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期節目的一開始,新加入的星推官李宇春就一直對“盛世美顏賽道”的名稱表現出了不滿,揚言要“炸掉”這個俗艷的賽道,顯然在她的心目中,對于音樂偶像來說,僅有好看的皮囊是遠遠不夠的。
音樂偶像的標準應該是什么?這是《明日之子》從第一季開始就一直不斷在試圖去探討的話題,也是構成這檔原創的音樂偶像養成節目最基本的線索。
而在第二季中,這一話題還將繼續放大和延續,保留三大賽道不同音樂價值標簽的基礎之上,用“一戰到底”、“勇闖時刻”、“全程無待定”等方式,配合全新的星推官的加入、錄播加直播的模式來將音樂偶像的發掘與養成在更極致的狀態中進行呈現。
在互聯網偶像養成熱潮依舊旺盛的年份里,《明日之子》沒有從小眾文化為切口,依舊選擇將各類音樂及附著其上的以個體為輸出樣本的音樂偶像的選拔打造為入口,用基于中國本土邏輯的原創模式,打造出符合這個時代社會環境與青年審美的音樂偶像。
建設一個全新的音樂偶像的輸出通道,這是《明日之子》這檔綜藝節目所承載的“野心”。
華語樂壇也著實需要這樣的通道,來為音樂偶像青黃不接的現狀注入活水。毛不易誕生在《明日之子》是一種帶著偶然因素的必然結果,節目關于新時代音樂偶像的選拔和探索也一直在貫徹進行。
第二季兩集已過,27強集結完畢,可以看到的是,音樂偶像的極致選拔和養成,帶領新時代中國音樂偶像的流行趨勢,于節目本身來說,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
升級模式,為創造音樂偶像服務
每一個時代的青年群體,都有偶像崇拜的訴求,只是在不同時代,會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
音樂偶像恐怕是世界范圍內青年群體進行情感和審美訴求釋放最通俗和普遍的一種方式。這種流行模式,于中國的青年群體來說,同樣是一種帶有普遍基礎的通路。
然而不可否定的是,由于我們在音樂偶像制造整體實力上的匱乏,讓很多青年人只能通過對域外偶像產品的消費來釋放自己的情感與情緒,包括韓國、日本和歐美的一些音樂偶像輪番登陸,受到大批青年的關注和追隨。
通過綜藝這種大眾文化產品輸出歌手和音樂偶像,在世界范圍內都是一種重要的渠道,這也是偶像養成類綜藝在這么多年里持續火熱的重要原因。
然而對中國的音樂市場來說,這種綜藝選拔的通路在過去十幾年當中為中國樂壇帶去頂級的音樂偶像,包括李宇春、華晨宇都來自傳統的偶像養成類節目,如今已經成為無與倫比的音樂ICON。
然而這種綜藝通路,在近兩年卻陷入了某種困境。
或是節目本身的可看性將音樂偶像選拔的目標性進行了替換,導致具有廣泛粉絲基礎的歌手創造的頻率大大降低,或者從小眾音樂文化中另辟蹊徑,但忽視了流行音樂本身的多元性與粉絲聚焦上該具備的廣譜性。
這就在無意中導致了一種現象的必然出現,那就是真正的具有廣泛粉絲基礎的音樂偶像的出現頻率變得非常低。
在音樂工業和娛樂產業整體較為低迷的情況之下,中國本土音樂偶像就處于青黃不接、無法與市場需求匹配的境況當中,讓國外的大批音樂偶像在這當中攻城略地。
這就構成了《明日之子》創作和出發的邏輯所在,為中國的音樂行業和青年文化群體源源不斷地貢獻出時代化的音樂偶像,是節目最直白也是最明確的目標所在。
“盛世美顏”、“盛世獨秀”、“盛世魔音”,這是節目設置出的三個賽道,代表著三種不同卻又存在交集音樂價值觀,試圖將這個時代里的音樂偶像的可能性統統網羅進來。
而為了讓這種音樂偶像的創造更為極致,《明日之子》在第二季節目中進行了多個維度的升級和改造。
