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是時光老人選出來的,它經過漫長的時間,很殘酷的挑選,最后由它來宣布誰活著,誰死了,活下來的是經典,死去的就不是。”12月26日,著名作家、南京大學教授畢飛宇做客蜻蜓FM直播間,他在直播中分享了他作為小說家閱讀經典的獨特體悟,也由此出發,闡述了他做音頻節目《畢飛宇和你一起讀經典》的初衷和愿景。
一、談音頻節目:把講稿變作音頻,走出課堂傳播經典
《畢飛宇和你一起經典》這檔節目實際上是我2月份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中的內容,本質上來說,音頻節目里的內容都是我在南京大學和其他高校里給學生做講座的講稿,如今變換為音頻的形式,無非就是走出圍墻,走出課堂,到了一個更大更新的空間里。
我做這檔節目是為了告訴大家閱讀經典的魅力所在。首先,讀經典小說的好處在于,小說是沒有標準的,當你讀過很多有價值的書或是全人類都認可的經典,你會慢慢在內心建立起一個東西,這個東西是讓你知道好小說究竟是什么樣的,這個標準需要你自己來建立,你會對這部作品提出語言要求、價值觀要求、結構要求、人物塑造要求等等。自我建立起一個好小說的標準,你也就成了一個更好的讀者,繼而可能讀更好的書。
然后,當你真正積累一定的經典小說閱讀量時,自然會發現,小說是一種生活,是另外一個天才為你提供的另一個免費版本的人生。因為小說可以打破時空,帶你去體驗另類的人生,就比如說,我們無法用雙腳將英國、法國、德國,甚至全世界走完,但是通過小說可以,它甚至可以讓這樣的人生變得可信。這個過程可能是幸福的,可能是平靜的,也可能是極度痛苦的,但卻都是值得的。
二、談閱讀觀:好的讀者閱讀時看見的不是文字
我一直反復強調“才華”二字,這里的“才華”不是寫作的才華,而是閱讀的才華。寫小說不僅需要才華,讀小說也需要才華,擁有出眾的閱讀才華,才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出眾的閱讀才華會使你的寫作能力增強,以及智商和情商得到提升,將來走向社會之后,人際交流能力也能相應提高,所以說,閱讀是關系人生的重要事情。
我不是一個努力的人,這個不努力是指我天性很懶,但是我熱愛一件事情,就是閱讀。喜歡閱讀和不喜歡閱讀之后再努力閱讀,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一個好的讀者,閱讀時雖然是在瀏覽文字,但實際上看見的不是文字,反而是作品中所描繪的實際內容。所以說,好的讀者眼里是沒有文字的。正如鄭板橋所說,從無字句處讀書。你是好讀者,你反而看不見字。
我也不是個閱讀量高的人,尤其是和我的同行葉兆言相比,我讀的書真不多。有一部原因在于我讀書喜歡反復讀。我不貪求兩三天就讀完一部經典,我是一個懶的人,但我又很享受一個人讀書的過程,《紅樓夢》我就讀了很多遍,這也是深受我的父親影響,我特別熱愛我父親那種“把玩式”的閱讀方式,單純享受而非為了求知。
三、談經典:活著的就是經典
對于“經典”,我并沒有解釋權,任何一個人也都無權去決定一本書為經典作品。經典都是要經過漫長的時間和殘酷的挑選得出的,它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活著的就是經典,死去的就只是一本書。
對于有些作品來講,時間很公正、很慈祥,因為它決定你可以留下來成為經典;但是對于另外一部分作品而言,它特別殘酷,因為它又能決定你隨時死亡。所以文學這個東西不能弄虛作家,時間會檢驗一切。
四、談寫作:“小說讓我得到解放”
我的寫作歷程有點曲折,高中階段我萌生了寫小說的興趣,但是寫出的小說都不成邏輯;臨近上大學,我迷上了詩歌,沿著北島進入了詩歌階段,很久都沒有碰過小說;大學期間,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寫首好詩,做個好詩人,但這很快被我親手扼殺,因為我突然認識到,身處中文系,周邊不乏有好的作品和優秀的詩人,我離一流詩人非常遙遠。痛及之后,我選擇了小說,這條路讓我得到一種解放,得到了一種自我認可。現在想想,雖然曲折,但是那幾年的詩歌閱讀、實踐和寫作,對后來的小說造福匪淺。
五、與粉絲對話
問題一:作為小說家,您讀經典的方式,您覺得和您當年還沒有成為小說家的時候,和普通人讀經典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樣嗎?
畢飛宇:可以先不要區分我和普通人,因為我也不知道別人是怎么讀的。我可以把我自己年輕時候讀經典的方式跟現在的區分告訴你,我年輕時候讀經典很努力,拿過來一本書,比方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我覺得是個大事,我得讓自己卯足了勁,然后面對這個作品。現在我讀所有的作品我都不努力了。
其實這種“不努力”可以理解為享受和不用太發力,我可以處在一個零消耗的狀態下,慢慢的享受閱讀的過程。
問題二:現在有這么多的書,不管是在網絡上,還是在書店里面,您怎么知道讀哪個書比較好,怎么選?
畢飛宇:我覺得,中國其實是需要書評人的,職業書評人,關系到你飯碗的職業書評人,關系到你飯碗的樂評人,關系到你飯碗的影評人。現在其實有,但是我們的機制不好。
六、談作品翻拍:尊重每一個藝術家
我認為,一個作家去談論作品改編的是否接近原作是非常低端的,只要在原作的啟發下能夠拍出想要的東西,就是好的翻拍。幾乎所有和我合作過的導演、和我熟知的演員或者說和我有過關聯的演員來與我談論我的作品,我的態度就是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用過多考慮我的小說,因為只要能拍得精彩,那便是好事情。
我也曾去過《推拿》和《哺乳期的女人》兩部作品的拍攝現場,但我不會和拍攝組進行交流,我也不會參與改編工作,因為我尊重作品,尊重每一個藝術家。
【畢飛宇其人】
畢飛宇,著名作家,南京大學教授、浙江大學客座教授。他的代表作有《哺乳期的女人》、《玉米》、《青衣》、《平原》、《推拿》,作品被翻譯成20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發行,他還曾經獲得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英氏曼亞洲文學獎、《法國世界報》文學獎。他的作品《推拿》、《青衣》、《哺乳期的女人》都分別被改編成了影視作品,其中《推拿》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金熊獎提名、金馬獎的最佳影片獎。近期,他的音頻節目《畢飛宇和你一起讀經典》已在蜻蜓FM首發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