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和平是每一個人的使命,讓慘痛的戰爭記憶不再重演
中國娛樂網訊 “日本遺孤”這一特殊群體,因為本周六晚江蘇衛視《閱讀·閱美》里一篇美文《兩個母親的眼淚》,受到很多觀眾的關注。文章作者中島幼八親身講述他被中國養父母收留的故事,那種穿越國界與硝煙的情感,帶來了感動與思考。很多觀眾表示,中島幼八的故事讓人觸摸到了戰爭的傷痛與傷痕,同時也讓人感慨和平的來之不易,“侵略者的殘暴遮蓋不了人們至善的愛,愿世界永遠和平。”
透過日本遺孤這一特殊群體,多一個角度看歷史
處在夾縫中的“日本遺孤”,他們身份尷尬、命運飄零,如同被歷史遺棄的那一頁。《閱讀·閱美》傾情推薦的美文《兩個母親的眼淚》,讓觀眾聆聽了中島幼八的故事,了解到這一被忽略的特殊群體。據統計,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后,日本侵略者在撤退和遣返的過程中,遺棄在中國并且被中國人撫養長大的日本孤兒有4000多人,有90%的日本遺孤集中在東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如果沒有中國養父母的收留,4000多日本遺孤只能面臨死亡的脅迫。中島幼八的故事,讓觀眾多了一種看歷史的角度。日本遺孤是不幸的,他們是戰爭的犧牲品,但他們又是幸運的,因為中國政府和人民并沒有以暴易暴,而是以博大的胸懷將他們收留下來。
“善良的中國百姓對我們這些敵國的遺孤沒有以怨報怨,反而伸出仁愛之手,將我們收養,使我們從死亡線上得以被拯救,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感激?”中島幼八平實的自述,被很多觀眾視為是一種溫和的發聲。“中島幼八老先生的中文比日語說得更好,可見在中國13年的生活對他的影響之大。老先生的故事,體現了戰爭背后中國人對生命的尊重與愛。”“很感謝《閱讀·閱美》推薦這篇美文,讓有關戰爭歷史的整體敘事更為完整、多元,也給了我們多一個角度去看歷史。”
體會穿越國界與硝煙的情感,捍衛和平是每一個人的使命
戰后的中國物資極度匱乏,中國的養父母卻將像中島幼八一樣的日本遺孤撫養長大,給予他們關愛與溫暖。“這條小命多可憐,好不容易生下來,連活都活不下去,這叫什么世道,你們不要的話。我拉扯。”文章中的這句話,令無數觀眾濕了眼眶。一位觀眾說,她的腦海里瞬間浮現了一位東北婦女抱著孩子喊“來福”的畫面,“中國養父母曾深受日本侵略者的迫害,然而當面對生命垂危的日本遺孤時,仍然伸出了援助之手,這種愛何其偉大,“這是一種穿越了國界與硝煙的情感,這是一個愛戰勝恨的故事。”
還有觀眾表示,曾讀過中島幼八的《何以此生》,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對生活在中國的細節描述,“那些文字非常素樸,情感極其真摯,完全就是一個普通中國農家娃的日常。不過,后面的發展還是讓人有些悵然。”
中島幼八的美文與故事,讓人讀到了愛與感動,“在最艱難的年代,中國人沒有因為殘酷的戰爭和死亡喪失愛和善良的本性。愛可以如此偉大無私,不分國界地域性別,也不因時間所改變。”中島幼八回國后始終把中國當作自己的故鄉,他對養母的虧欠與遺憾,他用自己的人生來報答養育之恩,則展現著中華民族知恩圖報的偉大品格。更可貴的是,故事引發更多人對戰爭、對歷史、對和平的思考: “紀錄傷痛也是銘記傷痛。歷史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有每個人都為它做點什么,才能讓慘痛的戰爭記憶不再重演。撫平歷史的傷痛、捍衛和平,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使命。”