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晚,由五糧液獨家冠名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在北京衛視、愛奇藝與大家正式見面。節目一經播出,便收獲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上新了·故宮》讓我們再一次看到,年輕人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過程中肩負的使命和熱情,他們對待學術的嚴謹讓人感動。與此同時,新一季的節目內容本身也引發了眾多文化界大咖的熱議。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表示,獨有資源、沉浸體驗、求知定位、科技特效、潮流破圈、極致精致、揭秘解謎、審美升級、文創增值、原創輸出,是他愛上《上新了·故宮》的十個理由。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張頤武在觀看節目后提到:“這檔節目確實是一個大膽的創造、創新,故宮本身博大精深,怎么抓住重點講難度很高。《上新了·故宮》做到了舉重若輕,把故宮的文化和文創有機結合,把歷史和今天有機結合。”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社科院滿學所博士后楊原則表示,紫禁城為什么與山河同在、與星辰同在,是因為好的東西永遠是好的東西,每個細節都研究到位,綜合到一起才是好的東西,而《上新了·故宮》就是這樣。
在第二季第一期的節目中,新“故宮兄弟”鄧倫、張魯一作為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首次匯合,攜新品助力開發員馬天宇,一同探尋了紫禁城599年前的秘密。節目首次將視野放寬至華夏五千年的文明中,以一張明朝紫禁城地圖為線索,“再現”了這座世界現存最偉大宮殿建筑的建造歷程;第一次以外國使臣的視角“參與復原”歷史,全面拓展了地域維度,讓東西方多元文化在此交融互通;首度披露了故宮專家們的最新考古發現,以突破性的視角更大范圍的解鎖了“故宮”。
共尋歷史,感受歲月沉淀足跡
如果說紫禁城自明代建成至今是對藝術極致追求的600年,那么五糧液則是自明代洪武年間開辟古窖池以來,數百年如一日堅守中國白酒傳統釀造技藝開拓創新的600年。故宮與五糧液,是在同時代背景下內外契合互為印證的600年。“以六百年敬六百年”也是新時代“文化自信”背景下,五糧液與故宮兩大傳統經典文化正青春的共同愿景。
擁有651年窖池歷史的五糧液和即將迎來600歲生日的紫禁城,二者擁有著共同的記憶,沉淀著相似的文化。故宮,以文物還原歷史真貌,傳承華夏文明,留住民族根脈。五糧液,以古窖釀造歲月濃香,傳承先人匠藝,述說白酒故事。“以六百年,敬六百年”,是兩大文化遺產同脈相承的惺惺相惜,是一段共同歲月彼此交織的此呼彼應。
凝聚匠藝,揭示匠心價值意義
故宮,是歷史的凝集,亦是文明的象征。在它背后,是北京八個世紀的建都史,歷經遼、金、元、明、清五朝的豐贍積淀,承襲沿革與改造擴建。《上新了·故宮》不僅向我們詮釋了皇家宮殿的最高成就,更讓我們看見了大國匠心的薪火相傳。
五糧液作為中國白酒的典型代表,從盛唐時期的重碧酒,到宋代的姚子雪曲、明初的雜糧酒,再到1909年正式得名,已傳承三千載。每一瓶五糧液都融入了綿延悠久的品牌歷史和民族輝煌,和其精細復雜的釀造匠藝與傳承千年的匠心精神。不同的匠藝,同樣的匠心,一個以恢弘與莊重講述,一個用氣質與底蘊訴說。
融古鑠今,助力文化傳承創新
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紫禁城承載了中國五千年來的智慧與文明,亦是我國古建筑藝術的登峰造極之作;而《上新了·故宮》則以數字化手段讓紫禁城再次驚艷世人,成為炙手可熱的文化IP。擁有幾千年釀酒技藝的五糧液,釀酒文化源起先秦,在時光的更迭里薪火相傳,如今正邁著年輕有力的步伐,與國際名酒同走絲綢之路,在新時代里開啟千億征程,用濃香佳釀展示中華酒文化的魅力。
“文化的傳承,既需要真實的物質予以承載,更需要創新的精神予以光大,而其中最具分享性與體驗感的載體,就是產品”。作為五糧液與故宮開展長期戰略合作的開端,《上新了·故宮》通過真實的上新文創為文化載體,通過充分發揮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性,達到了深度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效果。在《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的節目中,五糧液也將繼續助力中國傳統文化“上新”,與故宮攜手推出自己的全新文創。通過產品傳達民族文化藝術的審美共鳴,用年輕人更樂見的方式繼續分享中國文化,講述“白酒故事”,讓傳統文化、工藝長久地“活”在熒幕前、生活中!
如果說即將600周歲的紫禁城見證了最美好的日月星辰,那么同樣與光輝同在651年的五糧液老窖池,則是用歲月的濃香“以六百年,敬六百年”,向故宮表達了時間的致敬,更通過“攜手”與故宮共同煥發了全新的生命活力。
在第二季接下來的節目中,五糧液將繼續攜手故宮共譜文化新篇,全面助力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年輕人了解中國傳統白酒提供喜聞樂見的新方式,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以強大的文化生命力,讓中國傳統文化綻放新時代光彩。每周五晚21:05鎖定北京衛視,更多精彩,敬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