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0日,北京又迎來了一場音樂盛會:理查德·克萊德曼浪漫輝煌40年北京音樂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盛大落幕。梳理得一絲不亂的金發、剪裁得帥氣得體的西服、修長的手指、曼妙的樂聲……這位已過耳順之年的“鋼琴王子”現場演繹了一場扣人心弦的完美音樂盛宴,以65歲高齡實力詮釋不老浪漫神話。
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距離首次來到中國已過去20多年,至今已在中國百多個城市舉辦了四百余場大大小小的音樂會。理查德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廣受擁躉,或許正是因為他是在中國改革開放時期最初進軍中國市場的少數外國音樂家之一,優雅的鋼琴讓改革開放初期仍有一點保守的中國人找到了一種浪漫而又不露骨的美。理查德的作品大多數以古典音樂為基礎,將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相結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鋼琴作品的欣賞門檻,對普及鋼琴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理查德也是目前世界上改編并演奏中國音樂作品較多的外國藝術家之一。中國民歌《茉莉花》曾被改編進意大利歌劇《圖蘭朵》。在世上流傳后,克萊德曼也迅速地將中國各時期的流行歌曲改編成了鋼琴曲,曲目覆蓋面之廣令人嘆服。短時期內,克萊德曼的《紅太陽》等鋼琴曲中國大地廣為流傳。此后《花心》、《愛如潮水》、《瀏陽河》、《與往事干杯》、《何日君再來》、《梁祝》都被相繼改編成了鋼琴曲。一些歌曲如《太陽最紅》、《一條大河》、《我愛北京天安門》等經過克萊德曼的演繹,重新煥發了青春,成了當時的流行曲目,回響在全國各地的咖啡廳等公眾場所。
理查德在中國的愛好者年齡層次相當廣泛,上至年過半百老人,下至中小學生。在當時,這位金發碧眼的音樂家雙手落在琴鍵上、演奏出曼妙樂聲的景象,儼然成為了改革開放初期外來文化的圖騰,對當代中國的文化藝術帶來了深遠影響。作為已經具有100多年歷史的樂器品牌,雅馬哈鋼琴用令人難以忘懷的優異音色與一絲不茍的制琴工藝,征服了無數音樂大師和音樂學習者,其中就包括鋼琴王子理查德,雅馬哈也因此多次成為了他公開表演時的演奏伙伴。
理查德在中國引起的轟動,還培養起了80年代的首批“琴童”。在相當長的一個年代段里,很多中國孩子學習鋼琴,紛紛在家中購置起鋼琴,都是因為理查德的影響。可以說理查德對中國鋼琴教育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他的《夢中的婚禮》、《致愛麗絲》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流行鋼琴作品至今仍是鋼琴學習中的必學曲目。
說起來,每次到中國演出,理查德·克萊德曼都會邀請當地琴童們與他一起合作演奏。本次的北京音樂會,同樣也在當地選拔了100多名當地琴童與他同臺演出,用這種別出心裁的形式表達了對兒童音樂教育的重視,并對用音樂啟發孩子智力、讓他們快樂成長的寄予了美好期望。
理查德演奏時的優雅身姿與溫柔眼神,演奏出的曼妙樂聲和明媚曲調,總能撩動起聽眾心弦,也常常讓人忘記他已到了兒孫繞膝的年紀。但不可否認的是,“鋼琴王子”琴音不老,魅力不減,青春永駐。而這,或許正是音樂的迷人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