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月來,被罵的最慘的電影非《上海堡壘》莫屬了。主演鹿晗成為了眾矢之的,導演滕華濤更是難逃罪責。影片從開畫第二天便遭遇了和《地球最后的夜晚》一樣的排片、票房、口碑的斷崖式下滑。
而造成影片口碑如此之差的原因除了鹿晗和鋪天蓋地地標榜硬核科幻電影進行宣傳外,各大自媒體號罔顧電影質量事實的硬推也是另一大罪魁禍首。這些映前影評或預告極大地提高了觀眾對于影片的期待,難言客觀的評價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上映后的巨大反差則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觀眾們的報復性評價。事實上來講,《上海堡壘》再怎么不堪,也不至于到豆瓣3.0分的地步。而這,正是我們今天想談的影評或影評人的雙刃劍屬性。
影評是電影評論的簡稱,是對一部電影的導演、演員、鏡頭、攝影、劇情、線索、環境、色彩、光線、視聽語言、道具作用、轉場、剪輯等進行分析和評論。
電影評論的目的在于分析、鑒定和評價蘊含在銀幕中的審美價值、認識價值、社會意義、鏡頭語言等方面,達到拍攝影片的目的,解釋影片中所表達的主題,既能通過分析影片的成敗得失,幫助導演開闊視野,提高創作水平,以促進電影藝術的繁榮和發展。
另一方面,影評能夠通過分析和評價,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和鑒賞,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從而間接促進電影藝術的發展。
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解釋。
但在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中,影評遠遠沒有這樣專業,而是日益大眾化。影評對于分析、鑒定和價值的探討越來越少,對于影響觀眾對于影評的理解的傾向卻越來越明顯。這一切,既是時代的恩賜,也是時代的考驗。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誕生以來,影評、娛評……各種網絡評論不僅大眾化,也都呈現出了豐富的樣態、多元的形式。到現在,受眾們從單向的接受信息開始轉變為“人人皆是評論者”的時代。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是中國,在全世界范圍內,傳統媒體的影評都正在遭遇危機。電影專欄已經相繼撤銷,那些專業的雜志也少有人問津。
隨著自媒體的高度發達,影評的內容不再規范化,影評的制造者也不再有門檻。傳統媒體在向新媒體的轉型過程中,強調的是從讀者思維變成用戶思維。在新型的傳播平臺中,網民們從受眾變成了影評內容的制造者。
在“人人皆是自媒體”的時代,每個人具備了獲取、交流、發布信息的平臺。無論是事實信息,還是意見信息,全民寫作景象一片繁榮,這直接導致網絡評論的生產主體及流程進一步演變。
目前,國內的影評呈現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文本微型化
由于微博、貼吧、豆瓣這些平臺的興起,讓短評、聊天評論、跟帖評論越發興起,言簡意賅、簡單明了的評論更符合這個快節奏快消費的時代,連意見也不例外。
一般普通用戶更樂于從直截了當的觀點中獲取信息。
還有視頻上的彈幕從一開始的發表意見變成了沙雕網友們自娛自樂的窗口,在眾多秀兒們的不懈努力下,很多時候彈幕比劇情本身還要精彩。
2.風格網絡化
隨著互聯網的成熟,對人們的語言風格也產生了巨大影響,許多形象生動、幽默有趣的網絡語言深入了人們的日常語言生活。
現在的影評語言更傾向于取悅受眾,來吸引眼球。語言的風格大家會發現更加的激情、暴力、極端。中庸之道越來越為人所不喜,大多數人都希望C位出道,絞盡腦汁創造神評。
3.評論私人化
隨著門檻的降低,人們評論電影、事件、人物的立場,都更私人化、情緒化,內容也更加自由。
我只在乎我自己的看法,而且必須要攻擊與我看法相左的人。情緒化的表達讓網民獲得了另一種發泄渠道,從而獲得另一個層面的快感。
4.形式多樣化
除了文字評論的輸出,現在的評論方式更加多樣化,有圖文、純圖片、視頻、語音等等,特別是抖音、微博這類平臺上,短視頻評論可以說也是受眾繁多,畢竟看著生動的視頻,要比文字有趣的多。
5.信息實時化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的傳播是很快的,評論也開始存在時效性,畢竟熱度一過,關注的人就會越來越少,那么評論者也就找不到被圍觀的快感和觀點輸出的樂趣。
