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音樂人、版權方、音樂平臺和用戶等產業鏈所有參與者的共同努力之下,音樂版權意識逐漸受到重視和認可。
從免費時代盜版橫行,漸漸走入版權付費時代,音樂付費給行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版權付費既已是大勢所趨,我們應當如何正確看待呢?
5月20日,上海第一財經廣播FM97.7《財經午間道》欄目,邀請到上海先行法治調解中心主任張劼、資深財經評論員趙疏敏及易觀互動娛樂行業高級分析師殷實,共話音樂付費,一同展望未來。
音樂付費,已被認可但需更多認可
在不怎么重視版權保護的年代,免費只是一塊不被人察覺的遮羞布。很多人把從前通過各種渠道免費下載音樂的時代稱為“免費時代”,背后卻是盜版橫行。
前段時間,易觀發布了《2018中國數字音樂行業用戶付費發展盤點》的報告,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樂付費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2700萬。
明顯可以看出,變化已經發生,音樂付費已經被很多人認可,但是對比國際,中國的音樂付費還需更多認可。
主持人譚帥:兩位猜一猜現在有多少人愿意為音樂付費?
張劼律師:我覺得應該有一半左右的人。
評論員趙疏敏:差不多。
主持人譚帥:大家猜得還蠻準的,報告顯示說有六成的用戶愿意為音樂付費,其實我覺得高于我們的預期,而且我相信這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評論員趙疏敏:認同,而且實際層面上,很多年輕人觀念里的版權意識要遠比我們預估的要高。
分析師殷實:從現在市場環境、技術環境、政策環境來看,現在的社會大環境還是比較有利于內容付費業務的推廣。其次我們會發現,在當下中國音樂的付費水平還是處在一個比較低的階段。根據2018年底的數據,中國音樂平臺的付費率約在4%,但相比游戲付費率的14%、視頻付費率的23%,音樂的付費率現在還是相對比較低的。
主持人譚帥:是的,那么什么樣的群體更能接受音樂付費?
分析師殷實:一線城市的人群付費意愿會相對更高,較高學歷和較高收入的用戶更易接受音樂付費。
主持人譚帥:我們接下來再橫向對比一下,有數據說2018年美國數字音樂的付費用戶是超過了5000萬人,而網民基數更多的中國還沒有到這個規模,這樣一比較是否意味著從市場空間來講,我們的音樂付費市場會有更大潛力?
評論員趙疏敏:美國人口現在就3億左右,音樂付費用戶是5000萬,比例上是不低的。實際上中國網民的市場增長潛力要遠遠比這個數要高,美國的市場成熟度雖然較高,但是付費用戶的可上升空間是有限的。但是中國市場付費用戶的增長不能一蹴而就,消費者習慣本身要改變,習慣的改變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
為什么說,現在是音樂付費最好的時代?
2015年7月8日,國家版權局下發《關于責令網絡一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以下稱《通知》),要求各網絡的音樂服務商在當年7月31號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架,業內稱之為最嚴版權令。
從國家對版權保護的明確態度來看,不論少數派愿不愿意接不接受,因盜版造就的免費時代不可能再卷土重來,尊重知識產權的付費市場才是未來。
雖然國內市場的發展離完全成熟還有一定距離,可正因有如此龐大的市場潛力,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目前是音樂付費最好的時代。
主持人譚帥:現在有觀點認為,現在是音樂產業發展的一個好的時代,您怎么看?
