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5日至26日,由太合音樂集團主辦的2019麥田音樂節在北京長陽音樂主題公園盛大舉行。國內外數十組樂隊及音樂人傾情演出,數十場互動設計火熱展出,音樂、科技、電影、美食、集市等文創單元交融展開,吸引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甚至是不同國籍的音樂愛好者不遠萬里、不畏酷暑、不畏風雨,來到現場狂歡,臺上、臺下縱情高歌,這個以音樂為底色的盛大派對像陽光一樣燦爛,像星斗一樣輝煌。
(2019麥田音樂節)
“麥田音樂節群星閃耀,跨界融合,打破圈層消費的邊界,必將引領中國音樂節行業進入一個推動潮流文化發展的新紀元。” 音樂節行業分析師認為,音樂節最大的價值在于他們在音樂上的性格,在于開闊的視野和極為豐富的想象力、情感。麥田音樂節的主辦方太合音樂集團有著很強的流行制造基因,以及完整的產業閉環和音樂生態,其以音樂+科技的方式,橫縱交織的模式對音樂節的外延進行拓展,既是對流行音樂的深耕,更是一種行動,關乎表達、創造與探索。
音樂節成為年輕人喜愛的生活、社交方式,擁有增量空間
音樂節為全球音樂市場帶來了全新氣象,這股力量默默生長著,已成為年輕人喜愛的生活、社交方式。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行為學專家Patrick Fagan與英國最大的演唱會場地O2的一項聯合研究就表明,看完演出,用戶自我認同感和與他人的親近度都會增加25%,正向的精神刺激也會提升75%。而據尼爾森統計,從全球范圍來看,音樂節的受眾已突破 20 億人。從美國的數據來看,千禧一代更是這個領域的重點輻射對象。在中國,音樂節同樣深受年輕一代用戶擁躉,相關研究報告顯示:超90%的觀眾看戶外音樂節是出于愛好,觀眾年齡集中在15-33歲之間,演出票價和陣容是影響觀眾參與的最重要因素,超過一半的觀眾對市集、餐飲等配套服務有強烈需求。另外,尼爾森發布的《尼爾森中國音樂360》報告也顯示:當我們著眼中美兩國可對比的經濟水平階層,中國消費者聽音樂和參與度不亞于美國消費者。換句話說,中國的音樂節市場還擁有巨大的增量空間。
(2019麥田音樂節 周杰倫)
音樂節在中國盛宴開啟,形成一個矛盾局面:一邊是絕大部分的音樂節都在虧損,但旅游公司、廣告公司、設計公司等各方資本卻不斷涌入。根據小鹿角智庫統計,2017年的音樂節品牌在2018年的存活率未達到50%,而2018年新出現的音樂節品牌卻達到了140個,占到了整體的52%;另一邊,中國音樂節數量不斷上升,目前全網可以檢索到的音樂節品牌已經超過了800個,但除了舉辦地和名稱的差異,很難在演出陣容上看出它們之間的差異,能夠跨越圈層文化,具備生態效應的音樂節IP更是身影難現。
正是在國內音樂節從商業化走向藝術化發展的有利時刻,太合音樂集團跨進此領域,于2018年金秋時節成功舉辦了首屆麥田音樂節。它在中國幾百臺音樂節中脫穎而出,一舉成為音樂節行業的標準和典范。2019年5月25日至26日,第二屆麥田音樂節在北京長陽音樂主題公園如約而至。“去到麥田音樂節現場”,已經成為當下潮流年輕人尋求身份認同的暗號。而隨著周杰倫、蔡依林等重量級藝人登臺獻唱,“去到麥田音樂節現場”,也成了這個夏天最潮的話題。舉辦麥田音樂節,已經成為太合音樂的年度標配,并將在流行文化歷史中開啟新篇章。
消費升級的實質是,數據與用戶直覺結合起來優化體驗
某種程度上,用戶在一個地方上認識的人,聽到的歌,定義了那個地方對他的意義。在2019麥田音樂節上,當周杰倫唱到《等你下課》的時候,全場觀眾自發打開了手機手電筒,把手機手電筒當成熒光棒揮舞著,匯集成一片星海,場面夢幻。同樣的,蔡依林演唱《倒帶》時也引起萬人大合唱,滿滿的青春情懷。 “對消費者來說,內容體驗決定一切。消費者的偏好各不相同,因此音樂節運營商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把數據與消費者的直覺結合在一起,實現產品價值最大化。而這,也是消費升級概念的核心所在。” 音樂節行業分析師如是表示。
(2019麥田音樂節 周杰倫)
