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www.yule.com.cn “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年,也就是公元一九〇〇年,與五千年來的任何一日有什么區別?”帶著這樣的思考,賴聲川在2000年將他的第五部相聲劇《千禧夜,我們說相聲》搬上臺北的舞臺。時隔十八年,這部作品將首次登陸上劇場。1月8日,導演賴聲川、上劇場CEO丁乃竺、社科院戲劇研究者陶慶梅、副導演欒嵐,以及演員宗俊濤、王萌、楊雨光、楊智斌出席發布會,一起對談賴氏相聲劇的回憶與想象。
發明家賴聲川,創造了“那一夜”的“相聲”傳奇
1983年,賴聲川剛從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畢業歸臺,發現原本在臺灣大街小巷處處可見的傳統藝術——相聲,突然消失了,令人唏噓。他回憶道:“說實話,相聲在臺灣死得太突然了。1978年,我出國留學,相聲還算普遍,1983年,我回國,到唱片行,連老板都不知道相聲是什么了。忘記了。非常超現實。一個活生生而重要的表演藝術好像就那么從來沒有存在過。所以我想,我們給自己訂的題目,就是‘相聲死了,我們應當是什么態度?’一定沒有人在乎,除了少數關心文化的知識分子。” 面對消失的文化、毫無朝氣的社會,賴聲川和丁乃竺——這對在絕望社會中充滿希望的搭檔,內心希望為這個社會做點什么,于是一起創團【表演工作坊】。那時制作的第一個演出,就是“相聲”。至今,【表坊】已經制作了七部相聲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由賴聲川、李立群、李國修編劇,賴聲川導演。這不僅是【表坊】創團作品,也是相聲系列的第一部。1985年,還在戒嚴時期的臺灣民眾,看到這樣揶揄嘲諷社會時政的內容,掀起了巨大波瀾。“三句一笑,五句一爆”,一個半月內演出25場,累計觀眾超過3萬2千多人次。那時沒有網絡,可是票就這樣突然就被搶光,觀眾究竟如何得知售票消息?賴聲川笑言這直到今天仍是個謎。就這樣,一個原本漸漸消亡的傳統曲藝,在劇場里復活了。
“相聲劇”是劇場史中罕見的創舉,以傳統相聲為工具,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戲劇形式,拯救了當年式微的傳統相聲,也開創了臺灣現代劇場的新時代。陶慶梅認為,相聲劇在觀眾面前呈現的是全新的經驗,全新的劇種,全新的表現方式,不但不疏離,反而非常親切。相聲劇像相聲而卻不是相聲,不像舞臺劇但的確又是舞臺劇。它顛覆了傳統相聲,也顛覆了劇場;不可思議的是,它拯救了傳統相聲,也造就了臺灣現代劇場。從某些方面看,賴聲川是一個發明家,他的許多創作,不但沒見過,更不可預期,也難以模仿,相聲劇正是如此。
三十年來,賴聲川一共創作了7部相聲劇,除了1985年《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哀悼傳統相聲的沒落,之后1989年《這一夜,誰來說相聲》解讀解嚴后的兩岸關系,1991年《臺灣怪譚》突破傳統單口相聲的形式,1997年《又一夜,他們說相聲》顛覆中國諸子百家思想,2000年《千禧夜,我們說相聲》對談清末至今百年滄桑,《這一夜,Women說相聲》探討女性話題,《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在游歷各國中探討人生與生命。這些作品內容包羅萬象,充分體現了賴聲川作品完美融合大眾與精英、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特質。