首先就是“一戰到底”模式的啟動,選手與各自賽道的星推官一旦綁定,就一直捆綁在一起,節目行進過程中不再進行賽道的混合。
這勢必讓星推官在選人過程中會有更多的考量以及相互之間的碰撞,增加節目看點的同時,讓節目音樂價值觀的理念貫徹地更加極致。
其次在制作模式上,第二季《明日之子》調整了直播的比例,以“5+7”的形式即五期錄播加七期直播,在前面幾期節目中,通過加入真人秀元素的創作方式,放大選手的特質和人物特性,讓他們在觀眾心中更快速地建立豐滿的人設形象。
華晨宇繼續出任盛世魔音賽道的星推官,而李宇春和吳青峰則作為新加入的星推官,分別主理盛世美顏賽道和盛世獨秀賽道。
楊冪則在今年擔任廠牌星推官,帶領四位被精心選拔出來的“具備廠牌特質”的選手以隨時“踢館”的形式給選拔階段的其他選手形成刺激。
而何炅則擔任現場總導演的角色,對整個節目的流程和氛圍進行把控,據悉,去年的最強廠牌毛不易將在五期以后擔任主持人的角色。
對音樂偶像選拔的極致考量,盡管每個星推官都有著自己的標準,但音樂性以及歌手選拔的純粹性都是節目升級的基礎,一切模式的更改都圍繞著這樣的目標而展開,為創造音樂偶像而服務。
不放過任何一個具備音樂偶像潛質的選手,在整個節目的行進過程中讓更多的潛質選手能夠在其中有機會脫穎而出。因此在《明日之子》第二季中,誕生出另一個像毛不易一樣具備社會流行性的選手,似乎也具備了極大的可能性。
多元與極致,定義新時代音樂選拔新標準
每個時代中,音樂偶像都是一種剛需,但卻必然帶著不同的面向,并且隨著媒介和社會環境本身的變化,青年一代對于音樂偶像的消費心理和消費模式也都在發生著變化。
“變”對于一檔致力于創造音樂偶像的節目來說就是一種常態,這種變化更是建立在橫向和縱向的比較之上。
從縱向上來看,中國的偶像養成類綜藝發展至今也歷經的十幾年的時光,從最開始“超女”時代所締造的輝煌再到后來的“快男”、“超女”乃至“好聲音”等等,的確,目前依舊活躍在音樂偶像第一線的男女歌手們,很多都誕生于這些節目當中。
每個時代音樂偶像多有著自己的打造模式,如果說“超女”、“快男”時代是在帶著一種原生態式野蠻粗糲的標準和方式之下,對大眾審美的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集結和呈現,那么“好聲音”時代對聲音至上的追求則是對偶像概念本身的有意識淡漠,從偶像養成的角度來看,實際上是一種削弱。
從橫向上來看,專注于個體音樂偶像的養成就成為《明日之子》區別于如今綜藝同類節目的最大的特質,打造流行化、個體化的音樂偶像,依舊是其不變的目標。
然而如今的青年一代,95乃至00后一代站上了舞臺的中央,對于音樂偶像,很難再用一種簡單的或者被定義的標準加以衡量,在如今的社會和媒介環境之下,多元和極致是這一代音樂偶像選拔的一種必然。
實際上,《明日之子》從一開始就設立的三個賽道,本身就是對音樂偶像標準進行定義和找尋的一種探索。盛世美顏、盛世獨秀、盛世魔音——在每一個賽道中的星推官們對于各自的賽道又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詮釋。
美顏賽道只是看顏值嗎?顯然并不是,本季的星推官李宇春甚至一直在聲稱要“炸掉”這個“俗艷”的賽道。
因此可以看到,在李宇春的美顏賽道中,既出現像邱虹凱顏值在線,卻聲音干凈性格純凈的選手,也有像翟瀟聞這樣外表是小奶狗卻有著淳厚聲音和十足個性的選手,還有ODYSSEY這樣二次元畫風濃烈的組合,以及斯外戈這樣已經用實力聚焦出大量粉絲的選手。