具體來看2019麥田音樂節的表現:未公布全陣容的盲鳥票一經開售,就被翹首以待的樂迷們搶購一空;而在2019麥田音樂節全陣容公布后,更是群情振奮,直接登上網絡微博熱搜,足以證明麥田音樂節的人氣和商業價值;陣容上看,以太合音樂的演出票房大數據分析為依據,結合太合音樂專業的音樂理解能力進行嘉賓邀約,從周杰倫、蔡依林、楊乃文等流行明星,到房東的貓、陳鴻宇等才華橫溢的獨立唱作人,再到草東沒有派對、新褲子等音樂界中堅力量,同臺演出,與2018麥田音樂節的陣容重合度不超過10%,打造了兼具流行又有細分人群深度洞察力的視聽體驗。
(2019麥田音樂節 蔡依林)
(2019麥田音樂節 楊乃文)
(2019麥田音樂節 草東沒有派對)
而且,麥田音樂節有相當開闊的文化視野,超四分之一的優質陣容來自海外,這些陣容里有令人心潮澎湃的“有生之年”,也有前奏響起就顱內高潮的流行前沿明星,更有來自英、美、俄、日多國各流派的當紅樂隊,隨便拎一支出來都振奮人心。例如被世界樂迷奉為神壇上的Shoegazing奠基者The Jesus And Mary Chain樂隊,以及當今大受歡迎的澳洲組合Angus & Julia Stone,還有日本前衛女歌手鼻祖戶川純,抖腿神曲《HandClap》演唱者Fitz and The Tantrums,和收獲3億播放量的人氣當紅女歌手Beatrich……這些重量級音樂人及樂隊的歌曲影響過全世界諸多歌迷,不同流派、不同國籍的音樂人也帶著各自的基因,以及既有的粉絲群體效應。當這些能量全部聚攏在一起,麥田音樂節引發出新的話題,迅速擴散更強的影響力。
當然,成功的音樂節應該是流行音樂、流行文化發展的風向標,同時也必當為發掘樂壇新秀做出巨大的貢獻。在發掘和培養樂壇新生力量方面,太合音樂集團以覆蓋音樂上下游的全產業鏈資源為依托,提供一站式服務,幫助懷揣音樂夢想的音樂人突破自身局限,走向更廣闊的舞臺。一個可以說明問題的細節是,今年北京麥田音樂節進行Hip-Hop大集結,從嘻哈領域一鳴驚人的布瑞吉Bridge,到代表一個城市精神的丹鎮北京,再到很神秘低調也很火爆的太一等等,當下國內熱門說唱團體的甄選,都是借助太合音樂的音樂大數據平臺,對視聽應用、演出票房、粉絲運營等大數據進行整合、管理、分析,結合專業的音樂理解能力得來,齊集到麥田音樂節Me舞臺,也是幫助音樂人不斷拓展圈層用戶,積累人氣,實現個人品牌的增值。
享受假日,引領年輕潮流文化發展
“麥田”代表著身在都市,但精神的烏托邦會永駐心田。關于音樂審美與時代潮流,生活習俗與現代信仰,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交融撞擊中,如何尋找身份認同的深層次問題,則很好地融合在麥田音樂節的吃、喝、玩、樂、購的一站式服務中。這不是組織樂隊、租下場地、招徠樂迷那么簡單。從樂隊演出到宣發、舞臺布置到交通運輸,從報批到安保,從餐飲到健康……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影響著音樂節的最終用戶體驗。
“享受假日”是麥田音樂節舉辦的第一初衷。這個以音樂為底色的盛大派對,專門設置了5G加持的免費Wi-Fi、大巴專線、充電寶、智能存包柜等專屬服務,同時引入大量潮流資源,網紅美食、黑科技“紋身機”、DIY音樂節獨特妝容、互動拍照、潮流車展、環保公益等活動一應俱全,豐富的年輕文化產品充分詮釋了一場音樂節盡情狂歡的定義,同時也是國內音樂節難得的“壯舉”,賦予麥田音樂節更多的創新價值,真正實現與國際音樂節的接軌。
當下,“整個中國音樂產業面臨的巨大運營模式挑戰是多元化、多維度的可持續性商業模式的缺失。” 音樂節行業分析師指出,麥田音樂節的成功運作為行業提供一個新范式,它是用優質的音樂內容來與用戶做情感溝通,融入用戶生活的場景,真正實現立體化、全方位的覆蓋海量用戶。
太合音樂集團副總裁楊浩宇表示,“作為音樂節領域的拓展者,太合音樂希望不斷借鑒、學習國內、國外音樂節的成功經驗,深化交流、合作,持續探索音樂節的新形式與新內容,希望為用戶帶來更多元、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同時還希望通過音樂節等平臺去發現好音樂、發掘好藝人、好樂隊,推動中國潮流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