千禧夜里的歷史與夢幻
“千禧年,一千年才從我們面前走過一次。總是想在這個時候說什么話。”說什么呢?從何說起?早在千禧年到來之前,賴聲川即提出“千禧夜”加“相聲劇”的構想,世紀交替之際,讓人思緒萬千,他覺得除了一味展望前景之際,似乎仍應回首過往百年,去看看究竟是否有無法改變的東西,于是一部兼具厚重歷史與生命夢幻的《千禧夜,我們說相聲》應運而生。“千禧夜”在2000年首演,2002年來到北京、上海巡回。在“千年茶園”——一個無論時代如何更迭都永久存在的表演空間里,上演著千年不變的時代鬧劇。
本劇分為上下兩場,分別在清末1900年的北京,與2000年的上海。站在二十世紀的入口,賴聲川回望百年以前,他非常好奇一百年前的中國人是怎么跨過那一次的世紀門檻,時代早已不同,但他認為也許在一百年前的那一夜中,也可以看到我們如今的樣子。賴聲川希望尋找在過往百年變遷之中那些不變的深層文化記憶,那些足以定義我們的文化密碼。
這樣厚重的主題在他看來,恰恰最適合用嬉笑怒罵的相聲來表達。他說,“相聲是幽默,是痛快,是我們苦澀的中國人唯一純粹喜劇形式的表演藝術形態。我總覺得它非常適合表現一些憂傷的話題。大概是因為‘痛快’第一個字是‘痛’吧。” 正是相聲的歡笑中滲透著的深刻與淚水的氣質,觸動了導演的靈感,寫下了這樣的故事:
1900北京的一座千年茶樓內,一場相聲正要上演,卻被突然闖入的貝勒爺打斷,要求參與演出,鬧劇因此展開,千禧年的上海,千年茶樓再度現身,演出再度被量心會董事長打斷,相聲表演轉眼變成動員大會。世事變遷,荒誕依舊,從清帝國說到上海灘,針砭時弊,形成預言與回望,百年歲月,如同嬉笑中的一場大夢。
陶慶梅認為,《千禧夜,我們說相聲》的內涵極為豐富,其中“結尾學”的段子充滿了對當代社會“只要結尾,不要過程”的辛辣嘲諷,其勾勒的歷史片段,不僅在追憶往昔回溯歷史,展現人生百態,更在本質上揭示隱藏在人內心中些許的不安與極暗淡的恍惚。這種恍惚也許只能在相聲舞臺的空曠與談笑中才能一吐為快吧!
和賴老師合作總像是一場探險
此次《千禧夜,我們說相聲》是由上劇場獨立制作的第一部相聲劇,由上劇場的中堅力量宗俊濤、王萌、楊雨光、楊智斌主演,演員們現場表演了劇中精彩的一段——“貝勒爺到”。宗俊濤、王萌飾演老北京茶樓的相聲藝人皮不笑與樂翻天,兩人性格迥異,皮不笑對清政府是壓迫的時世不滿,渴望人人平等的新學說,樂翻天更希望能老實演出謀生。楊雨光飾演的貝勒爺,有著風光不再的失落感,楊智斌飾演其仆人,鞍前馬后伺候即將成為遺老的主人。貝勒爺闖入演出,四人因而在茶樓匯聚。
談及這次演出,與賴聲川合作過《暗戀桃花源》《一夫二主》《圓環物語》等多部經典作品的副導演欒嵐表示,這是她第一次排相聲元素的劇目,相聲劇中的“相聲”是建立在“劇”之上的,各個人物對于角色的把握依然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相聲表演的節奏。宗俊濤說:“很榮幸參與到相聲劇的排演,這種全新的形式對于話劇演員出身的他也是巨大挑戰”,其搭檔王萌曾是一名相聲演員,有著多年相聲傳統的積淀,本次演出獲得了不小的發揮空間,但依然表示,自己許多傳統觀念在排練過程中都被顛覆,和賴老師的合作總像是一場冒險,他興奮地說道。
“在每一個深沉哀痛的年月里面,都接受過他溫暖的笑聲”,賴聲川在他的相聲劇里如是寫。相聲,這個曾在街頭鬧市,為無數市井的平凡人們帶來樂趣、抒發不滿的古老藝術,在全新的開放性的戲劇結構中,變得更富有生動活潑的表現力,在笑聲中呈現人世的悲喜無常。賴聲川經典,時隔18年再現上劇場,1月25日至2月4日,我們來上劇場聽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