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以來,我國電影市場一路高歌前行,從熱鬧的春節檔開始,就有《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三部爆款影片,五一檔前后《后來的我們》、《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等多部口碑佳作紛紛上映。
六月之后,電影市場將迎來兩個月的暑期檔,據不完全統計,僅6月前后就有50多部電影蜂擁而至,其中涵蓋了科幻、動作、愛情、動畫、喜劇、驚悚等多種類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之前,今年將會有一部全新的類型電影——音樂劇電影《家》首登電影銀幕。
一直以來,百老匯與奧斯卡音樂劇電影都被人們津津樂道,《窈窕淑女》、《悲慘世界》、《音樂之聲》、《愛樂之城》……其中有愛的深沉和甜美、追夢的執著、平凡人的逆襲等。音樂劇改編成的電影,讓人掙脫時空限制,盡情感受和體驗它的魅力。
而放眼國內的電影市場,長期以來卻無人敢于嘗試將這種源自西方的藝術形式和中國市場結合,在國外市場廣受好評的音樂劇電影是否能夠符合中國觀眾的審美習慣,又如何被觀眾所接受,需要創作者有很大的勇氣來探索和嘗試。作為國內首部進入院線的音樂劇電影,《家》會給觀眾帶來怎樣的觀影期待呢?接下來就為您進行揭秘。
題材選擇-民族經典文學再創新
每一個民族都有廣為流傳的文學經典作品,西方音樂劇電影的創作中,也大多是根據文學名著進行改編再創作,如改編自法國文豪雨果的電影《悲慘世界》、改編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電影《西區故事》、改編自肖伯納的劇作《賣花女》的電影《窈窕淑女》,而作為我國首部音樂劇電影,在題材選擇上首選了文學經典之作《家》進行改編再創作。
《家》是巴金先生著名代表作之一,是其“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開篇之作。作品主要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大家庭的腐朽沒落,以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和瑞玨、梅芬、鳴鳳等主人公的不同命運為主線,控訴了封建制度對生命的摧殘,歌頌了新一代青年人反封建和民主意識的覺醒。
1.《家》作為經典的文學作品,改編和呈現形式也非常多元化,其中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電影和電視劇等多種題材。如何在前作的基礎上進行突破和創新,又不失原作品的本真風格,是音樂劇電影《家》的主創在六年的創作過程中不斷思考的問題,最終選擇用音樂劇的方式,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之上,結合我國國情,將西方文化藝術的精髓與本土民族經典文化藝術相結合,對原小說的情節、場面、人物、話語等進行了裁剪、加工、提煉、重塑,用當代的眼光對經典作品進行一次新的詮釋,創造出了一部具有藝術性和時代性的民族化、本土化的原創電影作品,將舞臺與電影巧妙結合,也可謂是匠心獨具。
音樂舞蹈-民族與現代相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音樂劇電影的核心元素,影片中的音樂和舞蹈是非常大的亮點。
音樂劇《家》的音樂本著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音樂的創作理念,將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的音樂融入劇中,有機地運用民族音樂元素,在和聲、節奏與音色的構建中,凸顯民族性和本土化特性。同時在表現人物態度、情感變化和性格發展中,大膽的融入搖滾音樂元素,將民族和現代巧妙結合起來。
2.而在音樂劇《家》的舞蹈創作中,則在注重民族化的創作理念同時也注重現代性,強調根據劇情發展和人物性格的需要設計舞蹈。影片大量吸收了中國古典舞、民族民間舞和中國戲曲等的創作元素,借鑒了現代舞的創作理念來強化肢體語言的表現,力圖在戲劇性的舞蹈語匯中體現出民族特色。
主演陣容-顏值演技雙在線
3.該片由中央戲劇學院出品,黃海電影股份、中視國影文化、云南華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影片,是由在2011年首次國際大學生戲劇節亮相的中戲濃縮版原創音樂劇《家》經過六年時間精心打磨再度呈現出來的音樂劇電影。
4.影片主創人員導演劉紅梅,作曲戴勁松,音樂劇編劇、作詞陳小玲,副導演李雄輝都是中戲教授,主要演員均為中戲音樂劇系的學生,可謂是青春洋溢,顏值演技雙雙在線。
5.相信這部音樂劇電影《家》,在2018年的暑期檔,必將帶給觀眾以嶄新的觀影體驗和愉悅感受,6月15日,帶著你的家人一起走進影院觀看電影《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