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踏上“出海”路途已久,隨著國內電影產業的日趨成熟,走向國際的步伐持續加速。國慶前夕,影片《決勝時刻》通過Smart Cinema USA在北美實現了與國內院線同步上映,引發海外觀影熱潮,國產電影的“出海”議題再次成為業界的關注點。
中國影片于北美同步上映,海外觀眾反響熱烈
2019年9月20日,電影《決勝時刻》在國內院線上映,通過Smart Cinema USA這個北美獨家放映平臺,北美華人華僑也同步觀看了該影片,這是中國電影首次通過國內院線+海外線上平臺的方式實現同步上映。在北美上映首日,就有近千人次在Smart Cinema USA完成觀影,國慶期間的觀影人次更是累計達到了近四千人次。
除了《決勝時刻》,目前還有多部國產影片正在Smart Cinema USA熱映,其中就有今年7月在國內火熱上映的影片《銀河補習班》。該電影主打父子親情主題,感動了無數觀眾,一舉斬獲了8億票房。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講述了一對父子跨越漫長時光收獲愛與成長的親情故事。
中國式父子關系能否打動海外觀眾,在國外文化環境下,這樣的內容是否會“水土不服”?這部電影雖然被稱為中國版的《當幸福來敲門》,但兩部電影中在講述父子關系上有迥然不同的風格。在教育孩子“不要輕信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這一點上,《銀河補習班》中鄧超飾演的父親采用了中國家長典型的說教式教育,而《幸福來敲門》中,父親在孩子投籃失敗后告訴他:“你會在很多事情上出類拔萃,但不是籃球”,美國家長更信奉鼓勵式教育。
中美兩國的文化差異讓電影有了更多的看點,勾起了北美影迷的觀影欲望,觀影人次在Smart Cinema USA也同樣節節攀升。通過Smart Cinema USA,多部國產優秀電影陸續實現了出海,國內院線電影的海外移動觀影模式,成為中國電影出海一種新的有效嘗試。
致力于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中國電影出海不斷拓展新途徑
中國電影作為中國當代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一直承擔著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重任,其“出海”歷經了多個不同階段。建國初期,中國電影是通過“合拍片”的方式“走出去”,在此期間創作的《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風箏》、《風從東方來》、《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敦煌》等合拍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重的筆墨。1978年至1989年期間,中國參加國際電影節共計589個;送出影片1500多部次,其中故事片781部次;共獲得獎項近250個。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藝術片或歷史劇情片成為國外觀眾了解中國的窗口。自2002年開始,中國電影產業化加速,中國電影向國際的推廣步伐也在不斷加快,紛紛“借船出海” 、“聯合造船”,涌現了《英雄》、《功夫》、《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讓子彈飛》、《一代宗師》等一系列海內外耳熟能詳的電影。2016年,中國電影海外銷售收入達到38.25億,達到2012年的3.6倍。提到中國電影,外國觀眾的印象可能還停在這個階段,由此也給國外觀眾留下了深刻的中國文化形象。
近年來,國產電影不斷刷新國內票房。僅2019年上半年中國內地總票房就達到了311 億元,其中,國產影片票房占比51.45%,約160億元。從影片題材來看,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科幻題材、喜劇題材、動畫題材、香港警匪片、文創題材等多種類型的電影,都進入票房排行前列,每個題材都有影片取得不俗的成績。
近幾年也有一些國內取得高額票房的電影,出海卻沒有收獲理想票房,就有人就戲稱“中國影片沒走出唐人街”。究其原因,還是海外文化差異、院線空間有限所共同樹立的壁壘所致。因此,不論是中國文化輸出還是影片海外增量創收,要去海外探索,就得找到更好更大更快的“船”。
響應 “走出去”,移動電影院助力中國電影和文化走向世界
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在1997年就提出的文化建設方針,作為文化承載之一的電影也在其中擔任了重要角色。《決勝時刻》和《銀河補習班》兩部影片在Smart Cinema USA的成功上映,表明中國電影已經為“走出去”造好了一艘“新船”,且不懼風浪。
作為海外放映新模式,Smart Cinema USA特別針對北美地區用戶習慣進行了一系列產品設計,主要是在手機上或者平板電腦上觀看電影,采用同線下商業院線放映相同的單次收費單次放映的模式,全新電影放映模式為中國電影鋪設了“空中道路”。作為中國電影“一鍵出海”的平臺,Smart Cinema USA使更多中國電影能繞過海外院線市場的壁壘,為文化出海開拓新路徑和新模式,使國產電影在海外市場掌握了話語權,開始“自主馳騁、揚帆遠航”。Smart Cinema USA也正在用實際行動響應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略,在平臺持續上線國內院線影片,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鋪設了一條寬闊通暢的渠道,為中國文化輸出的繁榮發展不斷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