在新近播出的第二期節目當中,出現的選手類型更為多樣,同時都兼具實力與特色,許含光、蔡維澤代表著臺灣新生代的創作力量,童兒則讓人們看到了中國搖滾樂在年輕一代中間的可能性。
以畢冉為代表的新一代說唱人才用說唱表達著他們對自己這一代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壓軸出場的鄧典則直接用清唱的方式去證明自己的“教科書”般的演唱實力。
音樂風格的多元是《明日之子》在選拔音樂偶像過程中的一個顯著特征,不局限在某一種音樂類型當中,開放的姿態讓節目涌現出大量各個音樂領域的優質新生力量。
而在具體的選拔標準上,顏值、觀眾緣、唱功、創作能力、舞臺魅力、潛力等因素似乎都在考量的范疇,而不是單純以某一單一的標準去考量和選拔。
每位星推官都有各自不同的戰略和側重,但可以看到,創新、顛覆和極致,幾乎成為了三位星推官共同的選擇。一切陳舊和刻板都被排除在外,唯有赤誠和實力才是進入27強的通關密碼。
因此我們看到了,號稱要推廣國風的李袁杰卻因套路和投機而被淘汰,被譽為民謠大神的曉月老板也因陳舊和缺乏創新而沒能進入27人的名單。
相反,擁有獨特表達和對音樂很沉浸的文兆杰卻受到了華晨宇和吳青峰的爭搶,一直在用原創進行自我表達的許含光也表現得相當有感染力。
在這些種子選手身上,看到的是新一代音樂偶像的多重可能性,通過節目將他們的特質不斷選拔和放大,并最終建立起屬于這個時代的音樂偶像的全新的標準,這種標準也注定是多元和極致的。
本土邏輯再造,帶領產業動向
《明日之子》中國本土音樂偶像制造目標的確立,讓其在模式原創的道路上走得異常堅定,因為邏輯一旦確定和理順,在制作層面上必然也不會有過多的糾結。
因此,《明日之子》在第二季進行了不乏大膽的再造和升級,并沒有去復制以往或者國外同類節目的路線,是一種基于本土邏輯的模式再造。
節目的目標直指新一代的青年群體,參與其中的未來音樂偶像們也都是絕對新鮮的音樂一代,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顛覆和創造的普遍的訴求,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這種顛覆背后對于創新、創造等時代價值的積極追求。
例如蔡維澤想讓自己的音樂從地下走到地上讓更多人看到,這樣的價值觀本身就彰顯了新一代人不懼世俗路徑、釋放自身能量的價值取向。
個性已經成為了這一代人身上無法被撕去的標簽,個性背后的不跟隨、敢于創造的精神,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也是最能夠引發共鳴的地方。
而節目也在不乏激烈的過程中在努力營造一種拼搏、向上的正向力量,選手和不同音樂類型之間更多是一種傾聽和尊重的姿態,在彼此的交流中實現共同的前進。
《明日之子》從一開始就當做一個音樂類的項目去加以打造和運營的,第二季由騰訊視頻、哇唧唧哇、TME聯合打造,以產業化的邏輯將節目納入到整個音樂和偶像產業的脈絡當中,用一種前所未有的創新和極致姿態試圖對音樂潮流本身的動向實現引領。
如果說毛不易誕生在《明日之子》中是一種偶然中必然,那么有理由期待今年的節目會誕生出更多的流行與未來。
已經集結出的多樣性的27人,在兩期的節目當中已經開始構建出自己的形象,而不管哪一位問鼎最強廠牌,都將給音樂市場注入鮮活的生命力。
這一批新鮮的音樂偶像將為未來的華語樂壇帶去多少可能性?實在令人期待。(文 | 夕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