而熱點事件的推送也讓人們被動的去評論一些事件,兩者相輔相成。于是,蹭熱點,造熱度成為了大家趨之若鶩的選擇。
這樣的趨勢導致了傳統媒體時代的嚴謹評論線被完全打破,網絡上的評論變得無人把關,影評、娛評、甚至時評,變得越來越混亂,聲量成為了衡量和影響電影好壞的重要因素甚至核心因素。
帶有藝術性、探討性、學術性的影評越來越局限于圈子,帶有煽動性、號召性、矛盾性的話題性評論越來越被追捧。可以說,傳統影評的目的和內核是電影,現在的影評目的大多數為流量。
于是,更懂得用戶心理,更有流量技巧的自媒體和自媒體人得以快速發展為營銷大號或kol大V,他們也因此有了更大的聲量,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與之伴隨的則是名利的雙收,有的更是借助資本的力量被賦予了公信力,對于信息的傳播擁有更大影響力。
而當一群這樣的自媒體聚在了一起,則成為了能夠影響一部電影能否取得商業成功的關鍵要素。
現在的電影宣發,在上線之前,如果不請很多所謂圈內影評人來寫宣傳稿,請很多電影自媒體造勢,純靠口碑發酵,基本上很難有好的票房。
所以,不管是好電影還是差電影,他們需要借用同一個聲量渠道。渠道的使用必然是影評人的名向利轉化的過程,也必然面臨內心的糾結(或者大多數根本沒有這樣糾結),屈從欲望還是跟隨良心。
在利益的欲望驅使面前,影評人、自媒體平臺都會根據客戶的需求來撰稿,除了少數有自己堅持的影評人,大部分都會選擇淪陷。我們會發現,喜歡《哪吒》的和喜歡《上海堡壘》的可能是同一批賬號,喜歡《地球最后的夜晚》和喜歡《流浪地球》的也可能是同一批帳號,又或同一批影評人。
很多影評人從電影評論者成為了話題制造者、節奏帶動者。
我們已經很難在大眾自媒體平臺上看到智慧的、優質的、嚴肅的影評了。這樣的影評不符合當前大眾的快餐式內容消費需求,這樣的影評人在商業利益面前也很難保持住中立、客觀的立場。
另一方面,自媒體平臺為了爭奪用戶的流量,在推薦機制的觸發上對于優質內容并不足夠友好。如果沒有足夠的話題性、沖突性、熱點性,對于平臺的運營來說也是不夠的。所以,現在的自媒體平臺的內容優選機制上也開始發生變化。
以往來說,我們能看到影評領域有很多賬號叫好不叫座。過去各大平臺的一些獎項獲得者的文章流量并不高,但依然能夠獲獎。這造成一種微妙的平衡,高流量者獲得流量扶持,高質量者獲得獎金扶持。
但慢慢的,這種補貼機制已經開始發生變化。一是平臺不可能無限制補貼,從而補貼范圍和規模在慢慢減小;二是平臺的運營往往是要求用戶思維,導致向用戶喜好的傾向越來越明顯,而這才能給平臺帶來流量。
比如某知名自媒體平臺自今年以來對熱點的傾向性明顯加強,深度影評基本慘不忍睹。這樣的結果是影評人也開始慢慢去尋找流量的觸發機制,慢慢去迎合受眾。
然而,正如開篇所說,影評的目的本不是取悅受眾,但影評卻似乎不得不變味。影評價值的土壤從質量轉向流量,而流量才能帶來自己的銷量。
我們發現,影評人開始探討的不是電影的藝術和內容,開始探討如何抱團取暖,如何更好獲取商業變現。
在這個過程中,影評人不知不覺中要變成槍手,乃至打手。盲捧、惡評,引領水軍,在欲望中迷失自己,喪失良心。
很難有影評人能夠保持住初心,除非不需要自給自足,如有資金支持的官媒。又或純兼職愛好,比如非行業的中高收入者。而大多數影評人,似乎沒有找到更好的出路,或更希望在互聯網紅利中分到一杯自己的羹。
就像筆者這個賬號,好好寫的文章總是無人問津,熱點的內容總是眾人喝彩。在曲高和寡中浪費時間、孤苦伶仃;還是迎合受眾趣味,收割流量?
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時代中,影評人病了,電影病了,平臺病了,受眾病了。
或者說,受眾沒病,從來就是這樣,平臺沒病,電影沒病,病的只有自己。
每個人都有訴說的欲望,這是生而為人的自由。每個影評人都有一吐為快的欲望,不管是處于理性的判斷,還是沖動的宣泄。
只是我們在乎的事情變了。吭哧苦寫的作者羨慕小V的流量,小V的流量又羨慕大V的銷量。而流量、銷量又是圈層話語權和影響力的象征。沒有哪個影評人只想自娛自樂,都希望獲得圈層或大眾的認可。這種心態上的不平衡慢慢讓自己被裹挾,被欲望影響、乃至吞噬。
對于影評人來說,應該要有自己的底線和職業道德,要有起碼的熱愛和尊重,對電影要有敬畏之心。我們相信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要在乎的不是評論的好壞,而是自己的初心是否問心無愧。只不過,恐怕對于很多影評人來說,心都沒有如何去問?
我們想要改變受眾,卻在被受眾改變。
于是,才有了影評人的尷尬:名利雙收的欲望,欲望下無處安放的良心。
但可怕的是,我們沉溺其中,樂此不疲。更怕的是,我們發現了問題所在,卻似乎只能隨波逐流。
文/納蘭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