梓芋在大學由于機緣巧合,與親生父親天澤相認。天澤告訴梓芋,當年他墜崖后身受重傷,臥床一年后才勉強能坐起來。這期間,梓芋媽前往山里的村子找梓芋,不幸遭遇車禍去世。梓芋對自己的身世震驚不已,對大柱的恨也到達了頂點。
大柱對幾年沒回家的梓芋越發思念,但他一點沒有怨恨梓芋,他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梓芋無論怎樣對他,他都毫無怨言,因為他是在贖罪,他應該接受這樣的懲罰。
大柱來到湘雅醫學院附近徘徊,他不想打擾梓芋,只想偷偷看她一眼。一天晚上,他被三個醉酒男子毆打,遍體鱗傷中終于見到梓芋從他眼前走過。他滿眼欣慰的目送梓芋走遠,在視線的盡頭消失。
大柱回到家鄉,他對自己犯下的大錯深深愧疚,因此前往派出所投案自首。后因查出罹患癌癥,被免于執行刑事處罰。
梓芋回到縣城醫院實習,了解到大柱已是癌癥晚期。曾經大柱對她無微不至愛的回憶,如潮水般涌入她的腦海。這一刻,梓芋才猛然發現,自己對養父的情感也是多么的難以割舍,即使養父曾經犯下過大錯。
梓芋放棄了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深造,回到大柱身邊,陪他度過人生的最后時光。
清晨,梓芋走在布滿鮮花的小徑上。這份沉甸甸的愛,盡管情深,卻也逃不過暗的本質,它終究伴著黎明的到來隨風而逝。是解脫還是重生,梓芋也許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