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影視行業按下重啟鍵。從政府、行業到觀眾,都在為影視行業的復蘇蓄力。
3月以來,象山影視城、橫店影視城等相繼開園,《有翡》、《大江大河2》等劇組先后復工或開機。此后,陜西、山東、江蘇、廣東在內的多個省份,推出影院復工復產具體政策。5月,國務院又下發重要指導意見,建議采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包括影劇院在內的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
近期,貓眼研究院為助力院線重啟、行業復蘇,推出了第三期對后疫情時代觀眾觀影意愿及需求的跟蹤調查報告,以便于從業者評估市場需求。綜合三次調查結果顯示,3月至5月期間,期待回到影院的觀眾比例從七成提升至近九成,同時也有更多觀眾看好疫情防控形勢,七成觀眾認為6月份適合回到影院。從數據變化可以看出,人們對于影院觀影的安全感和消費信心與日俱增。
此次調研面向2019年貓眼購票用戶發起,共收集1548份有效問卷,性別比例、城市結構、年齡比例模擬電影大盤的觀眾構成。
結論1:社會有序復工復課,公眾消費信心回升
學校復課、工廠復產,商場陸續開放,人們的生活陸續回到正軌。
貓眼研究院調研結果顯示,八成受訪者表示恢復“正常上班”,五成以上學生表示將在7月結束前返校。從線下休閑娛樂活動的恢復情況來看,商場購物等恢復度極高。近八成觀眾身邊的商場購物恢復度達到70%以上。
隨著生活回歸正軌,人們的安全感和消費欲也有所回升。其中消費安全感指數和消費信心指數相較于3月明顯回升。消費者的觀影意愿不斷增強,對觀影的安全感和經營信心指數,甚至高于旅游行業。
結論2:影院停業影響娛樂生活,更多觀眾希望6月重回影院
從春節檔到五一,人們接連錯過了2020年的春節檔和五一黃金檔。春節時,人們還在因疫情而擔憂,五一時這種擔憂情緒更多變成了對乏味假期的無奈。影院長時間暫停開放,客觀上無法滿足公眾的觀影需求。
貓眼研究院的調查結果顯示 ,近六成觀眾認為,五一假期電影院未復工,給自己的娛樂休閑“影響非常大”或“影響比較大”。對男性和一二線城市觀眾來說,“影響非常大”的比例較高。
事實上,即便復工復產時期休息時間減少,觀眾仍保持著極高的觀影量。5月,人均觀影量(非影院)為6部,和3月持平。從觀影人群來看,男性觀眾和一線城市觀眾仍是觀影主力。可以看出,觀眾的觀影需求始終強烈,沒有因疫情、影院關停而減弱。
但線上觀影很難滿足大眾觀影需求。貓眼研究院發現,3月疫情期間,期待去影院觀影的觀眾比例在七成左右,如今這一比例增至九成。隨著疫情受到控制,人們回到影院的需求也越發強烈。
在觀影時間上,有七成以上觀眾認為6月“非常適合”或“比較適合”觀影,表示在有自己感興趣的電影的前提下,“只要電影院可以正常營業,就會去電影院觀影”。這一比例在4月時不足五成,消費信任度上升明顯。
結論3:觀眾持續關注新片動態,喜劇科幻動作將成票房重頭戲
電影院暫停營業,影訊更新幾乎停滯,觀眾關于電影的討論話題日漸匱乏。調研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被訪者疫情前最后一次去影院觀影的片單還是《誤殺》《寵愛》《葉問4》等,多為去年12月上映的電影,觀眾的“院線片單”亟待更新。
如今,有八成觀眾正持續關注《唐探3》《花木蘭》《奪冠》等新片信息,關注度較3月上升明顯。
在首選影廳中,82%觀眾選新片影廳,尤其是IMAX、杜比影院等新片特效廳。同時,三成觀眾首選和愛人、孩子、父母等家庭成員去影院觀影,其中喜劇、科幻、動作等題材備受歡迎,位居觀眾觀影類型前三。人們渴望在IMAX、杜比影院等特效廳中看一次新片,再次擁抱電影營造出的聲色世界。
結語
從貓眼研究院推出的第三份觀影意愿調研報告來看,隨著復工復產和社會常態化運轉,人們的安全感和消費信心已逐漸恢復,重拾起對娛樂生活的需求。如今,觀眾的觀影意愿和對新片的關注度都在不斷增強。事實上,電影無疑是幫助人們走出疫情籠罩的陰霾,撫平焦慮情緒的強心劑之一。
對院線電影市場而言,觀眾的觀影欲無疑是影院恢復的最重要基礎。如今,影院更多需要考慮,如何做好防護工作、更合理排片,為即將復蘇的電影市場做好準備工作。
貓眼研究院也將持續對觀眾消費意愿進行跟蹤調查,與行業伙伴一起助力復工復產,迎接再度繁榮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