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影暑期檔已經拉開大幕,7、8月國產電影將挑大梁,在眾多的暑期大片中,有一部片子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她就是親情倫理電影《我來自紐約》!
家庭輕喜劇電影《我來自紐約》近日宣布定檔8月18日暑期上映。該片由雍哲文化和浦京影視投資拍攝出品,由雍哲文化發行。電影溫馨感人,首場點映就引起不小的轟動和眾多好評,有業內人士直言這將是今年夏天電影市場的一匹黑馬!
影片將當下中國需要關注的三種家庭結構形態-----獨居老人、單親兒童、離異媽媽貫穿在一起,以非常獨特的視角詮釋親情的可貴、家的可貴以及對兒童親情觀念的樹立。影片講述的是一個來自紐約的11歲小蘿莉被迫來到廣州和一位獨居老人在一起生活的種種經歷,在這段時光里,老人的傳統與保守和小女孩的“前衛意識”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個本是華裔的小女孩感到陌生又抗拒,最后在心與心的交流中兩顆心慢慢融化,慢慢靠近......電影《我來自紐約》是倫理電影史上一部繼上世紀90年代《媽媽再愛我一次》后,又一部描寫人倫親情的倫理大片。與《媽媽再愛我一次》相比,《我來自紐約》更貼近現實,真實再現了當今中國大多數家庭現狀,父母與子女分隔兩地,隔代祖孫分居異地他鄉,長久的分離使親人之間親情疏冷,偶爾短暫相處所產生的生活習慣差異、性格叛逆與矛盾沖突,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集,最終在點點滴滴的碰撞中交融感化,使觀眾在輕松愉悅進入劇情的不經意間,直觸心靈最柔軟的地方,讓人情不自禁落淚不止,釋放出濃濃溫情!
幸福和快樂是所有人的追求,現代社會快速的生活節奏被迫使許多人放下對家中老人及孩子的關愛,而一味的追求所謂財富與事業。然而許多人卻忽視了愛和親情才是我們獲得成功的終極意義。沒有親情牽掛的拼搏是孤獨的,沒有愛的等待是絕望的。“親情”才是我們拼搏的意義,“愛”讓我們找到回家的路。影片用平凡小人物的故事觸動心靈深處的閘門。是的,活在當下的我們,似乎過得有些迷茫,甚至有些沉重。屬于我們的心靈家園到底在哪里?電影《我來自紐約》將傳遞給你一種從未有過的精神體驗,沒有沉重的靈魂救贖,更沒有殘酷的良心廝殺。想笑就開懷的笑,想哭就盡情的哭!整部影片溫情彌漫,以細膩的手法觸摸我們粗糙的腳步和浮躁的面容。《我來自紐約》讓我們在笑過哭過之后才會明白---這些年,我們欠家人太多。
有金馬影帝之稱的香港影星狄龍、熱搜人氣女星宣萱、雍哲文化童星陳沁霖、陳智深在這部戲中都獻出了非常出色的表演。作為老一代港星狄龍先生,以往都是以硬漢的形象出現在銀幕上,這次改變形象,將一個頑固而又慈祥的外公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在與女兒“訣別”的那場戲中,看哭了所有的觀眾。宣萱在戲中演繹的是一位當今中國大多數80后女性從女兒到媽媽的轉變過程,高超的演技將角色轉換把握的幾近完美真實。作為女兒她是任性的,在歷經生活的磨礪、有了自己的孩子而成為媽媽后,養兒方知父母恩,對于親情、對于父愛有了全新的感悟。宣萱在戲中傳遞的是對愛情的忠貞,對生命的呵護,對父愛的感恩以及母愛的偉大與善良。
影片在制作上也呈現出了較強的專業水準和敬業精神,明顯區別于當下的快餐電影,據悉,從劇本榮獲“紐約劇本大賽最佳編劇獎”及“2014年好萊塢劇本大賽”卓越劇本大獎到立項獲批拍攝至今,幾度修改拍攝制作歷時五年,可謂是電影人的心血之作,亦可謂誠意十足。
合家歡電影是好萊塢工業體系里最重要的部分,這一觀點得到許多學者的認可。當下國內的市場,大部分人都贊同這樣的觀點:電影運作不僅要響應票房訴求,還需要考慮使電影能夠被不同族群、不同的媒介平臺共同理解和接受。在家庭娛樂的多樣化發展平臺中——影院、電視、家庭影院、游戲、玩具或其他形式的衍生品,合家歡電影這一類型最容易被接受并獲取商業上的成功。
《我來自紐約》做為合家歡電影的代表相信能引發暑期檔的又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