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早日初長,南風草木香。本周四,《24節氣生活》迎來夏日第一篇章——立夏。本期節目邀請到了音樂人龔琳娜老師和斫琴師梵戈,演繹在立夏伊始,古人是如何送春歸迎夏至的。片中由詩入琴入歌,在美食美酒美景的陪伴下,彷佛跨越了時間空間的界限,在立夏時節看到古人放聲而歌、肆意悠閑的場景。
四時節氣中,隨著北歸的候鳥越來越多,山林間的翠色逐漸變深,吹佛在臉龐的微風添加了一絲熱意,人們便知曉是夏天帶著熱烈到來了,而這一天便是立夏。立夏時節,除了宮廷與民間或隆重或趣味性的歡慶活動,對于文人騷客來說吟詩撫琴則是最為風雅的方式。他們不僅通過文字記錄自己消夏的種種,也將各地的風俗習慣作為靈感融入詩作中!本期節氣探尋家龔麗娜老師將通過詩詞,與斫琴師梵戈,在悠遠的琴聲中共同尋找古人立夏時節的儀式感!
古琴是中國出現最早的樂器之一,據傳最早的斫琴者、古琴的創始人為神農氏。在《新論·琴道》中就曾有:“昔神農氏繼宓義而王天下,亦上觀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的記載。由此可見,古琴的誕生是暗合了天人合一、順應自然規律的意味,而這在斫琴師梵戈工作室內多床古琴中也可窺見一二。
用心雕琢,用時間沉淀而成的一床琴,也讓龔琳娜老師感到驚艷。當她與梵戈老師一同撥動琴弦時,這個立夏對她而言,就多了一些別樣的意味。在立夏時,迎接夏天的熱烈,飲酒斫琴,可以把心底的共情感喚醒,在收斂自身、陶冶情操的同時,找到那個志同道合的人。
看過斫琴,聊過詩詞,在街邊的小館內,兩位嘉賓共同品嘗了蘇東坡筆下的冰碗藕;在水邊,兩位嘉賓飲酒彈琴吟詩高歌,共同為春天的遠去餞行,為夏日的來臨慶祝。
春爭日,夏爭時。在農耕時代,人們就意識到夏天的時光是比春天更加緊迫,更加熱烈的存在,需要盡興、盡情的釋放。因此,“立夏”的寓意,除了送春惜春,也在告訴人們莫過度留戀于過去的時光,著眼于當下,愛護當下的萬物繁榮更為重要。
在古詩詞中,發現立夏的熱烈奔放,在古詩詞中也發現了傳統文化在生活中呈現的詩情畫意。這便是本期節目所要傳達的聲音。
下周四21:40,《24節氣生活》又將迎來哪一位節氣探尋家?他/她又將帶給我們哪些富有儀式感的傳統習俗?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