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是一部由加雅拉杰執導的馬拉雅拉姆語印度電影,這也是他“Navarasa”系列電影中的第六部。“Navarasa”意為九種情緒,是印度藝術領域重要的理念,其包含的九種情緒分別是Shringara(愛)、Hasya(喜悅)、Karuna(悲傷)、Raudra(憤怒)、Veera(勇敢)、Bhayanaka(恐懼)、Bibhatsya(厭惡)、Adbutha(驚訝)和Shantha(平和)。每一種情緒都是一部電影的主題。那么這一次,“恐懼”從何而來呢?
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印度,一名一戰退伍軍人被派往庫塔那德擔任郵差,負責給服役士兵的家屬遞送補助金及信件。很快,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他從送錢的人變成了報喪之人。
起初,村民們都很歡迎郵差,因為他是“送來財富”的人。郵差的每一次出現,都會引起強烈的反響,大家圍坐在他身旁,收下他送來的補助金,聽他念來自親人的信,其樂融融。人們把對親人的思念和感動都寄托在他身上,而他所帶來的也不僅僅是金錢,更是希望。
一場暴風雨的襲來宣告了戰爭的打響,影片的色調隨之從彩色褪成了黑白,整個世界都陷入了黯然無光的恐懼之中。村民們無法親身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所以郵差送來的陣亡通知書便是他們認知戰爭的唯一途徑。隨著噩耗的接踵而至,悅耳的笑聲變成了刺耳的哭聲,郵差的送信之路也開始變得步履維艱。人們不再歡迎他,見到他都似見到死神一般,哭天搶地,避而遠之。郵差已然成為了“死亡”的代言人,成為了痛苦和創傷的來源,更成為了人們恐懼的對象。
然而,最大的恐懼其實是對戰爭的恐懼。只是這份恐懼并不是通過槍聲和士兵所呈現的,而是郵差送來的,對村民而言,整個戰爭都裝在了他的郵包里。郵差從賜予希望的“天使”淪為宣判死亡的“魔鬼”,這一切荒謬的轉變都是戰爭使然,而戰爭本身不也是荒謬的嗎?
---What is the war for? (人們為什么會打仗?)
---God knows why! (天知道為什么!)
導演在片中借孩子之口,表達了對戰爭的反思。“如果大家都會死的話,那到底誰會從戰爭中獲益?”看似天真的話語,卻隱藏著對戰爭的深刻質問。
影片詩意與失意的氣質,在陣亡通知書的接踵而至中,如漣漪般回蕩在觀者內心,良久不能散去。細細品來,《恐懼》可以說是突破了我們對印度電影的一般印象,而它也確實不屬于印度電影的主流序列。影片改編自著名的馬拉雅拉姆史詩小說《椰殼》, 全片均采用馬拉雅拉姆語,是一部標準的印度地方電影。
印度電影跟世界上其他國家電影最大的差異便是它的多語種電影生態。目前,印度電影已有41個語種的電影,其中,印地語電影為第一大類,這便是聞名遐邇的“寶萊塢”電影。
本片所采用的馬拉雅拉姆語,是印度憲法承認的22種官方語言之一,主要通行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和本地治里聯邦屬地等,使用人口約3570萬人,相當于印度總人口的3%。而馬拉雅拉姆語電影是以喀拉拉邦的科欽為工業基地,以技術風格和低預算、表現令人深思的社會問題、融合主流電影和平行電影的風格而著稱。
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競賽單元是《恐懼》的國際首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