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優酷自制、改編自亞洲熱門IP《東京女子圖鑒》的中國版“女子圖鑒系列劇”日前已登陸馬來西亞地區最大跨媒體公司Astro旗下高清中文頻道HD全佳臺,其中《北京女子圖鑒》已于5月9日起播出, 6月6日起《上海女子圖鑒》接檔,周一至周五每日播出一集,獲得當地媒體和華人觀眾的一致好評。
該系列劇選取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座城市北京和上海為背景,分別展現女主人公陳可、羅海燕在帝都和魔都孤身一人打拼的歷程和情感經歷,引起諸多共鳴,豆瓣評分分別為6.2和6.6,打破以往日改劇屢次撲街的魔咒,被稱為“最有誠意”的電影級日改劇。從引進來到再出海,“女子圖鑒系列劇”帶來的行業啟示值得探求。
改編緊扣本土文化 劇情原創不照搬
此次,優酷采用版權付費、自主原創的合作模式將“女子圖鑒”IP引入中國,分別開發北京和上海兩個版本,二者既相互分裂又相互連接,共同與《東京女子圖鑒》形成姊妹篇。日前,日本貿促會網站也推薦了中國版“女子圖鑒系列劇”,認為“在優酷播出以后,獲得了很多中國年輕人的共鳴”。
在創作時,“女子圖鑒”系列劇緊扣本土文化,《北京女子圖鑒》中的飯局文化、街邊烤玉米、豪華公寓的地下室都帶有濃郁的北京生活氣息;《上海女子圖鑒》里的老洋房、西服店、上海小吃也都帶有魔都特有的東方巴黎風情。除此之外,“女子圖鑒”系列劇90%的劇情都是主創團隊的原創內容,并取樣了一百余位北漂女子的真實案例。《上圖》原創劇情沒有把女性的打怪進階和男性直接掛鉤,羅海燕是典型的獨立女性,她的職場上升,每一步前進都源自于自我奮斗。
在此基礎上,女子圖鑒自然也塑造出了中國式角色。從主角到配角,甚至連路人甲都是有血有肉,仿佛生活在身邊的人物,堪稱名副其實的鏡像劇。
因此,北京版和上海版并不是東京的復刻翻版,而是同一模式下的姊妹篇,劇中滲透了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充分解決了多年來日改劇水土不服的問題。
劇情帶動共鳴話題 注重塑造本土化精神內核
“女子圖鑒”系列劇描述的是女性獨立奮斗、在大城市逐漸站穩腳跟的故事,《東京女子圖鑒》基于日本的發展狀況凸顯欲望、直視社會焦慮,但中國版的處理則需要貼近本土,用女子圖鑒系列劇監制馬筱楠的話說,希望既有真實、有力量的部分,又能讓大家覺得有希望,治愈焦慮。
女子圖鑒系列劇通過不同人物故事刻畫講述的是奮斗內涵。劇中塑造的陳可和羅海燕這兩個典型化的女性角色,也是北漂、滬漂群像的精準描摹,是千萬個奮斗在大都市女性的縮影。除此之外,對下屬在生活中真誠而工作上嚴苛的顧映真、專業過硬的廣告圈“女魔頭”斯嘉麗、優秀貌美向往浪漫草坪婚禮的上海囡囡Kate,這些性格迥異、價值觀亦不同的女性形象也同樣映照了在大都市奮斗的其他女性,但歸根結底,編劇仍然借這些女性的選擇和命運對比傳遞出正向的價值觀,呼吁女性獨立奮斗、自主追求夢想的主題。
此外,“女子圖鑒”在劇情上的敘事策略也與眾不同。以《北圖》為例,20集拋出了20個大話題,76個小話題,諸如“懂得飯局文化才能融入北京圈子”、“職場菜鳥的生存法則”、“女性30歲是一道坎”等等,引發的討論無疑是對于現代都市奮斗年輕人的一次關于夢想與現實的心靈拷問。
制作標準國際化 結構創新有驚喜
“女子圖鑒”系列劇制作精良,其畫面的質感堪比電影鏡頭,這也為其“出海”奠定了基礎。可以看到,在中方的優秀團隊之外,此次圖鑒的制作開啟了國際團隊合作,包括燈光、美術、造型等。其中,《上海女子圖鑒》美術總監是日本美術協會會長小澤秀高,曾為《失樂園》擔任過美術設計,燈光指導是赤津淳一,他此前為大紅日劇《親愛的朋友》的燈光師,美術指導渡邊由利,梳化指導井川成子,服裝設計則是日本電影界大師級人物和田惠美,也是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的得主。
此外,“女子圖鑒”在結構上也頗有創新,《東京》采用主人公面對鏡頭自白的拍攝手法,但制作方認為這不適用于本土,于是在表現形式上做了創新,《北京女子圖鑒》采用了番外小劇場的方式,補足更多信息量,甚至反轉人設,譬如初戀男友分手的真正原因等等。《上海女子圖鑒》則采用了AB劇的方式,展現人物心理的兩面性,引發了觀眾更多的深思。更有趣的是,《北京女子圖鑒》和《上海女子圖鑒》還巧妙設計了時空串聯劇情,在北京版的番外中,羅海燕的案子被陳可截胡,而在上海版里閑哥也曾給陳可送過禮物。兩個劇的主人公跨劇“對話”,這樣的設計帶給了觀眾無限驚喜。
可以說,女子圖鑒系列劇一方面保持了原版的核心,也就是當代女性如何面對職場和生活;同時也更加重視本土文化,在前作的基礎上大膽添加原創劇情,創造有內核的中國故事。在出品方優酷看來,尊重國際市場的規則、尊重原創是內容出海的前提。
《白夜追兇》、“女子圖鑒”系列劇的相繼出海,讓中國觀眾看到了國產劇的希望,也希望日后有更多的“出海劇”出現,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堅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