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下午三時,“投石問路——耿瑩八十藝術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辦。本次展覽既是對著名藝術家、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創會會長耿瑩女士幾十年藝術實踐的系統總結,也是對耿瑩女士多年來始終堅持的公益慈善事業的回顧,更集中展示了耿瑩女士不斷問道藝術的心路歷程。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監事賀曉明,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小甘,廣東省文聯副主席、深圳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瑞琦,文旅部原副部長潘震宙,深圳市委原書記厲有為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藝術展開幕式。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里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發來賀信。開幕式由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主持,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理事長耿靜,廣東省文聯副主席、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巡視員梁宇,深圳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陳金海先后致辭。開幕式最后,耿瑩女士親致答謝辭,由此拉開藝術展大幕。
耿瑩女士自幼受其父親影響,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上世紀70年代,耿瑩女士拜蔣兆和先生為師,開始系統學習中國畫,后入室王叔暉先生門下專攻中國仕女畫,并先后求教于李可染、黃胄、亞明等中國畫大師。耿瑩女士繼承了老一輩藝術家對中國畫認知的理念,將傳統中國畫,特別是中國仕女畫完整地繼承下來,在創作上有所創新,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獨特面貌。耿瑩女士的藝術之路一直以來都被業界認為是承襲了中國文人傳統,特別是耿瑩女士詩書文畫樣樣精通,體現出極高的綜合人文修養。
在筆耕丹青的藝術生涯里,耿瑩女士一直將傳統仕女畫作為繪畫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科目去研究和表達,選取在時代節點、歷史節點、文化節點上有代表性和典型意義的人物故事與題材進行創作,傳承傳統藝術精華,并以準確的人物造型、精妙的筆墨而為業界稱道。同時,耿瑩女士的仕女畫從歷史的角度出發,關注女性的社會地位與自身,并賦予更具深度的哲學思考與現代審美,以對中華文化的獨到闡釋而形成了鮮明的自身風格。
耿瑩女士的藝術創作從內容、題材到技法,都具有博大的家國情懷,以及民族文化的擔當精神,而這種精神也體現在耿瑩女士多年如一日的文化保護熱忱中。2007 年,耿瑩女士一手創立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行使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責大任,不斷喚醒公民、社會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并為傳統文化的發展奔走海內外,更取得斐然成果。
本次“投石問路——耿瑩八十藝術展”匯集了耿瑩女士藝術歷程中不同時期的代表性繪畫作品與研究保護成果,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使命與藝術之路,以耿瑩女士的中國畫作品、創作手稿、藝術簡歷及重要事件照片為主線,包括其具有標志性的仕女畫系列作品,全面展現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研究。第二部分公益與慈善之路,展示了敦煌壁畫的保護成果,系統地向公眾展示了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藝術展同時展出了耿瑩女士長卷作品《樹的榜樣》,畫中的每一棵以工筆性技法而化成的樹皆“得其意而離其形”,展現出“樹活”的深刻寓意,更表達出她對世界、人生、自然的關注,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的耿瑩女士藝術成就展覽,全面、系統地向公眾展示耿瑩女士波瀾壯闊的藝術人生。
作為本次藝術展的前奏,“投石問路——耿瑩八十藝術展研討會”已于2019年12月7日在北京舉行。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就耿瑩女士的藝術創作與文化追求進行了深入解讀和剖析。耿瑩女士用“投石問路”將她潛心創作多年的仕女畫作品展出,以期引起各界對中國仕女畫這一細分門類的重新關注探討。在長期的中國畫藝術實踐中,仕女畫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耿瑩女士希望通過“投石”問道仕女畫重回中國藝術舞臺中心之路、問道流傳千年的中國仕女畫保護與承傳之道。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連輯,中國國家畫院原院長楊曉陽、中國美術館原館長楊力舟,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王迎春,清華大學教授莊壽紅,著名美術評論家孫克、趙力忠,王雪濤紀念館館長溫瑛,北京服裝學院教授郭玫孮,及藝術家姜偉玲、趙剛、曾迎春、孫玉敏、蔣代明、劉振波等出席研討會。
年屆八十,仍在“投石問路”。耿瑩女士不斷問道,在繪畫藝術上傳承探索,更為傳統文化的弘揚發展奮斗不息,為畫壇,更為中華文化的復興樹立了“樹”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