張劼律師:推動音樂付費,一方面是國家在法律法規上的不斷完善,另外一方面是由大家意識的轉變所共同形成的推動力。《通知》下發了之后,各大平臺在保護音樂版權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相比過去的操作模式,現在加強了上架前的主動審查,如果沒有取得許可就不能上架。因此從規范化的角度來看,承擔內容分發和銷售角色的各大平臺,的確是越來越負責的。
分析師殷實:這個觀點我覺得有兩層意思。目前的社會環境下,國內用戶的消費能力和內容付費意識與之前對比,處于比較高的階段,所以說對于音樂平臺和音樂人來說,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實現優質內容的變現。我覺得這個是字面意思上說的音樂付費最好的時代。
對于用戶來說,不太可能把多年前盜版泛濫的時代去當做一個產業發展的常態,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健康的,如果這樣一直發展下去,中國的音樂產業會慢慢走向衰落。從正版音樂獲取成本來說,目前的數字音樂花費是會比磁帶和CD的時代是要低很多的。因此,這個最好的時代并不僅僅是對于平臺和內容制造者來說,而且也適用于廣大用戶。
評論員趙疏敏:很多人認為,免費時代也有好處,就像互聯網企業的打法,先用補貼獲客、搶流量,然后減少補貼開啟收費模式。這種看法不在少數,其實也不妥帖。音樂收費模式和互聯網打法并不同,免費在音樂市場并不是一致的自發行為,而是特殊時代的畸形產物。曾經的白嫖也不能一味怪罪是用戶的錯。
對音樂付費,我覺得應該舉雙手雙腳贊成,但是在音樂付費的過程中,用戶更希望通過付費,能夠相應地獲得更高品質的專業服務。
用戶渴望被了解,因此更需要精細化服務
音樂付費給行業帶來的變化是長足的、深遠的,整個產業鏈都會因此獲益。有人說,只有解決了溫飽的問題才能追求詩和遠方,對于音樂人也是如此。
對于音樂平臺而言,更要通過探索多元服務模式來做到差異化、細分市場,這樣做
不僅能夠避免同質化競爭,更能給用戶帶來不同的服務體驗。
對于用戶來說,服務需求渴望需被了解:如何能夠通過性價比較高的付費模式,享受到更定制化、精細化的優質服務是下定決心付費的重要因素。付費所能獲得的服務質量更高,更加適合對音質、音效等有要求的用戶。以QQ音樂豪華綠鉆會員為例,可享受的HQ音質、SQ音質,DTS音效以及與音樂對應增值服務,諸如演出票務特權、明星周邊禮品、生活福利等增值權益,亦是愛樂人的福利。
分析師殷實:首先,對于音樂內容生產者來說,他們會因為音樂付費得到更多的資源和回報,在良性環境下的中國音樂市場將會出現更多更好的作品。
另一方面是在用戶獲得的服務方面,在音樂付費時代之前,用戶付不付費在音樂平臺上的體驗幾乎是沒有區別的,我覺得這可能是為什么音樂平臺的付費率和游戲視頻相差這么大的重要原因。用戶通過付費實際上希望得到的是更加差異化的服務,這樣的C端需求也促使各大音樂平臺勤修內功深耕服務。
張劼律師:隨著音樂的傳播途徑和媒介的演變,收費業務模式也會朝著多元化發展。
根據了解,韓國的某音樂平臺有推出按次付費制度,只要去收聽或者下載達到一定數量的話,還會有一定折扣。還有瑞典的Spotify,它采取包月付費模式,在包月的額度內,用戶可以自選獲得若干首樂曲,付費版的樂曲品質更精良,讓用戶感覺物有所值。對比國際上的音樂服務收費水平,國內每月十幾塊的收費水平還是相對比較優惠的。
評論員趙疏敏:不僅如此,還要考慮到用戶的精細化需求,不同用戶的需求點也不一樣。摸清楚用戶到底需要什么是進一步做精做深市場的要點。舉例而言,對于有一些發燒友,對音質的要求極高,他就愿意付出更多來追求自己想要的服務。對于粉絲來說,也愿意為偶像的音樂作品付費……讓用戶下定決心的理由有很多,但是把準這些不同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就能夠產生更大的經濟價值,從而對整個音樂產業鏈起到正面的反饋作用。
解讀微評:
唯有步步為營,才能久久為功,對于音樂市場而言,唯有肥沃的土壤,才會生長出甜美的果實,在推動版權保護和音樂付費的路上,少不了每個人的參與。
目前來看,良好市場的氛圍已經初步形成,接下來就是各大平臺比拼服務,這將更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