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娛樂。
這個詞,乍看著,挺切·格瓦拉的。
如果你有這種印象大致上應該沒錯,至少在大眾側,不是個主流詞匯。由上而下看,這個詞試圖對青年的娛樂生活作出某種約束性描述。可能,是有必要的。畢竟,我們沒有分級制度。
當然,這種口吻,弄得挺像中宣部或總局似的。但是中國娛樂的兩極化嚴重,一邊是極度成人化的,在年輕人看來顯得很無趣;另一種,過于低幼化,把年輕人看成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一直主張“得年輕人得天下”的主流社會和商業,總在行動上與自己所倡導的有些南轅北轍啊。所以,目前供給年輕人的娛樂內容,總有那么點兒不得青年們的人心吶。
不過年輕人也不care,比如,他們壓根兒不看電視。雖然電視曾是大眾娛樂中心,統治全球娛樂業態近百年。年輕人卻對此嗤之以鼻。現在,逐漸被拍死在沙灘上的成年人不得不正視這個現實。
近兩年,娛樂產業用“青年娛樂”這種描述,試圖在市場中劃一片屬于青年人的地帶。去年,鳳凰網的朋友告訴我,他們為此要做點什么時,我想,總算有人站在年輕人視角,來看待娛樂這件事了。
當然,如果是單純娛樂宣泄,公平的說,互聯網視頻的草創期就有人嘗試,且一度獲得過成功。可成年人的傲慢在于,總以為知道年輕人需要什么,那種被設計成討好、取樂為目的的單純的情緒發泄,逐漸讓年輕人厭煩。
成年人的商業世界很富有技巧,他們最開始對年輕人的形象達成了某種共識,然后以成人年所熟知的娛樂形式,將年輕人塑造成為盲目追星、看臉、消費八卦和缺乏理性,以此來切市場的大蛋糕。
很遺憾,他們雖然掌握社會權柄,可投喂任何受眾,可這些技巧逐漸被拋棄。比如,為年輕人量身定制的“流量明星”,以閃電般的速度占據娛樂圈,到現在被視為缺乏專業性,中間不過三四年。
這里,大眾總會很容易得出一個偏差性結論,認為是年輕人追逐流量明星,讓“只有顏值,沒有演技和專業能力”的他們來到舞臺中央。是市場理性,成人的審美口味拋棄了這些速成偶像。
這種看法顯然不夠客觀,應該說是市場主體——年輕人——徹底拋棄成年人掌握的商業世界所推出的流量偶像們。
成人年總會先入為主,有些時候,傲慢的將年輕人的網絡趣味斥為“破壞”,但隨著這些趣味流行,很快反過來啪啪打他們的臉。
還有很多時候,即便成年人意識到,是不是對年輕人的口味缺乏尊重,年輕人還可能反過來對成年人這樣的反省“不以為然”,因為,即使主流對他們不在意,他們同樣能創造屬于自己的趣味。
我們面臨對的網絡文化,某種程度,可視為來自年輕人的開山和搭建。成年人很難在網絡原生文化中找到他們的原創。然后,互聯網世界反過來向現實滲透,逐漸影響著主流社會的審美情趣。
可是,年輕人似乎從來沒有享受到對文化的貢獻與之相應的目光,他們不過是商業上的數字,是利潤上的貢獻率,僅此而已。
鳳凰網的同仁們似乎對此報以雄心,在這個所謂“正統”當道的空間,試圖給年輕人以相應證明,至少讓年輕人造就的“青年文化”,在這個過于成人化的世界,能切出一塊“伊甸園”來。
年輕人在豆瓣、貼吧、QQ空間,甚至搞笑段子等網絡空間抱團,為自己的生活樂趣劈荊開道,樂此不疲。他們扎根互聯網,從傳統文化或外部思潮吸收養分,將其變成很中國,很年輕人的東西。
在鳳凰網看來,這個“破壞”和創造的娛樂意識和對自生活方式的開墾,如果用2019年的他們的話來講,就是“盤”趣味。
孟鶴堂和周九良有個相聲,叫《文玩》。里面有句臺詞是這樣說的:“干干巴巴,麻麻賴賴。一點都不圓潤,盤他”。相聲中,碰到什么盤什么,不管能不能盤,先上去盤他,很是魔性洗腦。
“盤”這個字,來自文玩圈,指經過反復摩擦,使文玩表面更加光滑,有質感,從而文玩變得更有價值。網絡流行語中的“盤”,被引申為“萬物皆可盤”,千萬種場景,千萬種盤法,只要有情緒,盤就對了。
可能與成年人所認為的“網絡年輕人知識結構缺乏,看問題相對較為淺顯”的觀點有所不同,年輕人的“盤趣味”,往往是對事情反復咀嚼的過程,這種咀嚼,可以將問題帶向思想深處。
同時,由于互聯網構建的社群氛圍,使得這種反復咀嚼的過程,同時也是相互間碰撞的過程,年輕人的盤趣味中不服輸精神和獨立意識,又會將這種碰撞和咀嚼,變為一場“杠精式”的對話。
我向來以為,杠精不是貶義詞。成年人對這個詞的使用,顯然過于理所當然,對于成人世界所認同的“真理”進行對抗,難免要被他們貼上“杠精”二字的。但是,誰說成人世界的真理,就毫無破綻?
毫無疑問,社群氛圍下的“杠精”,有助于觀點的深度,打破了成人世界那種“和和氣氣”的對事物探討的惰性。是否記得,知乎上關于杭州和南京那場最文藝的撕逼,就是這種杠精式碰撞和交流的代表。
用戶@王啟超和@葉神月,從8月20日,以“杭州和南京,哪一座城市潛力大”為題眼大戰三百回合,一直杠到23日,內容引經據典,包羅萬象,趣味十足,最有意思的是雙方相愛相殺,還是朋友。
這種社群圍觀下的“杠”,用現在年輕人的話說就是:“不服?盤他。”,社群屬性將他們的解讀和觀點帶向圍觀用戶。然后,圍觀者作為二次傳播起點,將這些解讀和觀點推向更廣泛的網絡空間。
因此,可能與前輩們的個人化和私密化解讀不同,年輕人的盤趣味,更容易趨向于社群化討論和社交化的趣味性解讀,因此使其更廣泛的傳播成為可能,這也使得年輕人創造自己文化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鳳凰網從“盤”字里看到年輕人的娛樂意識,窺到他們看待世界和社會的思維結構,背后的趣味性,及這種群體碰撞帶來的文化可能性,這是不是青年文化起點。同樣,這是不是青年娛樂的起點?
從這點講,鳳凰網正在做的,是從年輕人的娛樂意識入手,去尋找屬于年輕人自己的文化和審美,然后通過新聞從業者和人文主義者的視角,賦予年輕人的娛樂意識予某種文化意義和社會意義。
我想,這件事,是需要的,可能正當時。為此,他們還出了檔節目,取名《盤盤》,邀當紅知識青年探討專屬于年輕人的話題,進行“理性抬杠”的觀點碰撞。4月25日中午11點,由廣汽豐田雷凌雙擎E+獨家冠名播出的《盤盤》先導片,飯點上線,開盤《都挺好》。
當然,如果你很不服,照樣可以“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