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再甜美,傳真再安慰,也不足以應付不能擁抱你的遙遠……”一首《親愛的你怎么不在我身邊》唱出了情侶之間異地戀的無奈和心酸。在很多人眼里,最不能接受的一種戀情就是異地戀,因為異地戀的最終結果就是分手。
其實不僅僅是異地戀,很多人在尋找另一半時會給對方設定一定的框架,比如身高多少,學歷本科以上,必須是長發,收入不低于多少錢,笑起來要有淺淺的酒窩等等。然而,當打破設定所有框架的那個TA出現時,你會發現所有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日前,由江蘇衛視和珍愛網聯合制作的《新相親大會》第二季繼續播出。在節目中,3號男嘉賓馬興坤是清華大學本碩博連讀的高材生,目前在一家企業做高管,這樣的高學歷和工作經歷也是引發了六位女嘉賓的集體歡呼。
在對女生要求上,馬興坤首先表示女生的身高要160以上,同時還要善良,格局要高。客觀的說,這三點要求并不是很高,幾乎所有的女生都符合這樣的條件。但是他在VCR說的一段話卻引發了眾人的熱議:
“現在已經31歲了,如果戀愛的話是要往婚姻方向發展的。自己經歷過一段異地戀,最后的決定是不到女孩的城市發展。我個人的觀念還是比較傳統的,如果家庭需要的話,這個女孩是需要為家庭付出的。”
六位女嘉賓來自天南海北,只有6號女嘉賓蒙寧和馬興坤同在成都。因此, 異地戀成為了大概率事件。當女嘉賓的親友團提成異地戀這個現實問題時,馬興坤的回答是希望以自己為主,女方可以跟隨自己,甚至還表示為了家庭希望犧牲女生的事業。
很顯然,通過馬興坤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有些大男子主義,這也讓現場氣氛一度陷入了沉默。尤其是身在世界500強工作的5號女嘉賓親友團提出自己的女兒也優秀,馬興坤依然認為應該讓女方追隨自己。
站在馬興坤的角度上,有過一段異地戀而導致兩人分手的經歷給了他很多打擊和思考,不能接受異地戀也是在情理之中。
“付出”是愛情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根據珍愛網大數據顯示,“花時間陪伴對方”、“跟隨到對方城市生活”、“孝順對方父母”、“把所有的錢都交給對方保管”、“為對方的夢想而努力”的這些行為均上榜,是人們在戀愛中主要的付出行為。
而在“跟隨到對方城市生活”這一項深入研究,會發現一線城市中流動人口愈多,面臨的異地婚戀情況也愈漸增長,是否為了愛情而選擇到對方的城市生活也是年輕人要面對的問題。調查發現,五成 80 后愿意為愛跟隨去對方的城市生活,武漢、南京、成都、深圳、杭州是情侶較愿意為了彼此而遷居的城市。
雖然珍愛網的大數據支持馬興坤的決定,但隨著節目的進行以及女嘉賓親友團不斷提出的問題,馬興坤也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個框架,當真正出現了真愛,那個對的人之后,自己是可以改變的。
正如主持人孟非所總結的那樣,兩個人結婚之后一定要到同一個城市生活,同一個城市發展。在選擇城市時,不是哪個人強就要另一半強制性的到對方所在城市,而是要兩個人共同商量,到更適合兩個人共同發展的城市。
最終馬興坤在做決定時,選擇了身高只有158的6號女嘉賓蒙寧,也就是說當真愛出現,對的人就在身邊的時候,框架不攻而破。
在現實生活中,相信廣大的朋友在相親時也同樣遇到過和馬興坤一樣的事情,那就是在沒看見對方時,會主觀的為自己設定一個框架,對方必須要符合自己設定的這個框架才可以。
但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愛情就是這么奇妙,當那個人真真正正出現面前后,你會發現框架?不存在的!或者說只要是你,你就是框架,你就是我要找的標準。
因為看到了你,就看到了愛情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