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話劇《恒星》受到蓬蒿公益基金會和壹基金支持,于4月3日-7日在蓬蒿劇場開啟第二輪演出。此前首輪演出中,有劇評將其評價為中國舞臺版《雨人》。首場演出結束,記者采訪了自編自導自演這部劇的馬巖,了解到這部作品的“特殊”視角。
照亮“星星”的并不是月亮,而是星星自己的光芒。
話劇《恒星》的主人公是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的“自閉癥者”,很多人叫這些人為“來自星星的孩子”。《恒星》講述的就是,一個家庭中的母親意外去世,家中的妹妹與自閉癥哥哥在相處中不斷碰撞和磨合,自閉癥患者的內心世界一點點被展露浮現,故事從無數家庭糾葛、親情矛盾中漸漸抽離,最終回歸到情感的終點。
《恒星》在2016年3月底開啟了首輪演出,當時有劇評人將其稱為“中國版《雨人》”。就此話題,話劇的導演和主演馬巖還原了整個原創過程,“一年多的時間,我們與一個幫助自閉癥孩子的公益機構合作,給這些孩子做戲劇課。這樣就接觸了很多自閉癥孩子。做這部劇就是想做一個戲作為總結。”起初只是想給予社會溫暖、承擔社會責任,用這部劇引導大家去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但它的意義并不止于此。從創作角度來講,我們的初衷是將一個特殊的人放到環境里,引發正常人的思考,所以這部劇也適合普通人去看。主人公的行為,像整理癖、喜歡規律的事物等,普通人在生活中也會有。大家來看劇,很可能就從劇中人物身上,看到了生活中的自己或周圍的某個人,”馬巖解釋道。歷經幾個月的劇本磨合,馬巖筆下的“自閉癥患者”誕生了,他的出場并非以悲劇開始,而是輕松自然的傳遞著一種力量。演出開始時,主人公的不斷重復地自說自話、怪異行為引來笑聲,但隨著劇情的遞進,笑聲背后的行為和思想漸漸被常人吸收,一個有別于常人但有合情合理的人物展現在觀眾眼前。
不問結果,只在乎過程,《恒星》是無數人心中的“閃念”,但永恒。
做藝術的人,腦洞都大。馬巖在選題的時候也幾經糾結,現如今,演繹愛情故事基本叫好叫座,但他偏偏要把人力財力智力集中在社會的“小眾群體”,希望用小眾贏得大眾乃至眾多的關注。他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消費市場的不斷成熟,以及國家層面對文化的高度重視,結合現如今高壓力的社會環境,“病癥”生活潛入到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呈現《恒星》一方面想要用輕松的視角展現“自閉癥者”,另一方想讓當代人珍惜生活給予的一切,讓內心有追逐陽光的動力,讓一切“不滿足”和“負能量”釋懷。”
在馬巖的世界里,做一件事只要不違背道德和內心,那么它勢必有它的意義。
《恒星》的光芒就在于,并不期待永恒,只尊重它存在的意義,至于是否永恒,要交給觀眾、交給時間、交給整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