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業界稱為“王家衛式”的鬼才導演馬克,2003年就職于山東廣播電視臺,在單位主要從事導演和欄目策劃工作,基于這個原因,他與影視結下了不解之緣。2011年冬季,馬克調入在山東較有影響的《齊魯周刊》社工作,從社長助理到副社長職位,于2017年的9月,馬克在單位辭職,立志要在影視界甩開膀子大干一場。同時他邀約了一幫熱愛影視的同仁一起成立了“馬克電影工作室”,專業承制影視劇的拍攝、后期制作、音樂的制作、藝人培訓和藝人經紀的工作。
馬克不僅僅是一個影視劇導演,還具有劇本創作特長,他的影視作品絕大部分都是由他來擔當編劇或者參與劇本的創作,被圈內稱為“鬼才導演”,近兩年馬克完成了十余部電影作品,如《禍起高利貸》、《馬克爸爸》、《狗血青春》、《聽.海哭的聲音》、《有賊自遠方來》等…2017年9月剛剛殺青一部中國首部一帶一路獻禮故事片《馬尼拉之戀》。其中較為有影響的,反應留守兒童的電影《爸爸不要丟下我》和反映新農村建設的電影《青春坐標》被央六收購。今年他的一部電影《我的父親是保安》在電影家協會舉辦的電影大賽中榮獲故事片二等獎。在馬克導演不懈的努力下,他在山東乃至全國已經名聲鵲起。
馬克導演對影視的執著幾乎到了如醉如癡的地步,每一部戲從創作,到籌備,到開機到后期,他都兢兢業業,始終精力充沛,工作狀態亢奮的令人羨慕、敬仰。跟他拍過戲的劇組人員無不佩服他的精力和這份執著。馬克說:投資人相信咱,把錢投到咱這里,無論是信任還是對作品的負責,都必須認認真真把工作做好。馬克導演的這份執著認真和他的“鬼才”吸引了眾多的投資方帶資金慕名而來。因此他的電影一部接一部,從不愁拍攝的資金,據了解,截止目前投資電影的出品方都在“排隊”等候,非馬克導演不投,目前拍攝的作品已經排期到2019年,這也算是馬克導演最大的人生收獲了。
馬克導演很珍惜投資方對他這份來之不易的信任,所以每一部作品的各項工作他都親力親為,事無巨細的去安排,去做。
馬克導演認為電影說到底就是講故事,你講好了,生動了,真實了自然就會有觀眾緣。馬克導演性格豪爽開朗的他本身就自帶幽默、喜劇基因。這也給他的創作帶來了一定的益處。
很多跟過馬克導演劇組的人員都反應說他在拍戲時對工作過于苛刻,過于較真。只要參與他的電影拍攝,馬克基本都要求演員從頭到尾跟組在現場學習,他的用意在于讓每一位演員做到再一次熟悉電影劇情,避免現場改戲,造成演員不能及時熟悉劇情。同時也是讓每一位演員熟悉了解導演的拍攝手法,從而增加導演和演員之間的合作默契。馬克導演在現場隨即發揮更是他一大特長,在劇情和畫面上馬克無時不在琢磨。當他開始準備一部電影的時候,他腦海里總是出現很多想法,并使自己相信它們就會是我想要拍的東西。 一個電影計劃的根就是這種想表達某件事物的內在需要。能滋養這根并讓它長成大樹的是劇本,再能讓這大樹開花結果就得靠導演了。
馬克導演說:任何一個導演都希望一大撥具有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的人跟從他,跟他并肩工作。 導演就是前線指揮官,從制作開始到結束,沒人知道會發生什么事。導演必須能應付任何情況,必須得有領導才能,具有駕馭片場的氣場和統籌大局的能力!這樣才能順利的拍攝一部完美稱心的影視作品。
馬克導演自己的經歷還有他讀過的東西都保留在他的記憶里,成為他創作新作品的基礎。他說:我沒辦法無中生有。因爲這個緣故, 看書的時候我總是在手邊放一個筆記本,就連平時睡覺都會在床頭柜上放一個記事本,往往一些創作來源于夢境,這習慣從我剛畢業參加工作的時候就有了。每當開始動筆寫劇本的時候,我就去讀它們。我總是能在它們中的某個地方找到突破點。即使是一句對白我也會從這些筆記本里找啟發。
馬克導演是圈內公認會調教演員的導演。在片場常給演員說要壓住戲,不要著急,穩穩的往前走,所謂演戲,不僅僅要“演”,關鍵是要有“戲”,這跟舞臺是不一樣的。
拍片子的時候馬克導演的眼睛總能抓住哪怕是很微小的細節。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得死死地盯著看。攝像機在轉的時候馬克導演很少直盯盯的看演員,而是把自己的目光放到其他什么地方。這樣的話他完全能立刻感覺出來哪里出問題了。他說: 關注一個東西并不意味著你得死盯著它,而是得用一種自然的方式感覺它。我認為這就是能劇作家和理論家世阿彌所說的“超然的注視”。
工作時馬克導演常被人指責說在現場對各組工作過于苛刻,而馬克導演認為每一份認真就是對投資人多一分尊重,對觀眾多一分交代,每個細節雖說不一定能呈現在熒屏上,但在現場的演員心里增加了一份真實感受,更容易進入劇中角色。
馬克導演,一個執著于影視工作的“狂人”,一個導演界的新星,一個業界個性十足的“鬼才導演”!一直在努力“拍好中國電影,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