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新時代兒童音樂計劃”兒童音樂作品全民公益征集在中國兒童中心正式啟動。圖為網易云音樂副總裁李茵致辭,號召社會各界一起給孩子們做首好歌。黎時浩 田域君 攝
李茵認為,兒童音樂創作的春天已經到來,網易云音樂將跟中國兒童中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和社會各界一起,為孩子們做一些好聽的兒童音樂。
網易云音樂有一個“兒歌榜”,根據兒童收聽的音樂進行排行。在榜單上還有不少經典兒歌,比如《兩只老虎》《世上只有媽媽好》等,這說明經典的兒歌,能感染一代又一代人。
但是我們也看到,現在很多校園里,比如在孩子們鍛煉的時候,操場的廣播里在播放“網絡神曲”,也不是說“網絡神曲”不好,只是這凸顯出一個問題:現在面向兒童創作的新音樂作品很少,好聽的新兒歌就更少了。
“創作一首好聽的兒歌很難,從這些年兒歌創作的斷層中就可以看出來,不過我認為,兒童音樂創作的春天已經來了。”李茵自信地表示,她從三個層面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對兒童音樂的需求越來越大。
音樂可能是許多孩子最早接觸的一種藝術,很多孩子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在接受音樂的胎教,無論父母還是孩子,對于好聽的兒童音樂其實始終都有非常大的需求。以網易云音樂為例,正是洞察到許多父母在兒童音樂方面的需求,網易云音樂在去年9月專門推出了親子頻道,收聽人數迅速增長。“收聽比較多的兒歌中,有不少來自上世紀的經典兒歌,比如上面提到的《兩只老虎》《世上只有媽媽好》,以及《小燕子》《小兔子乖乖》等,這些其實我小時候就在聽了。”李茵說,可以看出,這二三十年的兒歌創作相對來說是空白的,缺少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易學易唱的新時代兒童音樂。
其次,越來越多的父母已經有了兒童音樂教育的理念。
李茵說:“怎樣為孩子提供更好的音樂教育,大多數父母都開始有這個需求,包括我自己,我的孩子雖然小,但是其實我也給孩子進行了非常非常多的音樂教育,給他買了音箱,給他上了很多課程,早教的課程,也是音樂相關的。”她認為,創作于上世紀的經典兒歌,當今的父母也會給孩子們聽,但是大家也不會滿足于此,因為那些歌曲離現在這個時代比較遠,大家都希望給孩子聽到更多類型的音樂,通過多樣化的音樂風格去培養孩子的審美。應該有更多反映新時代的兒童音樂作品,讓孩子們更快樂地去通過音樂,親近、學習和傳承我們的中國文化之美。
最后,互聯網及技術的發展,能幫助兒童歌曲更快傳播。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音樂隨手可得成為現實。一位媽媽想給孩子選擇兒歌,她甚至不用專門去搜索,只要打開音樂APP的親子頻道,就能聽到大多數兒童音樂。同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技術,能從大量歌曲中,挖掘出當下有潛力的優秀作品,推薦給合適的聽眾。李茵介紹,比如網易云音樂基于個性化推薦的親子FM,能夠一鍵收聽大量適合口味的兒童音樂。
“對于什么是好聽的兒童音樂,其實我們說了不算,孩子們會用耳朵來投票。”李茵說,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為孩子們創作更多的兒童音樂作品,更多的風格、更優質的內容,幫助孩子們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兒童音樂征集活動已于6月1日在網易云音樂正式上線。網易云音樂和中國兒童中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聯合啟動“新時代兒童音樂計劃”——兒童音樂作品全民公益征集活動,希望能為改善兒童音樂作品匱乏的現狀做一些努力。
5月31日下午,“新時代兒童音樂計劃”兒童音樂作品全民公益征集在北京中國兒童中心正式啟動。圖為啟動儀式現場,嘉賓共同開啟征集儀式。黎時浩 田域君 攝
啟動儀式當天,唐朝樂隊成員顧忠、水木年華成員繆杰、原創音樂人木小雅、詩人與詞作家臧思佳、創作了《兒時》的作詞人唐映楓和青年一代原創音樂人徐秉龍,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編輯部主任余原、曾為《爸爸去哪兒》作曲的兒童音樂廠牌負責人葉圣濤、為眾多大牌歌手擔綱制作人的著名音樂人聞震、貝瓦兒歌的COO李嘉、北京龍杯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尹雄、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宣傳部主任梁文美等齊聚一堂,圍繞“新時代兒童音樂計劃”,共同為如何給孩子做出好聽的兒童音樂進行探討。
兒童音樂征集活動還邀請到著名歌唱家李谷一,中國音協名譽主席、著名音樂家趙季平,著名作詞家、《七色光》的詞作者李幼容,《中國樂壇》雜志社社長、著名作曲家沈尊光,央視著名主持人鞠萍等老一輩藝術家和社會各界知名人士擔任顧問,為兒童音樂創作進行指導。
據了解,此次兒童音樂征集的唯一官方途徑為網易云音樂平臺,打開網易云音樂APP,搜索“兒童音樂征集”,點擊相關鏈接即可看到征集活動詳細信息和投稿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