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可是最近大熱的話題之一,電影感的畫面和精致細膩的服化道帶觀眾重回大唐盛世。可是,這畢竟還是一個以偵查懸疑為主的電視劇,找犯人占據了超大比重,然而這部劇的設定就是“讓犯人找犯人”。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主角張小敬,之前是長安的不良帥(就是現在的基層民警),身負血案之后變成了死刑犯。由于狼衛企圖喚醒闕勒霍多毀滅長安,死刑犯張小敬臨危受命,十二時辰內捉出狼衛拯救長安。
這樣的故事放到現代一定是不可思議的,冒著死囚逃跑的風險,讓他抓人,誰看了不問一句“有事嗎?”可是,這張小敬為什么會被選定為唯一能拯救長安的人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故事里的另一個主角——擅長大案牘術的徐賓。正是因為大案牘術,靖安司丞李必才能夠高效獲取長安各方人員變動,張小敬也是因為徐賓的大案牘術才被選中。
徐賓以大案牘術選中張小敬
案牘尋人:想象中的古代大數據
“案牘”,指官府文書,徐賓的大案牘術其實就是憑借他個人超強的記憶力將各個部門的辦事文件進行記憶、歸納、整理而成,活脫脫的一個“行走的大唐數據庫”。而徐賓選人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從“數據庫”中提取信息的過程。其實,在唐代歷史中并不存在“大案牘術”,這只是作者為了配合情節想象出來的,但這樣的想象并不是毫無依據。唐代時,各地方建立了賬籍系統以配合田賦制度,州縣官員會記錄屬地人口戶籍、壯丁、生老病死等信息并登記在冊,因此留存下來很多檔案。
古代案牘
畫像尋人:逃得過“靈魂”畫像,逃不過保甲制“圍堵”
在古代,官府尋人十分局限,被現代人最為熟知的方法還是畫像通緝,加之宋朝時期保甲制度的輔助,找人便容易許多。保甲制度最本質特征是以“戶”(家庭)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保甲編組以戶為單位,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對全國的嚴密控制。每甲、每保之間相互熟識,官府抓人時聯保連坐。說白了,若是有一個逃犯躲藏在一家中,其他九家都得知道,不光知道還得舉報,不舉報十家都有罪。多一人、少一人,鄰里之間全都知曉。
古代緝拿令示例
但在亂世中畫像尋人就變得不那么靠譜了。南宋末年就有這樣一個例子,秀才林附祖在無錫的路上被蒙古兵錯認為是文天祥,僅僅是因為林秀才和體態和打扮都與畫像描述中的“年四十,頭戴笠,身著袍,腳穿黑靴”相似,他就被抓到京口,最后因為有人辨得文天祥的臉才知錯抓。為此,林附祖還曾賦詩:“畫影圖形正捕風,書生薄命入置中。胡兒一似冬烘眼,錯認顏標作魯公。“因此,在亂世里僅憑畫像抓人成功率其實并不高。
現代刑偵尋人:設備為主,人工為輔
不過,現代刑偵手段中用模擬畫像捕獲犯人的方法仍被保留,而且,隨著素描等更為寫實的方法被應用到偵查領域,畫像識人變得更加可靠。除此之外,刑警尋人常見的方法還包括通信設備定位、消費記錄定位、攝像頭、側寫等。
現代刑偵畫像示例
警察搜尋犯人都是根據一定的線索進行追蹤,但是兒童走失、拐賣等案件通常都是難以被攝像頭捕捉的,效率低下,消耗的人力成本高。并且,隨著孩童成長,人臉變化較為迅速,依靠人工進行配比很可能會出現錯配、漏配的情況,因此通過畫像尋找失蹤的孩童難上加難。然而,現代AI技術卻能很好地克服這一難題。
AI時代尋人: 跨年齡段人臉比對,一張照片連接家和希望
近幾年,人工智能的崛起,這項技術不僅能夠幫助警察篩選罪犯,還能夠幫助走失兒童回歸原家庭。并且,隨著百度AI與公益機構寶貝回家的進一步合作,找到“寶貝”的概率大大提升了。寶貝回家與百度AI合作的主要內容是幫助寶貝回家設計和實現信息的集中管理,加上百度的跨年齡段人臉比對技術,幫助寶貝回家盡快找到高疑似案例,交給志愿者追蹤和落地線索。在此前的合作中,百度AI就成功幫助與親人走散27年的付貴尋得他的根。
孩童照片比對
人臉識別技術基本原理,是從人臉照片上,提取所有的面部特征(眉毛、眼睛、鼻子、臉型輪廓等),把這些特征換算成不同維度,并給每個維度配比上不同的權重。當兩張照片進行對比時,會針對每個維度挨個對比,得出每個維度的相似度得分,再根據每個維度的權重比例計算出總體的匹配度得分,給出兩張臉的相似程度。針對寶貝回家平臺的數據類型,IDL深度實驗室的人臉團隊用大規模的跨年齡數據和親子照數據進行深度學習的訓練,用訓練好的模型進行跨年齡人臉照片比對。
2019百度AI開發者大會現場
過去幾年里,百度已經與相關部門達成合作,進行了20萬次以上的人臉識別比對,幫助超過6700個家庭重新團聚。目前,百度正在將這樣的能力,從一開始的幾個點逐步向全國各地鋪展開來,將全面覆蓋民政部全國1600家救助站,讓更多的人、更早地通過“百度AI尋人”找到自己的親人。同時,“百度AI尋人”還計劃接入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等更多機構。
百度Do Better宣傳片
其實百度正在利用AI幫助解決很多社會問題。比如,基于AI技術,百度還發起了一項“AI助盲行動”,計劃在3個月內,在6大城市進行盲人按摩店AI試點改造。另外,人工智能技術還被用于提供控煙解決方案。百度在世界無煙日宣布提出“百度AI控煙”,將百度飛槳(PaddlePaddle)技術應用于對人類吸煙動作的深度學習,能對吸煙行為進行準確的識別、提取、標注、保存,使用者在重點控煙場所可以搭建自己的AI控煙模型,為實現公共場所全面禁煙提供幫助。
無論是古代利用畫像和保甲制度尋人,還是《長安十二時辰》中虛構的大案牘術,抑或是利用現代科技、AI尋找走失孩童,找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幅員遼闊的中國,恍若大海撈針,只是現代人工智能的進步幫助我們大大降低了難度。AI不僅僅是只有互聯網公司才需要運用的科技,社會上一些普通人力難以解決的問題也同樣需要AI的幫助,百度AI尋人的成功就是一個例子。現代AI技術不應該僅僅是能夠幫助警察追捕罪犯的利器,還應該成為造福社會的動力,拉起被拐兒童與失孩家庭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